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四百五十五章 常遇春杀降

    金琳被带到一间干净的船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在床上歇息了片刻,慢慢恢复了些精神和体力。

    当天夜里,那女子把他喊到正舱,设宴请他。

    席间,那女子频频朝他问话,问的多是高丽国的情况,金琳倒也都答的上来。

    酒过三巡,那女子忽然放下酒杯,朝他微笑道:“喂,你知道我请的这顿宴叫什么吗?”

    金琳一愣,心道:“你这宴也并不如何丰盛,还有什么名目吗?”答道:“在下孤陋寡闻,正要请教。”

    那女子笑道:“鸿门宴!”

    金琳脸色大变,颤声道:“鸿、鸿门宴?”

    那女子笑道:“哎哟,看来你这细作也知道鸿门宴是什么!”

    金琳脸色更加难看:“细、细作?”

    那女子笑容一收,冷冷道:“难道不是吗?你明明是高丽人,为何要装成汉人?”

    金琳深吸一口气,并没有否认。

    “不知您是如何识出来的?”

    “刚才我和你问话时,只要提到红巾军,你就满脸愤慨,提到高丽王,你就一脸尊崇,咱们汉人可没你这样的!”

    金琳苦笑一声,道:“您目光如炬,在下不敢再隐瞒。小可金琳,确实是高丽人!”

    “果然是细作吗?”那女子眼中闪着杀机。

    “不,不,在下虽然是高丽人,却绝非高丽细作!而是有重要的事情,想要求见华夏朝皇帝陛下!”

    那女子哼道:“你能有什么重要事情?”

    “实不相瞒,在下是高丽宿卫军千户,家叔是高丽宰相!”

    “哦?那又怎么样?”

    金琳正要继续开口,突然猛地警惕起来,问道:“还不知姑娘是何人?”

    “你称呼我秦场主就好,我负责掌管华夏朝所有的马场。”那女子正是秦苓思。

    金琳大喜,赶忙行了一个高丽礼节,随后意识到不妥,又行了一个汉人礼节。

    “能遇到您真是太好了,在下有重要情况,希望您能转告皇帝陛下!”

    秦苓思问:“什么情况?”

    金琳于是将自己如何奉召给安佑三位将领传令;三位将领如何杀死郑世云;金镛又将三将杀死;最后又要灭他口的事说了。

    秦苓思皱了皱眉:“这是你们高丽自己的事,告诉我姐夫干嘛?”

    金琳暗暗心惊:“原来她是皇帝的妻妹。”

    表情变得更加恭敬,道:“如今金镛奉旨出使江都府,据我所知,此人暗通元廷,是蒙古人的走狗!”

    秦苓思柳眉一抬,沉声道:“你说他是勾结蒙古***,可有证据吗?”

    “我现在还没有,不过我的同伙会尽快把证据送过来!”

    秦苓思一抬手:“等会,他是高丽宰相,位高权重,投靠蒙古***有什么好处?”

    金琳道:“您有所不知,就在不久前,蒙古人派人传来一道命令,罢黜了我家王上,任命元廷的德兴君为新的高丽王,领兵一万,正朝着高丽而来!”

    秦苓思撇了撇嘴,道:“哼,***皇帝还真够威风啊,一道命令,就能免去你们大王的王位!”

    金琳咬牙道:“元廷毕竟是番邦本性,不懂礼仪,只知耍弄权威,欺负我们这些番邦小国,我朝人民,无不对其愤慨!”

    秦苓思道:“既是如此,高丽王不奉命就是,有何可虑?”

    “只可恨朝中还有很多人对元廷畏之如虎,他们眼下虽不敢出声,然而只要我军战败,就会立刻冒出来,逼迫王上让位!”

    “你们不是有二十万兵马吗?莫非连一万***都怕?”

    金琳苦笑道:“如果郑总兵还在,大家都有信心打胜仗!只可恨,郑总兵被金镛害死,安佑等大将也被害死。如今军中人心惶惶,只怕未必能打赢元军!”

    秦苓思道:“这么说来,德兴君有可能入主高丽,取代王颛了?”

    金琳低声道:“是的,奇皇后肯定许了金镛好处,所以他才与之勾结。如果德兴君称王,高丽必定完全偏向元廷!”

    言外之意,这种结果对江都军也没好处。

    秦苓思托着下巴,凝思片刻,挥手道:“传令下去,返回江都府!”

    一名将领道:“场主,不去济州岛了吗?”

    秦苓思道:“济州岛随时可以去,这件事非同小可,先回去告诉姐夫再说!”

    “是!”

    大船立刻转向,朝着西南方向行驶。

    当天夜里,战船在一处小岛附近抛锚,次日清晨,迎风破浪,继续朝着江都府返回。

    沿着海路走了四天路程,大船抵达了通州,拐入运盐河,又行驶了一天半,终于抵达了江都府。

    秦苓思先派人去打听了一番,得知金镛等高丽使节还在馆驿,还未见到张阳泉,于是便想先安置金琳。

    她思索一番,决定将金琳带去常遇春府邸,让蓝香玉帮忙照看。

    到了常府后,只见府门上的牌匾已经换成了定远侯府。

    秦苓思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名老仆人,瞧见她后,面露喜色。

    “太好了,场主您终于回来了,侯爷有救了!”

    秦苓思愣了一下,道:“什么有救了?你家侯爷怎么了?”

    那老仆泣声道:“侯爷犯了事,被陛下下了大狱!”

    秦苓思吃了一惊:“定远侯犯了什么事?”

    老仆道:“听说是杀了很多投降的***!”

    “杀降?”

    “秦场主,投降的***也是***啊,难道就不能杀了吗?”老仆脸上充满不解。

    秦苓思一时也不知和他如何解释,急道:“蓝姐姐呢,还有蓝玉呢?我要找他们问问情况!”

    “夫人和少爷都出去找人求情去啦!”

    便在这时,只听马蹄声响,大街上奔来两骑,正是蓝家姐妹。

    蓝香玉飞马过来,翻身下马时还差点摔了一跤,满脸惶急道:“妹子,你这次一定要救救我家官人!”

    秦苓思拍了拍她手臂,柔声道:“蓝姐姐,你先别急,咱们进去说话,你把详细情况慢慢告诉我。”

    几人一起进入府邸,金琳也默默跟在秦苓思后面进去了。

    到了大堂,几人分宾主而坐,秦苓思简单介绍了金琳,只说是自己一个朋友,想让他在侯府借住几日。

    蓝香玉一口答应,便说起了常遇春的事。

    原来高邮一战中,江都军俘虏了数千蒙古兵,常遇春营中也分配了一千多人。

    常遇春一向厌恶蒙古人,下令只给这些俘虏分一半口粮,结果过了没几天,竟然有蒙古俘虏偷抢粮食。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将那几名犯事的蒙古俘虏处置就行,就算全部处死,也没人会说常遇春什么。

    然而常遇春却迁怒上所有蒙古俘虏,趁着夜晚,将他们带到一片林地,全部杀死,就地掩埋。

    他也知道这样做有问题,所以执行此事的都是亲信部署。

    结果不知是谁泄露了消息,终于还是让徐百升知道了。

    徐百升与诸将商议,大部分将领都为常遇春求情,希望稍稍责罚一番就是,给常遇春一个机会。

    只有方远认为常遇春严重违反军规,必须严惩,还应该把消息传回江都府,让张阳泉亲自做决定。

    徐百升最终采纳了方远的提议,将此事汇报会江都府,

    两日后,江都府传来圣旨,革去常遇春军职,押回江都府。

    蓝香玉捂着嘴,抽泣道:“官人回到江都府后,面见了陛下,就被打下了大狱。妹子,你去向陛下求求情吧!”

    秦苓思沉吟半晌,目光瞥向蓝玉,只见他抱着手臂,皱着小脸,一言不发。

    “蓝玉,这件事你怎么看?”

    蓝玉闷声道:“姐夫杀降事小,违反军令事大,这件事怪不得别人!”

    “小王八蛋,你向着哪边呢?”

    蓝玉哼了一声,道:“最近我们在军事学院上课时,教官最强调的一件事,就是要服从军令,不然没资格做军士!”

    蓝香玉气急道:“是那些降兵先违反军令,你姐夫一怒之下,这才犯下错误,就算有错,也应该从轻处置吧?”

    蓝玉摇头道:“一码归一码。姐夫将没有犯事的人也杀死,那就是违反军规。如果所有人都像姐夫一样,凭着性子而为,江都军就会散架!”

    蓝香玉娇叱道:“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都快忘了咱们的日子是怎么来的吧!你给我滚出去!”

    蓝玉一言不发,起身离开了大堂。

    秦苓思也跟着起身,道:“蓝姐姐,我入宫探探姐夫的口风,你等我消息。”

    “妹子,一切都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