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伐!北伐!

    春暖花开,时间已来到开明二年。

    阳春三月,最是喜人。

    这半年来,张阳泉大力促进生产,丈量江南所有田地,将分田之策落实到每一处地方,鼓励农民开垦山田,种植土豆。

    皇宫北面的马尾河军营内,士兵们整兵秣马,日日操练。

    军械局每天都在招募新工匠,枪坊署和炮坊署日夜运转,不断生产着战争兵器。

    原本张阳泉打算一年之后北伐,然而眼见元廷自毁长城,内斗不休,终于下定决心,提前北伐。

    他先暗中将各地大将全部召回,然后于三月二十,在承天殿举办大朝会。

    朝堂之上,张阳泉向众大臣们表明北伐之意,群臣尽皆大喜。

    文臣们早就想驱除胡虏,收复汉人天下,武将们则想的是立功升爵。

    常遇春站起身,大声道:“陛下,若要北伐,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大都!”

    刘福通附和道:“不错,北伐最好不要分兵,集中兵力于一点,方能成功!”

    两人话声落下,立刻有许多武将出声附和。

    刘伯温缓缓站起身,朗声道:“元朝建都百年,城守坚固,若悬师孤进,不能速破,必定粮草不济,陷入进退不得之局面!”

    “咱们这次北伐最好以消灭元军主力为目标,只要能将元军全部消灭,元廷自然崩溃!”朱三道。

    陈基朗声道:“能消灭元军自然好,但刘福通将军的话也有道理,北伐主力最好不要分兵!”

    “那就先灭元军主力,再攻打大都!”傅友德提议。

    朱元璋反对道:“若能攻下大都,元军必定士气大降,到时候战场取胜就更加容易,我以为攻城掠地同样重要!”

    “对啊!打下汴梁,又或者打下大都,都能影响两军士气,从而改变战争结果!”赵德胜附和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以攻城掠地、收复北方失地为大的方略。

    在此方略上,再布置战术,尽量多的消灭元军主力!

    “徐元帅,你心中可有北伐的具体方略?”张阳泉有意让徐百升挂帅,所以向他询问。

    徐百升站起身,道:“臣以为要北伐的话,可以分四步进行!”

    “哪四步?”

    “第一步,先取山东,既拔除元军屏障,也能与金州海路相连!”

    傅友德欣然道:“如此最好,以后向金州运送物资就方便多了。”

    徐百升续道:“第二步,转进河南,收复汴梁,尽收中原之地!”

    常遇春和王大等武将齐声叫好!

    刘福通目光微红,道:“中原百姓期盼王师已久。进兵过程中,可以打着驱除胡虏,收复中原的旗号,定能获得中原百姓支持!”

    张阳泉点头称善。

    徐百升接着道:“第三步,渡河北进,金州军奇袭上都。两军会师于大都,将元廷君臣一网成擒!”

    陈基哈哈一笑,道:“若能将***君臣一网打尽,蒙古人将再无回天之力!”

    徐百升道:“第四步,鼓行西进,收复关陇和山西,天下可定!”

    马玉麟拊掌道:“壮哉!”

    刘伯温也点了点头。

    张阳泉听到这四步计划,心中也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目光四顾:“诸位以为如何?”

    宋濂微笑道:“臣以为刘福通将军刚才的提议很好,不过可以变通一下。”

    刘福通问道:“如何变通?”

    “咱们在出兵之前,可以发表檄文,向齐、鲁、河、洛、燕、蓟、秦、晋等地宣布元廷腐败荒Yin,气数已尽,宣传我军此行,是为吊民伐罪而来!”

    刘福通点了点头,宋濂这个变通的法子确实更加高明,便没有再出声。

    张阳泉道:“徐元帅,你觉得宋卿的意见如何?”

    徐百升道:“很好。”

    张阳泉站起身,朗声道:“传旨,封徐百升为征北大元帅,领兵三十万,兵出徐州,扫灭胡虏!傅友德为副元帅,与征北军策应,奇袭上都!朱三为副元帅,从襄阳出兵,进逼南阳,策应北伐大军!”

    群臣齐齐起身,徐百升三人齐声出列,拱手道:“臣领命!”

    徐州只有二十万大军,故而临行之际,张阳泉又从军营调了十万人给他统领。

    诸将之中,卞元亨、刘福通、徐达、赵德胜还是听傅友德调遣。

    李二、常遇春、朱元璋、王大、候百四等将领,都跟随徐百升出征。

    俞延玉、梁荣等将领跟随朱三攻打南阳,蓝玉和王振威等小将也被安排在朱三军中。

    四月初,徐百升率诸将抵达徐州,先按照宋濂的建议,命文官传檄中原,让天下人知道王师即将到来。

    随即在行营之中召集众人,商议攻取山东的策略。

    朱元璋进言道:“山东兵力不多,唯一担心的是元军从北面增援,可以派一支人马攻打济宁和东平,扼守黄河,切断山东援军,再进攻山东半岛,则一举可定!”

    李二道:“也需防备关中军来救!”

    徐百升同意了二人建议。

    当即让朱元璋领兵五万北进,又派李二领兵五万,朝西面进攻曹州,阻挡关中元军救援的道路。

    江都军谋划北伐之际,元廷还在紧锣密鼓的围攻王保保。

    关中四军阀和河北的一些地方武装都聚集起来,围攻冀宁路。

    王保保坚守不出,然而只要攻城军队稍有破绽,城中骑兵就会突然冲出,大肆杀虐,等盟军反应过来时,他们又返回城中。

    故而围攻多日,王保保实力并未折损太多,士气也依然高昂,反而是围攻的联军损失惨重。

    就在众人商议着如何扭转眼下局面时,江都军北伐的消息传了过来。

    最先察觉江都军北伐的是山东沂州的义军元帅王宣。

    他一面派人向大都汇报,一面派儿子王信前往冀宁,希望攻打王保保的联军立刻驰援山东!

    联军众主将得知贼兵竟然北伐,都吃了一惊,赶忙派人把王信请到大营,向他询问详细情况。

    王信沉声道:“诸位将军,我父亲早就怀疑贼兵会趁着咱们内斗之时北伐,所以一直派人监视徐州!”

    孔兴见他话中,隐隐在指责己方围攻王保保,没好气道:“少在那阴阳怪气!直接说贼兵有多少来犯就是!”

    王信道:“三十万!”

    话音一落,仿佛一块大石砸在众人心头,每个人心中都是一凉,一时间无人开口说话。

    过了好半晌,一名将领沉声道:“诸位将军,贼兵势大,我等需得立刻驰援山东!”

    此人是邯郸义兵元帅,名叫冯德。

    脱列伯哼道:“太子的旨意是让我们讨伐王保保,可没说让我们援助山东!”

    冯德怒道:“贼兵都打过来了,我们不能再内斗了!”

    脱列伯瞪眼道:“我也没说还要继续打王保保,你急个什么?如今贼兵来犯,大家各自返回驻地,等候朝廷命令就是!”

    王信急道:“贼兵来势汹汹,等到朝廷下令让咱们援助,只恐山东已落入贼手!”

    冯德大声道:“不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家一起驰援山东,相信陛下和太子不会责怪!”

    李思齐忽然道:“冯将军,你可知晓,上一个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人是谁吗?”

    冯德一愣:“是谁?”

    李思齐指着北面,冷冷道:“就是冀宁城中的王保保!”

    冯德心中一凛,咽了口吐沫。

    李思齐冷冷道:“大家都学王保保一样自作主张,还要朝廷做什么?”

    王信急道:“可贼兵已经来犯,若是等朝廷下旨,就来不及了!”

    李思齐道:“只要你们山东能够坚守些时日,朝廷自然能够从容调援军相救!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慌,明白吗?”

    王信暗骂道:“你嘴上说的好听,不就是不想救援吗?”

    李思齐淡淡道:“大家立刻返回驻地,坚守领土,那才是尽了自己职责和本分!”

    张良弼朗声道:“李公说的对,大家各自返回驻地吧,不可给贼兵可趁之机!”

    脱列伯和孔兴皆出声附和,冯德等地方将领见此,也只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