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坛海会大神

第82章 计收三军心

    哪吒情知有变,手在箭垛上一撑,翻身跳落关楼,就到了龙吉公主面前,笑道:“公主没事吧?”

    龙吉公主摇了摇头,朝地上看去。

    他们两人中间。洪锦面朝着地,脑袋被乾坤圈打爆半个,死了。先前洪锦后背上现出红线网也被金砖瞬间冲断,把死人又砸成两截。

    此时洪锦身边,一个手提着拐着的白头老道士半蹲着身子,一脸沮丧模样。

    哪吒看了也不说话,左手拿着乾坤圈拍着右手,想了想,把乾坤圈抬起来作势要砸。

    “哪吒不要。”龙吉公主忙道。

    “认识?”

    “他是月下老人。”

    哪吒“哦”了声,遂道:“那老头,这洪锦是你儿子还是你爹,哭你大爷呢?”

    月下老人直起身来,看看哪吒,又看看龙吉公主,有心说出龙吉公主身上因缘,但洪锦死了,再说这些除了得罪人也没别的用处,一口郁气堵在胸口无从宣泄。

    哪吒怕再过一会儿来了符元仙翁,这里不是朝歌,王气有限,鬼知道符元仙翁受不受影响。见月下老人不说话,忙又喝问道:“老头,你要是认识他就给他收尸,速速离去,不然我治你一个奸细罪名。”

    说着,哪吒一脚踢开洪锦,拉起龙吉公主一只手,向旁边愣住军士骂道:“都杵在这里做什么?哪来的回哪去!”

    “哪吒,你这么急做什么?”龙吉公主好奇。

    哪吒正愁没法解释,忽听东边一声炮响。

    刚好邓九公父女二人赶下楼,急道:“东山有敌情。”

    “你们速去。”哪吒转过身,恰好见着月下老人抱着洪锦尸身飞走,暗将御神铃摇动。

    范无救、谢必安感到豹皮囊一震,跟着飞将出来,迎面见着鬼物要投入老爷的御神铃,张口把鬼吞了,打一个饱嗝,身不由己又回到豹皮囊去。

    哪吒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拉着龙吉公主慢慢向东走去,偷眼看对方神情,全无发现异样的样子。

    “公主,看月下老人跟洪锦有点关系,我还当又要跟人打一场,他怎么轻易走了。”

    龙吉公主笑道:“管他有什么关系。你是殷商大将军,处置手底下一个将领,难道还要问他意见?”

    “是我想差了。”哪吒失笑摇头,顿感恍然。

    也不知道这一件事,后边会不会扯出别的风波。

    看向跟龙吉公主握在一起的手,哪吒眨眨眼,心中泛起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感受。

    少时到了东山,关楼上军士左右奔走,乱中有序,运送着金汁、礌石、滚木,或为守城军士补充箭矢。

    哪吒上到关楼,看除开邓九公父女跟张山以外,另有三个将领负责指挥守城,看着都很疲惫。

    “大将军,前次有事失礼,望乞恕罪。”张山到哪吒面前一拱手,脸红心不跳。

    “将鄂顺打退,恕你无罪。”哪吒乐了。

    张山闻言就知哪吒不信他说的,却也听出来对方没生气,拿手一拍身上铠甲,“大将军看好。”

    说着,张山扭头走到箭垛前,让一个弓兵撤下,自个拿了弓箭在手,望下方叛军射去。

    哪吒带着龙吉公主到近处看,见张山射出箭矢例无虚发,连着射断叛军好几根旗帜,都赞“好箭法”。

    叛军打火把的也少,分了几个方阵,轮换着攻城,用添油战术,走在前头的军士盔甲都不能齐备,甚至还有拿木刀木枪的。

    哪吒叹了声,极目远眺,视血肉战场如无物,盯着军阵后边帅旗下的青年,运足真气大叫道:“鄂顺,两年前闻太师就有诏安令发来,你缘何作乱至今,枉费闻太师一番苦心。你为报父仇,裹挟二百路诸侯,连累南地军民数十万片刻不得安生,于心何忍!速速归降,我还容你存活!少时我一旦动起手来,你再想投降可就没门了!”

    鄂顺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扶着腰间宝剑,听耳边响起声音,到处找去,发现是三山关上红袍少年与他说话,大为吃惊之余也很愤恨,大叫道:“我父亲何错之有,无道昏君将他枭首,不为父报仇,我鄂顺枉为人子!谅你有何本事放此大话,我纵一死,也化厉鬼来打三山关!”

    “好个暴脾气。”哪吒摇了摇头,却没打算动作。

    旁边龙吉公主也是有法力的,听了个全,欲要问询,见前方几个军士偷懒在听,遂熄了打算。

    这会儿邓九公来到,面带歉意道:“大将军,今夜事从前多有发生,待到天色将明,鄂顺也就退去了。大将军……”

    哪吒一摆手,“用心指挥,我的事不用你管。”

    邓九公只得退走。

    这之后哪吒也带龙吉公主在关楼巡防,被张山看见,派了李锦跟着他们,方便哪吒少说话。

    看有军士疲累,命人下关楼休息,偶尔见敌军爬上城墙,一金砖打过去,又或者安慰年幼军士。

    总之待到天蒙蒙亮,哪吒也刷足了存在感。

    回到当山宅院,关起门来。

    哪吒到正堂里泡一壶茶,坐在桌边喝起来,笑而不语,看得出来的欢喜。

    龙吉公主问道:“哪吒,我看鄂顺军中连个左道之士都无,你怎么不干脆打死他,解了这三山关之围?”

    “打死鄂顺简单,事后他数十万兵马分崩离析,让南地重归蛮荒,是我留在这里梳理还是你?”哪吒解释一句,又道:“我到此只为办一件事,整合此军心,令三山关牢不可破,至于鄂顺,现在他活着比死了更有用。”

    龙吉公主听得似懂非懂,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你去找邓九公,把三山点名簿拿来。”哪吒吩咐完,研究起正在泡着的一壶茶。

    须臾龙吉公主回转,还带来了邓九公。

    哪吒也没说什么,将泡好的茶到了几杯,遂拿起点名簿来看,找着孔宣名字,问道:“邓九公,孔宣其人,本帅貌似听说过。他现今是什么职位,有何本事?”

    “启禀大将军。”邓九公忙放下茶,想了想,说道:“孔宣原为西山洪锦部将,掌管三千人马,算是个合格的将领,倒没听说过有何出色的地方。”

    哪吒点点头,“将他喊来。”

    少时宅院外响起马蹄声,哪吒想了想,领人出门迎接。

    就看得一员将领丰神俊朗,身披黄金兽面吞头连环铠,座下枣红马,人走来,犹如一道金影。

    孔宣看哪吒出迎,慌忙下马,行礼道:“敢烦大将军出营,愧杀末将也。”

    “起来罢。”哪吒招呼一声,等孔宣起身,请人进正常入座,斟一杯茶放下。

    孔宣连忙接过茶,忙不迭称谢。

    哪吒看得稀奇,转念一想,暗思孔宣是将入世修行的事玩明白了,若非他知道有这一号人物,恐也会当寻常对待,定了定神,说道:“西山守将洪锦对我不敬,已被斩杀。闻听洪锦法力高强,力压西山军,我却觉得有所夸大,不以他死为虑。将军以为如何?”

    孔宣笑道:“洪锦武艺其实平庸,靠着障眼法儿盗取名望,小道也。其人身死,西山军莫说异动,谈及者都不多。”

    “若以将军统领西山军,又待如何?”哪吒笑问。

    孔宣斩钉截铁道:“西山至此无有边患。”

    哪吒沉吟片刻,问邓九公,“元帅觉得如何?”

    “听凭大将军吩咐。”邓九公看出哪吒点将,又怎会拒绝。

    孔宣自不必多说,也看出来哪吒用人不疑,没说空话,只一句:“末将在一日,西山不见叛军。”

    “将军多多体恤西山军民,如能办到,亦可收降叛军进关,需谨记‘此消彼长’四字。”

    “末将谨遵教诲。”

    待到孔宣离开。

    几句话工夫,邓九公也在脑子里想象出许多不存在的故事,把孔宣当作哪吒早就安排到三山关的心腹,打定主意今后要交好对方。

    哪吒将邓九公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暗暗好笑,倒没提别的事了。

    这之后鄂顺又来过几次,东山、当山、西山,或是兵分三路一起攻打,都曾有过。期间凡有战事,哪吒与龙吉公主就上关楼为军士状威,施恩颇多。

    如此过了两个月,一日绛妃用“花信”飞报哪吒,说魔家四将中魔礼红混元珍珠伞被盗。

    哪吒见报就知杨戬进了西岐,恰好当天鄂顺又来攻打。哪吒不再做“老好人”,当着三军面变出三头八臂,浑身染血,涨成山岳一般大小,一人灭杀十万叛军,杀得鄂顺胆寒之余,也收三山关军民之心。

    事后龙吉公主就知哪吒将要离开三山关,不用人来问,主动表示追随之意。

    果然,哪吒在邓九公等人一再挽留下,以西岐军情紧要为理由,告辞回返朝歌。

    转过一日。

    哪吒回到绛侯府不见人,才知道大将军府造好。

    出了朝歌城来看,一座别院横贯在两山当中。红墙黑瓦,三进三出。斗拱飞檐夸奇珍,雨落檐前羡异宝。前有三千羽林听差遣,内藏仙人八百尊。

    “这一回娘总不会再说我穷。”哪吒笑着朝大将军府走去。

    后边龙吉公主听见这话微微一怔,笑着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