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莫敢辞

第50章 品茗

    “买卖之事,不急于一时,就是买庄子之事,须得夫人帮忙。那侯府千金不日便会来府上做客,我观傅承那徒弟应当也是依附于侯府,我从他那里怕是寻不到甚么门路,还请夫人寻个口头,看看能否跟那侯小姐打好关系,从她那处借个脸面。”

    苏氏点点头,继续勾着针线,不紧不慢道:“晓得了,就是这事我还得同你闺女打个招呼。那侯府小姐看年纪不大,我同她也没甚么话头,这事还得让月儿来。”

    楼疏无话,又捧起游记拜读。

    还未看过几眼,蓦然想起甚么,问道:“那陈小姐现下如何了?”

    苏氏女红也不做了,颦眉看他,眼神不善。

    “好好的你问她做甚?”

    楼疏岂会不知她在想什么,急忙解释:“我只寻个话头罢了。”

    “最好是。”苏氏道。

    “若你我成亲那会儿,你纳妾我便忍了,但你现下敢给月儿他们找小娘,就莫怪我不客气。”

    楼疏无奈,“夫人,为夫岂是那般始乱终弃之人,莫错怪了我。”

    苏氏不吭声,埋头绣手里的帕子。

    他们夫妻二十年,楼疏岂会不知她这模样便是未被哄好。

    叹了口气,他只好实话实说,“我楼疏是生意人,可不是庙里的如来佛祖。月儿擅自作主将那姑娘救出来,咱们予她一口饭吃便罢了。但她这般年纪,咱们岂能一直养着她?姑娘家的婚事耽搁不说,若是望潜他们回来,未婚男女同住一个屋檐下,怕是不妥。”

    苏氏闻言,也思量过来。

    “我之前倒未曾想到此处。这陈姑娘……如今真成了个烫手山芋,留也不妥,不留也不妥,毕竟咱们将她带出来,可不曾问她答应与否。”

    她瞥向楼疏,“你有甚么主意?”

    楼疏无奈笑道:“我一个外男,能有甚么主意,只是提醒夫人一声……我昨个儿收到飞鸽传书,望潜他们已归。”

    “当真!?”

    苏氏忽闻喜讯,原本断断续续绣着的帕子,现下也不绣了。

    针线桌上一扔,她欣喜起身,连眼神都亮了不少。

    楼疏浅笑,“当真。”

    苏氏呆站半晌,忽地眼眶一红,语带哽咽:“潜哥儿,潜哥儿他们知晓咱们……”

    “知晓的,大管事特意从广州派人去月港接应,该知晓的事儿,派去的人都交代了。”

    “那便好,好……”

    苏氏说着便往外走,楼疏疑惑:“夫人,你作甚?”

    苏氏捏着帕子揩泪,雷厉风行道:“我给潜哥儿他们收拾院儿去……撄宁,撄宁怕是要先回青州见于老太爷……罢了,我一并准备。”

    说完,人已走出屋去。

    楼疏淡笑着摇头。

    第二日,楼疏和苏氏方才用过早膳,前院的管事便来禀报,说一对儿杨氏夫妻来了,应是老爷早早便嘱咐过的那位客人。

    楼疏和苏氏对视一眼,皆是了然。

    楼疏端起茶杯漱了漱口,起身对管事道:“我同夫人去迎客人,你着人去唤傅先生。”

    管事应声退下。

    苏氏也对丫鬟道:“去叫小姐来,就说有客上门。”

    “是,夫人。”

    丫鬟低头福身,亦领命离去。

    楼府门外,魏长安坐在马车上,芊芊玉手掀开车帘一角,从缝隙处打量楼府门第。

    楼家自来了武威便低调了许多,不仅府邸位置偏僻,大门也与周围府院的没甚么不同。

    若非有备而来,他们恐怕一时都找不到此处来。

    魏长安小声道:“楼家不是巨商吗?怎地住这处?”

    杨明辉早已下马候在马车旁,闻声瞥她一眼。

    就在这时,楼府大门从里面打开,楼疏声如洪钟,扬声笑道:“杨千户登门,草民有失远迎。”

    杨明辉当先一步上前,抱拳先同楼疏客套:“楼老爷客气,在下贸然拜访,还请楼老爷勿怪。”

    楼疏和颜悦色地同他作揖。

    杨明辉又转向傅承,恭敬躬身,双手作揖置于头顶。

    “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傅承眼含复杂,半晌淡淡道:“起来罢,不必多礼。”

    杨明辉身后,魏长安方才被丫鬟搀扶着下了马车。

    苏氏见状,笑吟吟迎上去。

    “这便是杨千户的夫人罢?夫人真真貌美,上回在酒楼相遇,便觉得夫人容貌气度不俗,今日可算有机会同夫人说说话了。”

    魏长安闻言,温顺垂眸,面含羞涩:“夫人谬赞,长安觉得夫人举止亦是不俗。”

    苏氏一怔,上次在酒楼竟没看出这侯府嫡小姐也是个羞答答的女子。

    不过一瞬,她莞尔,牵起魏长安的手,指着身后的楼望月道:“这是民妇的女儿,闺名望月。月儿,来见过杨夫人。”

    楼望月上前行屈膝礼,声音清脆:“望月见过夫人。”

    魏长安伸手作扶,“楼小姐快快免礼。”

    苏氏回头,就见楼疏他们相谈甚欢,已相携往府里走去。

    她看一眼魏长安锦衣衣裙也难以遮住的微隆小腹,道:“夫人,杨千户已随我家老爷去了,您也里面请罢。他们爷们儿有话说,我同我家月丫头陪您解解闷。”

    说罢,魏长安的丫鬟上前来,接过她的手搀扶。

    苏氏瞟了一眼,不经意间松开魏长安的手,往前靠几步,笑着领她进府。

    楼府门口这才又冷清下来。

    楼家在武威的府邸并无甚么新奇,因着他们只将此处作临时落脚,许多私人的物件并未摆出来。

    从不算大气的府门口进来,迎面一座石刻影壁,其上雕“万里伟业”长城图。

    据说这处宅邸,原是镇守潼关的一位将领的私宅。

    这位将军守卫关口,自有一番抱负,因此将这长城图刻于影壁上,置于此处。

    绕过影壁,当先是一处长廊。

    长廊一侧是一排瓦屋,此处乃下人的住处。

    走至尽头,穿过一扇圆拱门,目光所及便是一处不大的花苑。

    西北少雨水,再加上贫瘠,此处的花苑不似楼家在平京的府邸那般,着工匠挖湖造景。

    这处花苑只栽种了些好生养的花花草草,正中有一小亭,内置一表面光滑的石桌。

    如今正夏,花苑中两棵高树上虫鸟啼鸣,倒也不显寂寥。

    刚一进门,花苑左侧有一处小院,其上牌匾题“不老轩”,乃前任主人——那位老将军住处,如今充作楼疏书房。

    楼疏指着“不老轩”的牌匾,笑着同杨明辉解释。

    随即在众人不注意的角落,给后头进来的苏氏使了个眼色。

    苏氏正指着花苑中的凉亭,满脸笑容地同魏长安说些甚么,余光扫见他的眼神,苏氏会意。

    她对魏长安道:“夫人,凉亭小景虽好,可这蚊虫也多,不如去我那小院儿坐坐……对了,楼家商队前不久才送来江南的新茶,都是从茶园摘下,不经甚么炒晒便运送来的,您虽有身孕,也可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