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鼠

第三十七章 沦落囚牢

    于是,我拿着足够的银两,独自一人到街上寻找服装店。

    现在全城都在举国同哀,连开门的店铺都十分稀少,何况是服装店呢。

    因为事先已经向侍卫借了一件红袍,所以我可以大胆在街上行走,而不必担心。

    我从西街走到东街,几乎走遍了百鹿城所有街道,根本没有正在营业的服装店,我郁闷不已,只得在街上闲逛。

    这时,只见远处一间服装店的老板正在关店铺的门。

    我急忙跑过去,连连哀求他方才答应让我进来。

    我说明来意,他却连连摆手说:“此次国王驾崩举国哀悼,新君发下诏令全国不许做生意三天,不允许有任何金钱往来。”说罢,赶紧将店铺门关严。

    “事出有因,我们初来宝地,不知当地风俗,冲撞了国王的诏令,您权当帮助我们一下。”我恳求地说到,然后拿现五十两银子。

    据我推算,五十两银子足够买一百套这样简易的红袍了,现在除了要为第一队配置好红袍外,还要提前给第二队做好准备。

    我把钱塞在店主的手上,他有些勉为其难地收下了,看来这些钱足以打动他,令他挺而走险。

    “这些钱只够买十套。”店主仔细商量着手中的银两,看到银子上面写着万花仙通宝几个字时犹豫了一下,然后问到:“阁下从万花仙国而来?”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他,没想太多,心里却对他如此财黑而愤愤不平,没办法只好破财免灾了。我又拿一百两银子递到他手上,说剩下的五十两买几件上等的棉衣。

    此时已经临近秋天,加之我们一路向北,天气会逐步变冷,所以提前为两个女人和喜儿分别准备一套棉衣为宜。

    这次店主接了银两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他仔细翻看着银两,对照着之前的五十两银子,满意地将银钱收下,帮我打好包。

    我来到城外时,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我到城外支寻找第二队,此时他们正聚在火堆烤火。我说明来意,为他们分配了红袍,并命令他们暂时不要进百鹿城,等我们明日顺利出城后再出发。

    安排好一切,返回到关押我们地点,每个人都换上了红袍,并且把刚买的三件棉衣分给她们。

    喜儿倒是高兴不已,可香海和蕊儿却满脸的不高兴,难道送东西还送出了错吗?我不得而知。

    收拾好行装,我们准备启程。据秘探得来的消息,那只金鼠并不在城中,而在距百鹿城五十里外的一间旧神庙里。现在距关闭城门还有不到半个时辰,足够我们出城。

    然而,就在我们匆忙地来到城门外准备出城时,却突然杀出一队士兵,他们手持利刃,将我们围在当中。为首的将官手中里握着一柄宝剑,气势汹汹地来到我们面前,大声喝道:“你们可是从万花仙国而来?”

    “敢问将军发生了什么事?”我问到。

    “现在是我在问你们,你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还轮不到你们问我。”他满脸不悦,手中的宝剑寒气逼人。

    “我们远道而来,不知为何得罪了将军。”我连忙致歉,虽然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不怕你们不承认,来呀带服装店老板和证物。”说着,那将官命人带来了刚才服装店的老板,他手里拖着我刚才给他的五十两银子。

    原来是服装店的老板告秘,怪不得我如此小心谨慎,还是被军官发现,幸好我们现在已经换上红袍,并不算对老国王的亵渎。

    我想躲是躲不过的,他手中的银子就是证据,于是回答道:“我们正是从万花仙国而来,到贵国有些私事要处理,先前不知贵国的礼法,未曾换上红袍,还望将军海涵。

    为此我们十分不安,便触犯了禁令私购几件红袍,不过都是为了表达对先王的哀思。”

    我以为这样的解释足够充分,于情于理也不会再遭到他们责难,使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人听我说来自万花仙国时,眼睛瞪的溜圆,满脸愤怒之情。

    他下令将我们全部擒获,并冲着士兵们说:“这些间谍犯有图谋先王之罪,即已擒获他们,我们只等请赏了。”

    他的说辞令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可以断定给我们安的罪名可是不轻。我尽力向他们解释,可是混乱之下我的话早已经被淹了。

    百鹿国的囚牢环境很差,听狱卒说我们现在被关押的囚室是专门用来对待罪大恶极的犯人的。我们不仅为之震惊更为之诧异,单单因为一件红袍子就断定我们是罪大恶极,图谋不轨吗?况且,我们还是万花仙国的百姓。

    我断定这其中必有隐情,而至于什么情况还要等到审讯时才能一清二楚。我们就这样等了大概四个时辰,直到听到公鸡报晓,狱卒睡意惺忪地来叫我们过堂审讯。

    “你们人数众多,就推一个人作为代表吧!”狱卒要我们自己推选出来。

    我第一个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代表他们参加审讯。之所以这样做,一者香海和蕊儿皆是女儿身,且香海久居深宫没见过这样的阵势,而蕊儿刚刚康复恐怕体力不行;二者其他人很少经历这样的阵势,且喜儿尚是一个孩子,综合考虑莫不如我一个人去的好。

    被带去审讯室的路上,我的头脑飞速的旋转着,奈何实在想不到原由,一切只好随机应变了。

    正堂之上端坐三人,端坐在主位的像是一位亲王,两侧陪审的则是两位官员,一个稍瘦,一个瘦。他们面目表情非常严肃,尤其是端坐在主位的亲王模样的人,看我时的样子好像要活吞了我似的。两旁陪审的官员一举一动,都注视着他的脸色。

    “审讯吧!”那居中而坐的人,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

    “荣王爷,您看是谁先问?”稍瘦一点的官员小心谨慎地问荣王爷说到。

    “这点小事还用问吗?当然你们先问。”荣王爷极不耐烦地说到。

    稍瘦一些的官员唯唯诺诺地称是,然后敲起惊堂木,朝着我吼道:“堂下何人,快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