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徐行录

第十章 御书房对话风波

    大乾王宫,御书房内。

    此时已是酉时一刻,户部尚书李牧青、左丞相长孙尚文奉命进宫议事,正在御书房内。

    “李尚书,今年秋收如何?“

    “回陛下,今年无灾,收成较去年上涨近六成,实乃天佑我大乾。“

    乾王赵元真莞尔一笑,手中捻着黑棋,瞅准棋盘边角某处后便下了下去。

    李牧青则是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佝偻着腰,不敢抬起头。

    “既然收成好,那牢里的那个,就斩了吧。“

    乾王说的云淡风轻,一旁的太监总管李邕也听的很明白,随即行了礼便下去宣读旨意去了。

    牢里的那个?还让李邕亲自去宣旨?能让当今陛下如此在意的,想来也只有那位了。那可时陛下潜龙之时,随陛下一起打过江山的开国功臣,更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啊。

    就因为一句传言说“曾与南渝王交好”,陛下说斩便斩了?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这些话只是在心里想想,便已经让李牧青吓得冷汗直冒,姿态也放得更低了些,哪怕他的腰素有旧疾。

    而一旁的长孙尚文却如司空见惯一般,丝毫不为之所动。

    乾王依旧在自顾自的下着棋,尽管他的对面并没有对手,但也不亦乐乎。

    棋盘之上,黑白两方,运筹帷幄,步步为营,这种思考和娱乐的方式,是乾王打小养成的习惯。

    李牧青问完之后,便轮到了长孙尚文。

    “尚文,这秋后问斩,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可知这是为何?“

    长孙尚文拱手答道:“回陛下,臣记得《春秋繁露》中曾言,‘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有同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秋后问斩,实为顺应天命。“

    乾王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错,秋清以杀,冬寒以藏。但这并不是朕的想法。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然而乾王缺并未着急回答,反而是话锋一转,随口问道:“太子……是不是还在外面跪着的?“

    站在御案边上的小顺子恭敬的回答道:“回陛下,还跪着呢,估计得有两个时辰了吧……“

    乾王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又没有明说,转过头扫了小顺子一眼后,脸色便恢复如初了,然后才开口说道:“你去把他叫进来回话。“

    小顺子丝毫没有察觉到乾王的脸色变化,“喏“了一声之后,便踩着小碎步退了出去。

    长孙尚文不愧为丞相,他明显注意到了乾王的变化,小顺子从身边经过的时候,他刻意撇了一眼,却也不敢吱声。

    若论这察言观色的功夫放眼整个朝野,除了那陪在乾王身边三十年的李邕,怕是无人能及了。

    这种时候,就尤其考验一个人的眼力了。这可不是说错话顶多被参一本的官场,这是在当今天子面前,什么样的话该说什么样的话不该说,如果连这一点都弄不明白,那么飞来横祸便是早晚的事情。

    不一会儿,太子便在小顺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走到御案跟前的时候他挣开了小顺子的手,作势又要跪下去行礼,小顺子也不敢阻拦。

    也不知是出于不忍心还是看见太子这副样子有些厌烦,乾王冷冷的说道:“不必跪了,你且站着回话。“

    “是。“

    太子应了一声,对着乾王行了个便礼之后,便退到了长孙尚文的身边。

    “太子,你是如何看待,秋后问斩这个判刑的?“

    太子转过头看了一眼一旁的长孙尚文,这个动作也被乾王收进了眼底,于是太子刚准备回话便被乾王给打断了:“朕问你话,你想好了回答便是!“

    乾王看了一眼长孙尚文,又看了一眼太子,接着说道:“这里是御书房,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在这里,没有父子,没有姻亲。朕是君,而你,你们,都是臣!身为太子,一国储君,言行举止都要有你自己的想法,岂能总是想着让别人为你谋划?“

    陛下对太子,果然很严苛。刚刚说要杀他亲舅舅,这会儿又把人叫进来训斥。果然,皇子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啊……

    李牧青又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定当谨记。“

    太子对着乾王深深一拜,姿态别提有多恭顺了。

    “嗯“,乾王点了点头,说道:“说说你的想法。“

    “是。“

    太子言语稍顿,似若有所思,然后开口道:“关于此律,儿臣以为,一国律法,当明正典刑,是以不会错杀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这期间的拘捕、提审、查证、判罪,便尤为重要。因此才有秋后问斩一说,只有给足了时间调查,最终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太子已经回答完了,乾王听完后面无表情,很是神秘。而一旁的长孙尚文,此刻却罕见的紧张了起来。

    太子这话本身没错,但不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明白人都听得出来,太子这番话,看似句句不提求情,实则句句都在求情。

    跪了两个时辰还如此说话行事,看来太子这是要死保他的舅舅了。

    然而,乾王此刻似乎无心纠结太子的问题,反而是站了起来,走到众人的身前,眼神在众人身上扫过一圈,想把每个人的心都看个明白。

    “你们说的都没错。但朕的目的,并非如此。“

    乾王背过身去,看着身后那一张《大乾地图》,神色稍稍凝重了几分。

    “泱泱大乾,朕乃国主,手握百万雄兵,坐拥万里江山,就算是‘千古一帝’四个字,朕也当得起!“

    一番凌云壮志的豪迈发言之后,乾王稍稍冷静了下来:“但是普天之下,最多的是却是黎民百姓。他们不会管当今皇帝姓甚名谁,在他们眼里只有春种秋收,谁能让他们活下去,谁就是他们的皇帝。“

    如此“荒唐”的话,怕也只有乾王自己才敢说的这么直白,这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早就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

    紧接着乾王又说道:“安稳的日子过得太久太舒服了,他们会忘了谁才是他们的陛下。“

    “既然朕的亲弟弟想要闹,那就让他去闹,闹得越大越好。朕会让他们知道……”

    “朕,才是这大乾的王!“

    随着一颗白棋猛然落下,满盘黑棋溃不成军。

    就像乾王抛出来的这个问题一样,他要的其实并不是答案,而是一个震慑下臣的机会。

    整个御书房所有人,哪怕是门外戍守的将士,此刻全都跪倒在地,或激动,或不安,或恐惧,无一例外,口中全都在高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是帝王之姿!

    这,就是乾王想要的震慑!

    而太子,却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