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徐行录

第十一章 真相比现实残酷

    “左丞啊,太子殿下也太不理智了吧。涉及到南渝王的事儿,别人都想着法的抽身出来,他怎么还上赶着往上凑呢?“

    从御书房出来以后,李牧青身上已是一身冷汗了,尤其最后太子赵行思的举动,实在是把众人吓得不轻。

    “下官刚才撇了一眼,我俩前脚刚走出来,后脚那些宫女太监就全都出来了,御书房里应该只剩下太子和陛下了。完了,陛下这回估计气的够呛……“

    一路上李牧青喋喋不休,甚至都不管长孙尚文听没听回不回,他就只顾自己说自己的,越说越来劲。

    长孙尚文见李牧青口无遮拦,赶紧出言阻止:“这些话,可不适宜在这里讲。”

    李牧青吓得赶紧捂上了嘴,左顾右盼发现并没有什么人时,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也没有再继续说了。

    行至宫门外,长孙尚文驻足抬首,回望“乾元宫“三字,无奈低叹一声:“唉,太子殿下正值绮纨之岁……”

    作为侍奉过几代君王的相门后人,长孙尚文又岂会不知,在这巍巍宫墙之内,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过都是逢场作戏罢了。

    真要到了争权夺利的时候,怕是比真正的战场还要更加腥风血雨。

    当然,李牧青听不明白长孙尚文的言外之意,只是有些疑惑的抬头也看了一眼“乾元宫“三个字,实在看不出些什么名堂之后,这才跟着长孙尚文一起离开。

    而御书房里,此刻却有着安静的可怕。

    太子赵行思依旧站在那里,昂首挺胸,保持缄默。

    而乾王依旧在看那副《大乾地图》,若有所思,一言不发。

    御书房坐东朝西,南北各开了几扇窗户,而此时阳光就从窗外照了进来,正好隔断在两人中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子俩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更多的像是君臣之间的对话。

    尤其是媗德皇后仙逝之后,太子没了母妃,乾王没了正妻,二人之间的像是断了连接的桥梁一下,关系急转直下。

    在一众大臣眼里,总觉得陛下对于太子是否过于严苛了些。

    别的皇子犯了错顶多罚俸或者禁足,而到了太子这儿,哪怕只是奏折上哪个字少写了一笔这样的小错,一旦被发现的话,要么就是呵斥怒骂,要么就是棍棒加身。

    难道,这就是储君之路吗?

    过了许久,乾王才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太子,你就没什么话想对朕说吗?“

    就剩两个人在这里了,也还要以君臣相称吗?也对,越是只有两个人在的时候,才越是君臣吧。

    太子内心暗暗自嘲一声,然后说道:“儿臣的确有话想对陛下说。“

    “启禀陛下,二皇子殿下求见。”

    门外跪进来一个小太监,恭敬的说道。

    “平时昏定不见他来,太子来了他倒是消息灵通。让他等着!”

    “是。”

    小太监刚欲起身,乾王瞥了一眼太子,又改了主意。

    “算了,叫他进来一起听听吧。”

    “是。”

    不多时,二皇子殿下恭恭敬敬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对着乾王行了个标准见礼。

    “儿臣见过父皇,问圣躬安否?”

    “朕躬安,起来吧。”

    “谢父皇。”

    起身之后,二皇子又走到太子身前,对着太子拱手作揖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微笑一声,抬手将二皇子半躬着的腰扶了起来:“皇兄折煞行思了。”

    二皇子也顺手牵上了太子的手,笑着回道:“诶,太子殿下,这可是在御书房,您贵为太子,臣见礼也是应该的。”

    “这么说,倒是愚弟错了?”

    “太子殿下非要这么说,那臣身为人臣却未行监察之责,臣也有罪。”

    二人相视一笑,氛围颇为和谐。

    但方才那番话里,却充满了试探和挑衅,甚至细查之下,还能体会到一丝的血腥。

    “行了,虚情假意的就到这儿吧,朕还不知道你们。”

    乾王不知何时坐回了御座,或许他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出言打断了兄弟二人兄友弟恭的絮叨。

    至于原因。

    想当初乾王还是皇子时,也曾在先皇面前,和其他几位皇子上演过兄弟情深的戏码,结果丝毫不耽误后来夺嫡之路上的相互残杀。

    “既然你们两兄弟都在,正好有件事,朕问问你们的意见。”

    “愿为父皇分忧。”

    二人异口同声说道。

    乾王稍捋了捋思绪,将陈允正给他禀报的有关南渝王和西山村的事情,给这二位皇子言言简意赅的讲了讲。

    “你们以为如何?”

    二人同时陷入了沉思。

    南渝王的事情二人早有听说,但乾王所讲述的内容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

    稍加思虑之后,太子赵行思率先开口道:“儿臣以为,若南渝王真的要谋反,应该不会用这种小伎俩。杀几个人然后屠一个村,故意留下活口,然后再让他们上报朝廷,再由朝廷出兵平反,然后他们顺理成章揭竿而起,实在是多此一举。”

    太子说完之后,二皇子赵行忌也是紧跟其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太子殿下说的有道理,但儿臣以为,不论南渝王此举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或者是多此一举,父皇都可以趁此机会排除重兵前往平反镇压,既然南渝王要个由头来造反,那咱们也可以用这个由头来平反。”

    自始至终,乾王都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二人,脸上并没有浮现出任何的表情。

    如果是秦百川在这里,恐怕会对这些上位者们大失所望吧。

    因为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或者是乾王,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意过被杀掉的那些平民百姓。

    或许从长远来看,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实有助于大乾的长治久安,但死一人和死一百人,无论选择哪一个,毫无疑问都会死人。

    而且因为死的是无关紧要的平民百姓,所以他们可以毫不在意。

    只要达成他们的目的,死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皇兄此言不妥,若那些人是被敌国所杀,而南渝王并未谋反,那我们贸然出兵平反,岂不正中敌人下怀?”

    “太子殿下,这可不是在猜拳,岂能靠运气来猜测南渝王是否真的谋反呢?再说之前御城司所提供的调查文书里,已经证实了南渝王确实和敌国有过接触。莫非太子殿下是为了您的舅舅,才故意……”

    “皇兄,行思身为太子,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我大乾着想,你大可不必拿舅舅来试探我!就算我真的想救我的舅舅,那你主张出兵难道就没有你自己的私心?”

    “我……”

    “行了,别吵了!”

    “每次一见面,就吵吵吵,吵个不停。你们不烦朕都烦了!”

    乾王赵元真被太子和二皇子吵得有些头疼。

    “那些人,是朕派人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