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风袭袭

一百六十三 往脸上贴金

    郭翠萍辞职离开,确实让顾全很伤感,几天都郁郁寡欢的;他觉得老天确实对郭翠萍不公,总是欺负这样可怜的人,现在连自己这样条件稍好的人想帮她都不行了,真是把人往死里逼啊。

    他也痛恨村里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要是让他知道是谁在造谣,那他一定会冲过去揍死那混蛋。

    因不公伤心也好、气愤也罢,他都不能改变现实了,所以也只能心里难受。

    为了不被这样的心情所困扰,顾全只能不停地工作,以此转移心境,好在最近工作繁忙,使他没多少时间想那些难受的事。

    四月二十号这天,秸秆板材厂和顾家美食作坊同时破土动工了,为此顾全请来了冯梓琳、尚东河、李继民等镇领导,一起为两个企业奠基。

    而村里这边只有陈浩来了,其他的人顾全也没请,那些人现在都是尸位素餐,占着位置不干事的,没必要拉着他们凑数。

    倒是村民来了很多人,因为他们觉得顾全确实不简单,一下子弄了好几个项目,场面搞得很大,也让村里人在家门口有了当工人的机会,算是给村里带来了好处,所以就都来捧场了。

    “顾厂长,这两个厂子大约什么时候可以投产啊?你把基本情况和我们说说。”尚东河问道,他不像冯梓琳那样关注顾全,所以还不怎么了解新建厂子的情况。

    “大约六月份下旬就能投产了,厂房的工期是两个月,加上机器设备的安装,六月底就能开工了;工人的招募也马上开始了,板材厂计划招募一百一十人,美食作坊招三十人。”顾全介绍说。

    “啊?厂房就用两个月就建成了?这么短时间能行吗?”尚东河疑惑地问。

    “能成,都是钢架结构的简易厂房,搭建起来很快的;只有办公区是砖瓦房,那边需要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却不影响开工生产。”顾全指了指靠近公路边的区域说道。

    “哦,这样啊,我说怎么这么短时间呢?好,早投产早见效益,顾厂长今年可是要发大财了啊。”尚东河开着玩笑说道,然后他又问:“这里就招了一百四十人,加上你之前的燃料加工厂那五十多人,嗬、茂林村光你自己就给提供了近两百个就业机会啊。”

    “是啊,他这将近两百个,还有塑窗厂的二十多个、谢震食品厂的三十多、程少壮食品厂和农家乐的二十来个人,哦、还有烟叶烘干塔那边的十多个人,总共快三百了呢,差不多和一个小村外出劳动力人数相同了。”冯梓琳说道。

    “哟,这么多就业岗位呢?看来茂林村是要经济腾飞了啊。”尚东河说着看了看李继民,毕竟李继民才是茂林村的一把手。

    “我们茂林村今年准备拿全镇经济第一,这个信心我们还是有的,到时候镇领导可要奖励我们啊。”李继民也来了信心。

    “这可不能都算在你们村干部的头上,别的不说,这几家企业有哪家是你们村干部拉来的?”冯梓琳不客气的问道。

    “呃、这、嗨,虽然我们没拉来投资,但是我们却给予了服务啊,我们村委会也是高效率的在运作,把企业摆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呢。”陈浩接话说。

    “呵呵,你们可真是敢往脸上贴金,你们都给他们什么服务了?他们的办厂手续、建厂地皮审批、水电入户等等,哪一项是你们完成的?”这些都是冯梓琳帮着操心弄得,所以她才带着火气质问茂林村的干部,因为这些工作应该村干部去做的。

    “嘿嘿……,我们也帮着忙乎建厂土地协调和平整、发布招工信息、废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事项的工作了吗。”陈浩笑着说。

    “哟,你还好意思说呢?你们的生活垃圾处理,不是运到顾厂长的堆肥场去了吗?那是你们处理的?”冯梓琳再次质问道。

    “我们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了,不然也达不到送去堆肥场的标准啊。”

    “你这是拿着不是当理说啊?你们的垃圾不分类,人家顾厂长也不会收你的那些破垃圾吧?”

    “哈哈……,好了冯书记,我这也是想为村里人做点事,生活垃圾堆在每家的附近不好,我就想着帮大家解决掉。”顾全出来打圆场说。

    现在茂林村的生活垃圾、也就是那些剩下的残羹剩饭、烂菜叶、杂草啥的,由村里统一到各户去收集起来,然后运送到堆肥场去,顾全他们把这些东西制作成堆肥。

    当然,这就是帮村民解决垃圾问题,不然顾全他们不必要非得收集这些东西,他们是利用秸秆在做堆肥,原材料很多呢。

    冯梓琳也不是非要给李继民和陈浩难堪,主要是想发泄一下不满,见顾全说话了,她也就不再深究这个话题了。

    “走、去堆肥场看看,我还没去过呢。”冯梓琳说道。

    于是乘车去往村北的田地间,堆肥场就在那里,而且那里也是茂林村树木繁茂的地方。

    以前这里曾是沼泽地,不过后来水位下降了,土地干燥了起来,但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含碱量比较高,所以土质并不肥沃,甚至在每家每户田地里还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小型的碱坑,那是不能生长植物的地方。

    村里人也不把这里当主要的产粮地,而是种植一些耐盐碱的作物,比如葵花,但是产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大家也想改良这里的土质,不过却又怕成本太高了。

    顾全恰恰是看中了这个,所以才在这里建设堆肥场,他就是想利用秸秆制作堆肥,然后先把这里的土质改良了,如果成功,那可是千秋万代的好事情啊。

    “这里一共多大面积啊?能生产多少堆肥?”冯梓琳来到堆肥场后,看着眼前很多个高高堆起、并覆盖着黑色的增温膜的肥料堆,感到很震撼,于是立刻问顾全。

    “怎么样、看的是不是很壮观?”顾全带着得意问道。

    “不就是一些破粪堆吗?有啥壮观的?我再没见过世面,也不至于被粪堆给震撼到吧?”冯梓琳很不屑的说;她这是故意的,和顾全在开玩笑呢。

    顾全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十二亩土地,大约八千平,除了那边留下两千平方建了菌肥烘干车间,剩下的都用来堆肥了,这一季差不多能产一万立方米左右的肥料。”

    “那能给多少田地施肥呢?”冯梓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