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正好秋水微凉

第二章

    顾彦青确实是一位小书生,虽然出生在中药世家却对中药不感兴趣,一心想着读书赶考去繁华的汴京去看一看,参加应试去学士院,就算求不得什么功名,哪怕是长长见识也好,所以彦青整日在书中度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闲书”,书中也许会有黄金屋现在确实也见到了颜如玉般的贾绣文。

    绣文离开后彦青每日总要温习一遍他们的相遇,看一下那个街角有没有出现一位身着蓝色裙装叫绣文的姑娘。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彦青想她会不会早几天过来拿甘草呢?他马上去翻阅父亲的中药书,从来不看一眼中药的彦青开始琢磨起中药的用途来,甘草:性平,归心、肺、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效,聪慧的他很快便记住了。

    时间仿佛蒲公英的种子一般纷飞。

    “彦青你在吗?”

    彦青抬头望向门口放下手中的书,身着淡粉罗裙的贾绣文在站在了阳光里。

    “在!快进来”彦青马上放下了书站了起来。

    “你来取甘草对吧?”彦青好像可以记得住绣文说过的每一句话。

    “嗯”她点点头。

    “我现在就帮你拿!”彦青早已熟知甘草的位置,马上包好递给她,绣文仔细地将甘草用淡紫色的手巾包好,防止那一块块的甘草散落,绣文一向做事认真仔细,彦青此刻无声的观察文文,头上戴着梅花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映着她雪白的脸上显得那双大眼睛异常的灵动,淡粉色的裙子上绣着浅浅的桂花图。

    “你很喜欢紫色对不对?”

    “你怎么知道?”绣文惊奇地望着那个第二次见面的小书生。

    “我看你手拿着紫色的绸巾,每次见你都拿在手中的应该是最喜欢的颜色对吗?”

    绣文浅浅地笑了,这是她来临川以来第一次笑。

    彦青闻到了一丝丝的桂花香,“你家院子里有很多桂花树吗?”

    “你怎么知道?”绣文又惊奇地问并瞪大了眼睛,仿佛彦青什么都知道并且那么轻而易举,可是谁能知道他是有多么用心的去发现并蛛丝马迹的去探寻,“你是住在街角的李宅吗?”

    “你怎么知道!”贾绣文惊呆了,她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惊奇地看着彦青。

    “你今天是不是就只说你怎么知道这一句了?”彦青微笑着说。

    绣文笑了起来她好像也发现了自己的小错误。

    “李宅曾是这条街上的老东家,或者确切地说这条街都是李家的,听说以前是盐商后来经常出海做贸易,有一个女儿嫁到了汴京,李家在建业又买了一块地继续做生意去了,李家长女在出嫁前曾在院子里种了满园的桂花树,后来听说在北而亡所以不舍得买掉这个老宅子,仿佛每年八月桂花飘香就像望见了这个女儿,我是听父亲说的莫非你就是?”彦青忽然不敢问了。

    “那个李宅种桂花的女儿是我娘。”

    “怪不得,听说那远嫁的女儿非常美丽,怪不得”彦青自言自语。

    “什么?”

    “没什么,只是说你的母亲非常的美。”

    “那么现在的院子里还有很多桂花儿树?”

    “是啊,非常香,听说桂花可以入茶、入酒、做成桂花膏”

    “是啊”

    “原来我娘在这条街上有很多人都认识她啊。”

    “都是听我母亲说过的。”

    “倩儿说明天要做桂花袋,还要晾一些桂花冬日里做饼来吃,你如果有时间就过来一起摘些回去吧,也不太好意思总是麻烦你。”

    “好啊,明天去摘一些桂花回来,我刚好也要冬藏一些。”

    “你用来做什么呢?”

    “啊?”彦青忽然顿住了,“我,我可以存起来等父亲回来入药用。”

    “那你多摘一些吧,替我谢谢他老人家。”

    “明天你就过来吧?你认得路吗?”

    “认得!认得!”彦青高兴极了,这一次他不仅知道了她的住址还知道了她的身世,她好像一个谜渐渐揭开了谜底,彦青非常开心,开心到脸上一直是浅浅的笑,他想如果没有留守看祖屋,也许就错过了与贾绣文的相遇,那会是怎样的遗憾呢?

    夜里忽然下起了小雨,彦青睡不着了,他担心如果雨一直下,明天摘不到桂花也没办法晾晒了,他还细数着与绣文的过往,不知不觉还是入睡了,不知不觉雨也停了。

    一大早彦青来到了李宅,那高耸的大门还在只因年久无人打理门上的木屑一拍打就会散落下来,还好有一场雨打湿了木料给了润泽没有那么干裂,轻轻扣了一下大门,开门的是周全:“请问公子?”

    “我是前面中药铺的顾彦青。”

    “哦,是顾公子,我听文文说过。”

    “不要叫我公子,叫我彦青吧,文文?是贾绣文吗?”

    “是啊,她的小名儿,哥哥取的我们有时候也叫她文儿。”

    文文,文儿多么动听美好的名字,彦青心中暗喜仿佛知道了更多关于她的消息,就这么美好的一步一步接近于她的世界。

    彦青第一次迈进了这个院子,他无数次的路过但从没有想过这里与他有关,他脚踩着青石铺成的小道,一丛丛繁密的桂花树很快就要将这个院子占满,一定是长久没有人打理导致桂花树疯长,如果没有这幽幽的桂花香怎么会知道文儿的处住呢?他边走边思考着。

    “你来了?”他抬头望去,原来在角楼上文儿正倚靠着幽窗静静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走进这个院子,也一步一步地走入她的生命。

    “你要下来吗。”彦青抬起头轻轻地问。

    “好”

    文文拿着淡黄藤条编织的箩筐,手里扔攥着紫色的手巾走下来了,他们走到后院的秋千边上,“你知道吗?这里的桂花树最香”彦青闻了一下说道:“是啊”“你看!在这里可以看到我的小窗!”彦青随着文文手指的方向,他望到了屋内的闺房中被阳光照耀着的古木桌,桌子上有几本书和一些类似于胭脂盒木匣,那是一间美丽少女的闺房,他含笑而望现在以最近的距离接近这个美丽的秘密花园,他已经不想回去也不想寻归路。

    文文小心翼翼地一朵一朵地摘着,并尽量保持完整地将桂花放入篮子中,她那专注的模样,彦青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你为什么不摘?”文文抬起头看着他。“有,有啊,你看”文文看着他空空如也的手,大笑起来“哪里啊?你该不知道什么是桂花吧?”文文笑得更大声了。彦青看着文文如此开心,于是顺着她说,“是啊就你知道。”

    在厨房忙碌的倩儿听到了文文的笑声对周全说:“文儿好像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了”

    “是啊,她真开心。”周全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望去。

    深绿色的叶子里藏着浅浅的金黄色的桂花儿,文文一点一点地小心将它们采下捧在手里,用丝绸巾包着舍不得放在任何的器物里,手中的一捧桂花儿像握住了整个夏末。

    很快绣文就摘了一篮的桂花,她将那些桂花逐个放到窗下的台阶上摆整齐,可是桂花怎么会这么听话怎么也摆不完,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模样此刻彦青的心化了。

    “你留下来吃饭吧?”

    “好啊”彦青高兴地回答。

    “倩儿煲了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文文说。

    “你经常喝吗?你很喜欢喝这个吗?”彦青总有一堆的问题想问文文,想以最快的速度去了解她,“是啊!”文文抬起头回答,当她看到彦青的眼睛时,彦青的脸一下子红了,他第一次这么近的与文文对视,文文看到他脸红了也淡淡地笑了。

    文文从厨房端出一杯凉饮给彦青,彦青连忙接过并说:小心烫!你先喝!我不急。”

    “这是凉饮子怎么会烫呢?很是甘甜入味我在汴京的时候经常喝,很好喝你快尝尝!”文文捧着凉饮子递给了彦青,他低着头小心地尝了一下,冰凉入味很是解渴抬起头对文文说:“你也喝啊”文文将双手背向身后笑着说:“怎么样?好喝吧?因为我在这里加了一味调料所以非常入味。”

    “什么调料?是个小秘密吧?”彦青笑着问,“那我就先不解开这个谜了,这样就可以经常喝到了吧?”

    “过来吃饭吧!”倩儿在院中的亭子里朝远处的二人喊道。

    绣文和彦青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了亭下,安静的对面而坐,低着头不好意思抬起看对方。

    “这就奇怪了!刚才好像废话多的两个人现在怎么了?都不认识啦?”倩儿笑着问。

    文文赶紧用手拽着倩儿的裙子低声说:“就你话多”

    周全见状也打趣道:“确实啊,晒个桂花用了半晌的功夫,这要是在汴京老爷可要骂人啦!”众人听完都大笑起来。

    “不知道哥哥和父亲怎么样了?”文文低头问。

    “别急!我这几天去了这里的护城军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好像老爷逃了出来,贾大哥也在汴京城外一直安营只等机会,护城军那些人很好说话,一听是李府的孙女回来了都高兴,听说李家曾经在荒年开仓放粮与盐帮衬过镇子上的老老少少人们很是感恩,绣文尽可安心驻留到贾大哥来接咱们的那一天。”

    文文听完很是感激地点头,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都有善待与呵护,以前是哥哥现在是周全与倩儿还有彦青,这一路的漂泊让那些护送她的人们接力般的从生命的一个渡口过到下一个驿站,感念是在贾绣文心中隐隐的幸福。

    用膳完毕彦青在回去的路上手里折了半枝桂花,他闻着桂花的味道高兴文文并没有把他忘记,还请他喝了凉饮和吃了一餐温暖的饭,与喜欢的人一起吃饭哪怕是一碗粥都是如此的幸福,他手拿着这半枝桂花走回到了中药铺,他把这半枝桂花放在书上,想了想又望了望四周都觉得不妥,于是把它放在了卧房的枕上,临睡前他伴着桂花的淡淡香气想起了文文那张美丽的脸庞。

    夏末的风很快将那些桂花风干,文文很快收满了一篮桂花干。于是叫上倩儿亲手缝制了很多荷包,她们二人一针一线的将淡绿色的绸巾扎了一个荷包,并用红绳将其收尾,就是让它的封口是活动的,这样就可以随时替换着花儿,也许明年春天可以晒一点桃花吧?文文心里想着很快桂花荷包就缝好了,她精挑细选了一个香气最浓郁地带走了。

    “文文你要出去吗?

    “嗯,速速就回!”

    “你这个速速就回,怕只会耽搁很久了吧?是不是互相喜欢所以废话便多了起来?”倩儿浅浅低笑问。

    “就你知道!”文文边答边跑出了小院。

    她走在青石子铺的小街上看到了一丛丛的野花儿,花儿在风中摇摆着,文文想到也许母亲小时候也这样做过桂花荷包?是否也像现在的自己这样曾推开这扇她抚摸过的门,也曾经这样站在了八月的艳阳里呢?

    她一边想着一边走到了彦青的中药铺。

    绣文悄悄地走了进来,第一次真正的走入这间永远是半开门的中药铺,彦青没有在堂前,于是她绕着前堂厅走进了后院,后院有一个湖不大,院子四周有一些芭蕉,那芭蕉长得真是心叶相连枝枝蔓蔓,湖中间有一个清秀的低矮的假山,刚好衬着湖中亭亭的荷花,正值八月荷花在湖中恣意的绽放,粉红的荷花就像文文经常穿的长裙随着夏风在飘扬。

    “文文你来了?”彦青手握着书惊奇看着文文飘然而至。

    “不欢迎?”

    “怎么会?”

    “你看这是什么?”

    “是什么?”

    “就是上次我们采的桂花啊,我把它做成了荷包送给你一个。”

    “哦?真的是你做的吗?你亲手做的吗?”

    “当然啊”

    “那倒要让我先好好欣赏一下你的手工”

    彦青惊奇地接过荷包开心的笑着说,他不是不相信文文会做荷包,而是不敢相信文文会亲自做一件送给他并且带过来。他翻来覆去的像得了一件珍宝一样去反复看着文文亲手做的桂花荷包,那每一针一线都出自绣文之手,每一线都仿佛看得见绣文低头就着月光密密的缝好,彦青紧紧地握住这来之不易的荷包,把它放在手中细细观看,又将它举向空中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淡淡的桂花香气很快在这荷塘边四面散开,彦青看了看绣文并用手指着那粉色的荷花说:“你看那荷花的颜色像不像你平时穿的裙子一样可爱?”

    “可爱?你形容裙子用可爱吗?”

    文文笑着低下了头,没有想到彦青会用可爱这个词去形容自己。

    “你知道吗?荷花一年四季都很美,现在正值盛夏叫夏荷是荷花开的最茂盛的时期,待到初冬它们开败了就会枯萎,虽然那时会叫败荷也是极美的,等冬日来时你会再过来欣赏吗?”

    “真的吗?”

    “当然了所以你一定要来啊,还要多过来看几次夏季与秋季的不同,否则怎么与冬日的败荷对比呢?你一定要来看看啊,冬天你会来吗?”彦青轻轻地问绣文。

    “我的故乡也有荷花,可是都不如临川的硕大,荷叶也不似这样的舒展,我家的后园子里也有一个池塘父亲取名瑶池,大池套小池,那小池就是放生池了,我却用来养鱼和乌龟反正那园子也没有人经常过来,我就是小主人所以园子里的花花草草都归我管就是了”

    “你真是厉害啊!可以有那么多的事情让你管理啊!”彦青望着绣文,眼睛里尽是宠爱。

    文文听完想起了倩儿的话:“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显得废话特别多”也许吧,她喜欢与彦青说话,因为说什么彦青都能顺着她说下去并且接得住她的话。

    “我家的池塘家父取名叫涵碧塘,可惜现在荷花太繁茂全部遮挡,等到冬日夏荷开败你再过来,我带你看一下那几个字可好?所以你一定要冬日来看一看”彦青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留住绣文的理由。

    “彦青你听说过西溪饮马山吗?”绣文问。

    “当然,为什么这样问起呢?”

    “我在书上读过这个地方,听说那里的泉水更是一绝,荷花更是硕大艳美而且白乐天也曾有诗云: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所以泉水也是极有灵气的,若是那水自西湖引来就要更妙!”绣文攥着手巾小声应道。

    彦青惊奇地望着绣文,原来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姑娘,每次见面都会给彦青新的认知与惊喜。

    “你喜欢荷叶吗?我现在就采一片给你,可以遮阳哦。”彦青问。

    “不用了小心会掉进湖中”

    文文话还没说完,彦青非常快速地摘下了离他最近的一片大荷叶递给文文,“你看我有没有掉进湖里?”

    “快了”文文笑着接过荷叶把她举过头顶,艳阳下夏风吹起一阵涟漪散开于荷塘,文文展开了许久未见的笑脸绽放于夏荷之下,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荷花儿。

    八月临川的雨也是说来就来,刹那间小雨就随着阳光纷飞起来。

    “彦青,你快看!这边下着雨,可是天上明明还有太阳啊!”文文惊喜地问。“是啊,临川就是这样八月的天气,你听!雨点落在荷叶上,打在芭蕉叶上好不好听?”彦青问。

    文文静静的望着湖中被雨打出一圈一圈散开的晕。

    “雨打芭蕉愁损北人”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想,母亲也是听这样的雨声长大的,也曾这样的欣赏着夏荷,说不定也会采一片荷叶去遮雨。

    彦青静静地望着她希望雨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