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正好秋水微凉

第十章

    “青儿这回就不走了吧?临川那古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住,咱家也已在安阳安好,你这一回就可不兴走了,如今是顾家饮子水铺生意也算是兴隆”顾母说完转头看了一眼其父,顾父一面微笑点着头一面说:“是啊!如今铺子里生意兴隆,你就不走了与你弟弟一同经营铺子,你若不肯就安生读书等汴京安定了再去进考也不迟”彦青没有回答,只是微笑地点点头,彦亭急着说:“母亲现在说这些话太早了吧?哥哥他风尘仆仆赶回来先让他歇歇才是,再与我们热闹一翻!那左邻右舍的街坊若知你回来了,都会来咱们家看你!这小院怕是要挤不下了!”“小院挤不下咱们就换大院挤!”顾父开心地说,全家人听完都笑了起来,一家人团圆美满的吃完了饭。

    很快夜就深了屋中掌上了灯,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蟋蟀的叫声,不知是不是因这叫声太吵?彦青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他一个人踱到院里看月亮,心事重重的也不说话,顾母起夜的时候见着了没有打扰,回屋里悄悄对顾父说:“你说青儿这次回来是不是就不走了?”“快睡吧,应是不走了,你没见那临川中药铺里的杂物都送了回来?”顾母听后放心的安睡了。

    第二天彦青起得很早,他到铺子里转了转看到各式的饮子水随口问了一句:“彦亭咱们家可有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哥哥为何问起这个?听都没有听说过,好喝吗?”彦亭好奇地问。

    “好喝,极好喝!这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好喝的饮子水。”彦青说完抬起头望向门口,恍惚之间仿佛又看见了绣文站在那里,什么都没说只是冲着他微微一笑,这一笑就是终生难忘。

    “哥哥!不如你教我做这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可好?”彦亭的一句问话惊醒了彦青。

    “好啊,你先将我说的这几种材料准备好,并将之浸泡待到那绿豆松软即可熬煮,最后再放入少许冰糖放凉即可饮用了,只是那甘草必竟是一味药,虽说它可调和诸药有清热解毒之效,但是万万不可多用!一片提味即可”

    “没想到哥哥一向对中药不感兴致,这会回来可谓精通了!”彦亭笑着说。

    在一旁的顾父听后点头微笑也在若有所思,一边抚摸着胡子一边拿着帐本回到了后堂。

    彦青想起了绣文与他踏雪寻梅之际那雪落梅上的情景,如若用今年的雪化成水将那落梅与之做成落梅饮也是极佳,正想着连忙将此配方告诉彦亭,彦亭听后高兴地冲着后堂向父母道:“看来哥哥这回真真是一位精通饮子水配方的人儿了!这落梅饮一听便好喝!”

    “既使是好物也不可尽享,略施方可,切记!也不是一概人等都适于服饮,有些人对此配方敏锐,另一些人倒是乐在其中,所以安好享用为佳!”

    “记住了哥哥!”彦亭认真地回。

    这几日在安阳彦青睡得都很早,点了灯彦青拿出那张绣文的画儿细细端祥,看不到忘不了也放不下,若有所思也念念不忘,绣文在彦青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叫:相思。

    彦青起得也比往日要早些,清晨他便在后院的桂花树下小坐一会儿,有时看看书有时喝一口茶,家中的院里有一颗桂花树长得枝繁叶茂,虽已寒秋但叶子的仍绿油油的,彦青披着藏青色外衣坐在树下想起他昨夜的一场梦,在梦里他的绣文就是在这颗桂花树下与他同坐,还是秋日午后阳光点点打在绣文的罗裙上分不清是桂花儿还是阳光,是裙上的碎花儿还是落叶飘零,绣文倚靠着彦青,彦青一边用手拉住绣文,一边帮她拂去那纷飞随意落在她裙摆上的落叶,绣文不言不语只是望着她,彦青恍惚间只说:“这样就好”梦醒时分只剩一人独守着桂花树任由落叶飞舞也不想去追,彦青心想绣文也一定很想念自己,否则怎会入梦呢?绣文一定生他的气了,否则为何一言不发只是望着?彦青想着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屋,这一切全然被顾母看在眼中。

    夜里彦青照例拿出绣文的画儿点着烛光端祥,谁知门忽然开了,彦青回头一看连忙起身向母亲请安,母亲见状扶起彦青道:“虽说知母莫若儿,但还有一句知儿莫若母,青儿回来有些时日,我与你父亲说过你不似往日一般,往日里你可曾踏出这房门半步?曾几何时在那桂花树前踱步?几时会有叹息?就算未去成汴京也不似如今这般失意,那前堂的铺子更是绕路而行,不是终日苦读就是点灯夜读,究竟有何事让我儿心思重重?”顾母不问则已,这一问彦青只觉鼻子发酸低下了头不言语,顾母见状接着说:“你已过了及弁之年也长大成人,是到了娶一贤妻的光景,若不是汴京失守今日我儿早已名列榜首,成家立业也顺水乘舟,我见你心思及重,莫不是我儿有了意中之人?若是有也是极好的,莫不要担心!只要是我儿意中之人,便是为娘意中之人,那心上之人可是这画中之人?”彦青听完抬起头来对顾母说:“为娘猜的正是,她正是儿的心上之人。”随即彦青将他与绣文相识相恋之经过说与顾母听,听后不忘问一声:“绣娘姨娘代我问好,还问你这裙装还可如意?”顾母一听绣娘的名字忙说:“如意!如意!你姨娘手巧她那双眼睛不用亲自量就可知那尺寸”

    “姨娘手确实巧,她给绣文做的罗裙也是极合身”

    “她有见过绣文?”顾母忽然站起身问。

    “确有见过”

    “她可曾说些什么?她看到绣文后有何反应?她可知你的意中人是绣文?”顾母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彦青发怔。

    “母亲是否见了画中的绣文也是喜欢?”

    “极是!见过这画就已是喜欢,若是见过这真人儿不知要怎的疼爱,青儿没有看错,这绣文不仅大方也看似聪慧,她姓?”

    “贾绣文?

    “从汴京而来?住在桂花满园的李宅之中?”顾母问完一下子坐在了椅子上若有所思起来,接着道:“你绣文姨娘见过绣文可知她从何而来?姓字名谁?知道你心上之人是她可有说过什话?”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顾彦青一时也没个主意只好一一道来:“姨娘确见过绣文,也念她各种好万般好,也似母亲一样欢喜得不能,第一次见面就眼睛离不开她,不知为何绣文确实有这般神奇的魅力让人念念不忘”说完此话彦青低头微笑,接着说:“姨娘知道我与绣文万般皆好,只道安好即好,让我好生照顾绣文不可差错,仿佛像绣文的娘一般千叮万嘱,可见文儿是极好的!”

    “文儿,是啊,她的文儿终于回来了!这是上等的姻缘注定的缘分,你要用心待绣文不可负与她,可是绣文现在身在何处?”顾母问。

    彦青听完更是一头雾水连忙回答:“她现已与父母和哥哥到建业团聚,在临川停留只因怕与新姨娘生嫌隙,文儿生性善良估计现在也无大碍,只是母亲你也为何对绣文如此着迷,我深知那绣文天生丽质但你与姨娘的表现确着实让人心有百惑而不得解这是为何?”彦青问。

    “事已如此说开也罢,我只需长话短说,我想你此次回来定是与那文儿有关,我儿慈悲不想辜负那心上姑娘也不想母亲难做,所以特意赶回将此事告之与我,又念及不知如何开口一问所以这几日总是忧心重重。”

    顾母说完彦青双手抱住母亲在其耳旁说:“知儿者唯母也。”并将母亲紧紧抱住,顾母慢慢说:“这事且长暂听我略讲一二,你现要紧之事是要早早起程去那建业去贾家提亲,她那新姨娘万般皆好还好,若是待绣文不善她可是要吃苦的,我这心里也是担心有之,绣娘也会!另外绣文也应过了及弁之年,若是那贾父不知你们心有所属,那姑娘家怎会主动提及此事,你又不在她身边可如何是好?现在要动身去贾府说明此事,按常理应由你父亲上门提亲,可是那建业不近,这家中又需要你父亲打理,更要紧的是咱们要分成二路你将绣文与其哥哥一并带到临川为嘉。”顾母说完彦青有些明白但还有些不解续而问道:“母亲所言极是,可是有一件要紧之事我一人前往提亲是否妥当?为何不将绣文迎娶?还要回到临川?这必是有些缘故。”

    “是有些缘故,你且等为娘拿出一件物件一并带去,那贾父定将绣文许配与你”说完顾母出去了,彦青坐在桌前细想与绣文、绣娘那日所见不着缘由,正思考着顾母回来了手上拿着一个黄金制成的牡丹图样的头钗,那头钗的尾处有一颗明珠,明珠被蛇型的银线围住,彦青见状接过在手中端详问母亲:“为何这头钗与绣文母亲留给她的那件罗裙上的牡丹图如此相像?确切地说它极像徐熙的《牡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