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开创盛世大明

敬我大明

    这次俘虏的最高将领是前元的平章政事达里麻、云南大理国的段氏兄弟段宝、段珍。

    达里麻是个硬气的汉子,自从被俘虏之后,只要吃饱了饭,嘴里就一直不干不净的嘟囔,但求一死!

    但是之前呈报给朝廷的军报上已经发出,老爷子还没见过人就死了也不像话,蓝玉也不敢私自做主砍了他。

    但是就这么骂骂咧咧回京也不成,不过治这样的人,蓝玉随便用腚就能想出十个八个法子。

    先用刀把敲掉了一嘴的牙,然后把嘴用布塞起来,舌头上的血液长时间不流通,再说话就会大舌头,再加上元人说话一般有口音,到时候就算让说,说的话也听不太懂!

    吃饭也别吃那么多,饿不死就成。

    最后还牵来了一只大黑狗,告诉他再闹就把他那玩意儿割下来喂狗,反正受俘的时候看脸不看裆!

    正常的爷们儿,面对朝着自己裤裆底下的刀子没有几个不怵的。

    可以不要命,但是不要命之前不能不要脸!

    所以回京的一路上倒很是乖巧!

    段家兄弟俩倒是个识趣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十分听话,看来之前被蓝玉收拾的不轻!

    整个的受俘仪式很无聊,大抵就是武将们展示下大明的兵威,然后朱标上前说以后在大明的治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良顺的百姓之类的云云。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嘛!听得朱雄英直打瞌睡!

    最后朱元璋还要在偏殿接见他们,对于两个识趣的段氏兄弟,老爷子很是满意,最后又重新赐了名字,一个叫段归仁,一个叫段归义。

    真俗!

    甚至还封了官儿!一个永昌卫镇抚,一个是雁门镇抚,官儿也不大,更是偏远的没边儿了。

    不过对于降将来讲,待遇算不差的了!

    朱雄英很遗憾,那两个段氏兄弟的先祖叫段正严,就是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原型。

    朱雄英还琢磨着这俩兄弟还能虎躯一震,施展家传绝学一阳指、六脉神剑把金銮殿闹个人仰马翻,最后施展凌波微步逃出生天!

    至不济也得薅着朱元璋的脖领子正正反反来几耳光啊。

    朱雄英还从来没见过有谁揍过老爷子,想想都刺激!

    谁知道这么怂!

    可见武侠和现实还是有差距呀!

    至于那位平章政事达里麻,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乌拉乌拉的说了一大堆,老爷子也听不懂说的啥,但是瞅他的眼神不对,料想不是好话,直接就着人砍了!

    接下来就是武英殿赐宴了,朱元璋还是面都没露,又是朱标跑上跑下的张罗。

    说是赐宴,就是个意思!虽说宫里的伙食好,但你也不能真跟几辈子没吃过饭一样,豪爽的就知道咧着嘴吃!

    毕竟能坐在这的人,都不缺一顿饭钱。

    主要就是给几位常年打仗的将军一个机会,一个跟领导亲近的机会,也让朱标多看一看学一学,看有哪些将领能够才堪大用。

    说白了,就是一顿商务酒宴,目的,就是为了让领导记住你!

    当然,这个宴会最需要的就是有眼力见儿,要不然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夹菜你转桌。

    能让小心眼儿的朱标记你一辈子!

    是以朱标刚端起酒杯站起来,本来还窃窃私语的宴席瞬间鸦雀无声。

    “咳咳!”朱标清了清嗓子:

    “如今圣君临朝,天恩浩荡,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皆父皇之功”

    “父皇德比三皇、功比尧舜...”

    “这第一杯酒,我等遥祝父皇,祝父皇万寿无疆!”

    朝廷礼制,对于不同的场合接话也是不一样的,这群武夫有些知道,也有些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一点,领导说什么,跟着说就对了。

    所以他们一个个把酒杯高于头顶道:

    “德比三皇、功比尧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的也还算整齐。

    朱标四下看了看,趁着这个功夫,秦无用已经再次把朱标的杯子满上:

    “这第二杯酒,孤要敬大明,愿大明盛世繁荣兴旺、国祚绵长...”

    “敬我大明!.....”

    “国祚绵长!.....”

    连喝两杯,朱标不是这些喝酒跟喝水一个样的武夫,有些吃不住了,朱雄英赶忙端了杯水给朱标顺了下,朱标轻轻抿了一口,摆摆手接着道:

    “这第三杯酒,孤要敬在坐的诸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诸位奋不顾己、以身许国、连战连捷,才有了我大明这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一些武夫不由的觉得脸上有光,挺胸昂头,连声音都大了几分:

    “多谢太子殿下!”

    三杯酒下肚,气氛也热闹起来。

    军中嗜酒如命,这会儿离太子比较远的桌已经有人开始拼起了酒。

    两个听口音像是河南籍的将领,踩着凳子四处敬酒:

    “喝稀!喝稀!”

    而朱雄英自从酒宴开始之后就一直在想,这次为什么是蓝玉回朝,而不是傅友德,毕竟傅友德才是这次出征的主将,而蓝玉、沐英都是副将!

    是傅友德主打的仗,这次的功劳,足以封为国公!

    可现在的结果却是蓝玉带领京营大军回朝接受朝贺,沐英带领湖广和四川的偏师留在云南,而傅友德的中军却遣散回原籍卫所。

    目前充其量算是沐英的副手!对于刚立大功的功臣来说,这已经算是十分刻薄寡恩了。

    甚至云南平定后,傅友德还得轻骑回京,匆匆见过家人一面,就要跟徐达出塞,坐镇北平。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大明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朱标。

    朱雄英仔细想了想,应当不大可能是老爷子,老爷子不太会钝刀杀人。

    像记忆里蓝玉封狼居胥,一战打崩前元朝廷,风头正劲的时候,老爷子也是说杀就杀!

    虽说有年龄大了时不我待的意思,但是以老爷子多年的威望,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

    那就只剩下朱标!

    可朱标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不应该做如此不智的事情。

    朱雄英突然想起来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傅友德最近几年跟冯胜走的太近了,而冯胜是周王朱橚的老丈人。

    倒不是说傅友德跟太子走的不近,毕竟朱雄英之前见过傅友德,那家伙虽然有些憨,但是对于太子也是执礼甚恭,丝毫不敢违背。

    但是如果和周王相比之下,就显得没有那么近了。

    朝廷的统兵大将,跟藩王老丈人、乃至藩王走的那么近,你想干什么?

    这是朱标给的警告,也是给他最后的一次机会。傅友德要是想的明白,回京见过皇爷爷之后,头一件事儿就是求见太子。

    如果反应不过来,那多半....朝廷不缺一个带兵的将军!

    带兵的将军,你可以不懂礼貌,也可以吃喝嫖赌,甚至可以打败仗,但是唯一一点:政治立场绝对不能错。

    “在想什么?”朱雄英正在出神的时候,朱标在旁边看着他,轻声的问道。

    这时候,朱标的帽子已经换成镶满宝石的皮弁,毕竟冕冠用膳实在是不太方便。

    “儿子在想为什么是蓝玉....而傅友德现在?”

    朱标似笑非笑:“想到了什么?”

    “是父亲...”

    “嘘!”朱标打住了朱雄英的话“回去再说!”

    今儿个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所以一向不准朱雄英喝酒的朱标,也破天荒的给朱雄英倒了几杯。

    不过朱雄英喝的是江南的米酒,这种酒是用蒸熟的江米拌上酒糟发酵而成,看着有些浑浊,喝着也没甚酒味。

    酸甜口儿,当种果汁儿喝正好。

    又被放进深井里被凉水镇过几个时辰,酸甜带着冰凉,在这个时节的应天府,喝上一口,凉气儿能从后脑勺直到尾巴根儿,沁人心脾。

    那群武夫不喜欢这种酒,喝着没味儿,总觉得爷们儿喝这种酒有失身份!

    但是在后宫的妃子们,对这种江米酿造的酒却情有独钟。

    朱雄英很少喝酒,年纪太小,喝酒对身子不好。主要是朱标管的严。

    好不容易能喝着一回,他就多贪饮了几杯。

    但这种酒唯一的一点儿坏处就是后劲儿比较大。

    不一会儿,朱雄英就觉得晕乎乎的,虽然脑子还十分的清醒,但是看谁都觉得有重影儿!

    知道不能再喝了,再喝下去非丢人不可,大明第三代皇孙大庭广众发酒疯,非得让人笑掉大牙,光想起来这个画面就让人不寒而栗!

    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准备出去转转,解解酒。

    蓝玉看见朱雄英晃晃悠悠的,一看就是一副喝多的样子,他也顾不上四周一直敬酒的众人,赶忙放下酒杯追了出来。

    蓝玉虽说是朱雄英的长辈,但毕竟是外臣,宫里女眷多,万一冲撞了哪位出溜到前朝的妃子,就不好收场了。

    “去看着点儿”朱标对旁边的秦无用使了个眼色。

    出来被小风一刮,朱雄英脑子清醒了些。虽然还有些头晕,但不至于看谁都重影的地步了。

    转着转着,本来想去后宫找马皇后,谁知道走偏走到武英殿旁边的跑马场上。

    武英殿本来就是天子宴请群臣的地方,可有时候朱元璋来了兴致,还会在赐宴过后,着让文臣比赋、武将比武。

    文臣比赋还好说,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就成,可武将比武就不妥当了。

    地方太小,连马都跑不起来,那还比个什么武。

    所以老爷子就又着人在武英殿旁边的空地上修了个跑马场。

    这个跑马场很大,四四方方的地形,整个地面平整的铺上了红色的观音土,跑起来不伤马。

    坐东向南还修了个亭子,供人休闲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