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开创盛世大明

屠城和嫁妆

    年轻的时候应当个美人。

    朱雄英弯腰拱手施了一礼:

    “见过碽妃娘娘,今日听说娘娘添了龙子,雄英喜不自胜,特来恭贺...”

    碽妃的身体还是有些虚弱,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女子生育,就是个活受罪的活儿计,不亚于一场生死仗!死在这上面的人,每年数不胜数。

    旁的不说,就说自己的亲娘,也是生了允熥之后伤了元气,才一命呜呼。

    “多谢皇长孙了!”

    碽妃很高兴,外人瞅着龙子龙孙金贵的不得了,可在这个宫里,嫡出与庶出,规矩大于天...

    所以她尽管精神不济,但还是刻意的结交道:

    “雄英到我这还见什么外呀!虽说平日里你在坤宁宫,也不常见面,咱们几个想亲近也没机会,今儿个来了,就多坐一会儿,啊?”

    “来人,给皇长孙搬个凳子”

    接着又扭头对身旁的宫女吩咐道:

    “去,把那盘儿酸枣糕给皇长孙端上来”

    碽妃说了会儿话,这会儿倒也精神了些,扭头对朱雄英笑道:

    “这酸枣糕,用的是辽东进贡的酸枣仁,着江西的师傅做的,前些日子我这身子不大舒服,皇上就给赏赐了些,吃着最是开胃...”

    朱雄英看了看眼前的酸枣糕,晶莹剔透,粒粒饱满。倒也长的可爱。

    可是他除了皇后宫里的吃食儿,别的东西,一向不进嘴。

    虽说没有理由,没有仇怨,但是怎么也怕有个万一不是。

    正为难的不知道怎么拒绝的时候。

    “哇....哇...哇...”

    刚出生没一天的小皇子哭了。

    朱雄英连忙一个旱地拔葱,窜到了小皇子的摇篮前头:

    “哦..哦...不哭..不哭”

    “许是饿了吧?”碽妃也在一旁说道。

    朱雄英也不搭话,轻轻的、慢慢的把小皇子从摇篮里抱出来,柔和的揽在怀里,就在殿里边四处的走动着。旁边伺候的宫女跟着朱雄英,紧张的把胳膊不自觉的伸向前方,生怕朱雄英把孩子摔了!

    “哦哦,不哭不哭....”

    许是朱雄英的方法起了效果,小皇子果然不哭了,又‘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刚出生的孩子视力不好,还看不清东西,也不怎么会动,但是依稀之间可以闻见身边人的味道,感受到周围的善意。

    显得颇为玄学!

    朱雄英顺着小手仔细的看了看孩子的脸,心里暗道:

    “渍,真丑”

    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脸上没长开,都是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又老又黑。

    像有的稳婆说的又白又胖,大部分都是糊弄主家,混赏钱的。

    “皇上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这时候,朱雄英突然听到朴人勇突然在外边喊道,这冷不丁的一声,大晚上的,还挺瘆人!

    “啥事这么高兴?叫咱看看!”

    碽妃强撑着身子要起来给朱元璋见礼,老爷子赶紧快走两步,按着碽妃:

    “你身子不便,就不用行礼了!”

    “咱过来跟你说会儿话,待会就走”

    “谢陛下!”

    这会儿朱标也是一脸的笑意,站在帘子外边:

    “父皇听说你添了龙脉,连饭都没吃就赶了过来!”

    这会儿老爷子已经走到了朱雄英面前,轻轻的从朱雄英手里接过孩子,对一旁的朱标说道:

    “哎呀呀,你看看这眉眼,多像咱!"

    轻轻的用手逗着孩子:“小子,爹来啦,哧...哧...”

    老爷子不会逗孩子,朱雄英听着动静像辇鸡,差点没绷住笑:

    “皇爷爷,小皇叔有个名字吗?”

    朱元璋脸上笑容一收,坐在碽妃的床边,开始吧咋嘴:

    “渍...嗯...渍...”

    突然看见旁边放着的小房子:

    “这是啥”

    碽妃瞅了瞅孩子,一脸的宠爱:

    “这是雄英送过来的,说是给小皇叔的见面礼”

    朱雄英在宫里,吃祖母的,喝祖母的,宫里也没有月例银子给他,自己个儿穷的叮当响。

    可朱雄英穷,他娘有钱啊。

    常遇春本来就是个好屠城杀俘的,屠城为了啥?常遇春自己是个好杀的性子,倒也无所谓。

    可手底下的兵不就是为了那点钱嘛?

    可这些兵拿了钱,都能揣到自己兜子里?

    别逗了,有的长眼力见的不用人说,自己就会孝敬上官,以期望下次屠城的时候还能捞着个好差事。

    事实上,打仗就算是让你大索三天不封刀,你也得捞着个好差事,要不然让你把守城门要道,或者等到后几天人都抢完了再让你抢。

    这种情况,别人抢钱抢的手都秃噜皮了,你口袋里还干净的叮当响。而有钱的,别人都抢过了,你再抢也没地儿抢去了,总不能对自己战友下手吧。

    所以军中送礼,屡见不鲜,为的就是得个好差事,抢钱起来顺手。

    可是这种情况下,当兵的还没见着钱,就要先掏出来点儿贿赂上官,等大军进城之后,为了先回本,再挣回来点儿。

    再加上那个年代,百姓们都没什么家当,那点儿东西在百姓自己看来,那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所以把东西藏各种隐蔽的地方。

    如果不下狠手,要是不挣钱还好说,关键是之前贿赂上官,还出了不少,要不然就赔了,哪有爷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还赔钱的道理?

    所以在当兵的不得为了那点钱财,往往大肆杀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们也有老婆孩子要养活!

    所以一般屠城的将令都是大索三天不封刀,因为三天后,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都不用三天,只需要两天工夫,一座再大的城池,也就剩下一片白地和尸骨了。

    也就没有必要四天,五天的耗着。

    所以汉朝程不识治军严谨,军纪严明,又爱戴士卒,手底下的兵能各个以一当十,而常遇春蓝玉治军宽松,手下士卒却各个以一当百,核心的根源便在此处。

    在这个时候,跟士卒说家国天下,爱国情怀?那就是扯淡!当兵吃粮,粮食够吃,接下来就是为了挣钱。

    不挣钱,谁替你卖命?

    所以最后到了常遇春这儿,这一层一层的下来,就算是不主动收,常遇春的家底儿,也比其他的开国公爵侯爵厚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老爷子也不猜忌他,名声坏到这个地步的,还有什么猜忌的必要!

    所以常家嫁闺女的时候,大车小驾的,一车一车的往宫里运东西,直从白天运到了天黑,还没有运完一半儿!

    嫁的是明媒正娶,娶的是患难与共,在这种封建时代,女子地位要比男子低了不少,可是结发夫妻却不在此列,正常来讲,在家中地位也不比夫婿低的。

    本来这个时代的嫁妆,都要比彩礼浑厚的多,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彩礼,随便意思下就得了!

    可是这些嫁妆,俗称压箱底儿,夫家是没有权利动的,就算是这个女子死了,也得落在这个女子所出的儿子手里。

    朱雄英的亲娘死的早,所以在宫里常家的嫁妆都落在了常家的外孙手里,也就是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手里。

    宫里能正大光明使用这些的,只有朱雄英和朱允熥,可是朱允熥年龄还小,朱雄英琢磨着他也用不到,想了想也就把弟弟这份责任给担了起来。

    不能累着弟弟不是?

    朱雄英的意思是放在库房里,就是个物件儿,几个库房里的珍稀宝贝,见天换着儿玩,也能几年不带重样的,不如拿出来,还能卖点儿人情。

    宫里的这些个嫔妃娘娘,每月的月例银子是有定数的,除了几个特别的嫔妃,没有强大的外家,真的稀罕的物件儿,也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