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717章 民风如何

    娄晓娥解释道:“经济不好的时候,瓯镁的人喜欢找替罪羊,整体的舆论会不好。”

    “刚才说的社区公益活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方便步入政坛,比较容易成功竞选市议员、城市委员、小镇代表,掌握地方上的权力。”

    “以后即使没花钱游说,当地的社区也是会比较支持我们的公司和员工,可以形成比较和谐的关系。”

    秦淮茹提醒道:“我们对帮派的支持会不会有不利影响?”

    娄晓娥早有应对措施,“这个事不会大张旗鼓的做,一般人只会以为我们也是交保护费的。”

    “人善被人欺,只做好事是会被人欺负的。只有武力没有口碑也不可能长久。”

    “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在当地的产业不会被人胡乱折腾。”

    秦淮茹又疑问道:“要是我们支持的帮派惹事了,其他帮派专门找我们公司的麻烦呢?”

    躺在中间的李铭连眼睛都没睁,“我会问清楚前因后果,直接处理。”

    自己男人有多强,刚刚深有体会,秦淮茹娇笑道:“晓娥说港城被你整顿之后好了很多。”

    李铭随意说道:“只是暂时的。”

    娄晓娥小小的抱怨道:“瑛国人的軍情处还在港城搜查‘神秘人’,不知道打算查到什么时候。”

    “我们往澳洲运人的事情都不得不暂停了。”

    李铭的办法简单又直接,“我再给他们下一份通牒,6月份随便他们查,6月30日不滚蛋就永远留在港城了。”

    “那些跑去瑛国的黑钱截止日期也是6月30日,两个凑一起解决。”

    娄晓娥握着他的大手,“你别大意了。瑛国人陆陆续续派来了好些精锐。”

    秦淮茹也关心道:“晓娥说的对,小铭你不要大意了。”

    俩女对他的能力了解的有限,担心也属正常,李铭转移话题说道:“这些瑛国佬不去关心薪加坡军事基地的撤离,还跑来港城瞎忙。”

    很大的基地,薪加坡有4万人直接服务于瑛国的军事基地,产值可以占到薪加坡GDP的20%。

    1965年,瑛国推出统筹印渡洋和太平洋的防务政策,开始将西南太平洋和印渡洋海域的主导地位移交给以镁国为首的盟友。

    1968年,瑛国制定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离的政策,将海外军事基地收缩至靠近本土的关键交通线的咽喉部位。

    “不同的部门忙不同的事吧。”

    娄晓娥想起了一件正事,“对了,薪加坡的正府邀请我们去薪加坡投资考察。”

    星辰公司的几项出口业务在会算账的人眼里,全都是会下蛋的金母鸡,能带动一堆关连企业。

    李铭定夺道:“回一份感谢函,就说一直在关注薪加坡的投资环境,我们一直有增加投资的意向。”

    “顺带表达我们对于他们打压中文教育的的关切。”

    李家坡得到了国内很多人的尊崇,但其实和南朝藓的朴大统领、海峡东岸的建丰,并没有本质区别。

    起家的资金不是拿了援助就是赚了战争的红利。

    70-80年代瓯镁的通膨高涨,工人工资又要增加,低利润的工业企业连贷款的利息都承担不起,产业不外迁都不行。

    又碰上了自由贸易的开始,瓯镁随便漏了一点出来,也就造就了四小龙的腾飞。

    娄晓娥说明道:“薪加坡也对我们要大力支持中文教育有所不满呢。”

    李铭随口道:“懒得搭理他们,我们星辰公司在薪加坡雇佣的人必须是中文可以的。”

    “瑛国人管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中文教育怎么样,马来国的时候也没问题,偏偏轮到他们自己做主的时候反而要打压。”

    “把英文作为官方语言很正常,港城也是如此,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中文教育。”

    娄晓娥肯定是听自家男人的,“那我就按你说的回复给他们。”

    李铭安她的心,“薪加坡市场小,我们不用看薪加坡的脸色行事,在港城直接布局指挥南洋市场也是可行的。”

    娄晓娥赞同道:“这倒是,港城和薪加坡其实有竞争关系。”

    “只要港府稍微有作为一点,港城的经济能够更上一层楼,薪加坡就更弱一点。”

    “港督的任期到点了,又出了这么大风波,肯定是不会续任期,不知道新来的人会不会有所作为。”

    四小龙只有港城是没有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靠商业企业自己搞起来的。不过也有一个巨大优势,紧靠内地,有稳定的食品物价和劳动力。

    李铭伸手把娄晓娥揽到怀里,“不作为也有好处。”

    “你不能只往好的想,要是来个乱作为的呢?一通折腾后可能还不如不作为的。”

    秦淮茹附和道:“乱作为的比不作为的坏处更大。”

    李铭另一只手把秦淮茹也搂到怀里,“秦姐,咱们先去洗洗,待会我要去巡逻了。”

    “我也要回中院了。”

    “你们都走了,那就剩我一个人在这啦。”

    “巡逻完,我回来陪你。”

    好些天过去。

    7月2日。

    95号四合院前院。

    李铭扶着自行车准备出门,“三大爷,今年小学没有放暑假?”

    阎埠贵手里提着个包,“小学、初中,按往年规定时间放暑假,但是教职员工不放假,继续进行本单位的*、批、改。”

    李铭笑道:“高中、中专、大学的,您就不用说了,肯定没得放假,现在安排这些毕业生的去路才是头等大事。”

    “没错。上头要求抓紧这项工作。”

    阎埠贵难得见到李铭这么晚上班的情况,“你今天怎么这么晚去上班?”

    李铭糊弄道:“我半夜三更才回来睡觉呢。”

    阎埠贵主动帮着抬自行车上台阶,“你最近忙坏了吧?火腿肠分厂建得怎么样了?”

    其实根本用不着帮忙,李铭随他去了,“挖好了地基,搭建了好多临时的窝棚。”

    “房梁、水泥那些都有地方存放,油毡、雨布都准备好了,就是下大雨也不怕了。”

    阎埠贵接话道:“准备这么充分,你是打算下雨也继续施工?”

    “毕业生分配很快就要定好了,施工期很紧张,要抢工期。”

    李铭骑上自行车,“三大爷,我先走一步了。”

    阎埠贵招着手,“路上看着点路。”

    “好嘞。”

    其实李铭是刚从港城回来。

    由于收到了最后通牒的威胁信,港城的瑛国佬在30日、1日的晚上都是高度戒备。

    李铭偏偏选了个早上上班人多的时间才行动。

    港岛很小,瑛国佬的正治处离他灿如阁的家不是很远,而且恰好有威灵顿、美利,域多利三个兵房也在他家附近。

    他重点照顾正治处的同时也给另外三个地方送去了几颗炸弹。

    整活结束,李铭把娄晓娥送去3里路外的联邦大厦上班,他自己回京城上班。

    港城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自然会有人收拾。

    联邦大厦。

    小跟班阿霞看到娄晓娥,“董事长,刚刚的连环大爆炸,您听到了么?”

    娄晓娥不动声色道:“除了新界的山里面的人,估计就是对面九龙的人都听到了。”

    “电台有没有说是怎么一回事?”

    阿霞回话道:“还没听,肯定是瑛国人挨炸了呗。”

    “威胁信上说了6月30日是最后期限,过了期限就会有随时随地的袭击。”

    娄晓娥吩咐道:“打开电台,听一听瑛国人损失得怎么样了,然后汇报给我知道。”

    阿霞应声道:“好的。”

    星辰公司的好几位经理在听到爆炸声后,首先稳定好了公司的员工,确定没事了又跑到联邦大厦来看望老板。

    负责公共关系的黄福义更是四处打听,“坚伟大楼被炸掉了两层的办公室,可能全是正治处的地盘,死伤估计很惨重。”

    “威灵顿兵房、美利兵房,这两个地方也炸死了好些瑛軍。”

    “这几个的爆炸声其实还比较一般,大家早上听到的很大声的连环爆炸,其实是域多利兵房的軍火库爆炸了。”

    火星贸易的倪休经理猛然道:“原来是軍火库炸了!”

    “大伙昨天还在议论这次是不是要虚张声势了,今早就来了一个比6月初更大的震撼,‘神秘人’真是说话算数啊。”

    礼品公司的汤洪德比较懂世界各地的时间,“现在是瑛国本土的半夜,这个时间点听到噩耗,威尔逊首相今晚要睡不着了。”

    火腿肠厂的林昌久不屑道:“按威胁信上的要求,早把那些贪污的人处理了就没事。”

    “瑛国人是傲慢惯了,活该他们吃这个大亏。”

    讨回那些已经从港城调走的殖民地官员所带走的黑钱,是港城绝大多数人所乐见的。

    ‘神秘人’显然懒得去一个一个调查核实,直接逮着瑛国找茬,要求瑛国本土去处理那些殖民地官员。

    汤洪德幸灾乐祸道:“单单只吃这个亏可能都算好的了,瑛国人从今天开始要永无宁日了。”

    “大伙最近要离瑛国人远一点了,枪子炸弹不长眼,不要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倪休也说道:“是要离他们远一点!”

    “能不挨着别挨着!”

    一堆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没有一个说‘神秘人’可能会被抓到的,对‘神秘人’的信心显然是超过了瑛国人。

    在董事长办公室应付完家里的关心电话,娄晓娥也走到会议室,“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任何人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接受报社、电台的采访。”

    十分注重名声的星辰公司不想卷入任何热点议题。

    ‘不知道、不清楚、问别人’,这套简单的推辞话术已经普及到了主管级别。

    许志勇经理负责安保,“董事长。您和李董住的地方离总督府太近了,那里有很多瑛国人的住宅,要不先换一处更安全的住所?”

    黄福义立马说道:“浅水湾有一套别墅已经装修改造好了,正在通风散味,您可以提前入住那里。”

    自家男人做的好事,娄晓娥稳得很,“一次伤及无辜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没有危险的。”

    倪休继续劝道:“这‘神秘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这么精准,要是有意外就不好了,您还是换个瑛国人少的地方住比较好。”

    汤洪德也劝道:“君子不立危墙。别墅的安全风险小,您和李董早点转移的好。”

    黄福义跟着劝道:“别墅的装修方案是您定的,您和李董临时住几天应该没问题。”

    下属们盛意拳拳,娄晓娥答应道:“好吧。今天肯定没事了,我今晚和李董商量下。”

    “你们自己也要多加小心些,不要到处乱窜。”

    小跟班阿霞跑来报信,“董事长,工业总会的秘书长来电话,邀请您下午4点在总会的会所商量今早的爆炸案。”

    娄晓娥无语道:“你直接回个电话过去,就说我不去。”

    “商会没有实力能够压服瑛国人,没什么好讨论的。”

    阿霞应声道:“好的。”

    汤洪德议论道:“咱们华商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真不该去凑这份热闹。应该让汇丰、渣打、怡和这些有些话语权的瑛资公司去出头。”

    黄福义阴阳怪气道:“不一定是出头的哦,有可能是忙着哭丧的呢,以体现他们的赤胆衷心。”

    汤洪德惊讶道:“周会长不至于这样吧?”

    黄福义补充说明道:“总会不是周会长的一言堂。要是有那么几个人提议了,周会长也不可能反对。”

    娄晓娥打断道:“别人的闲事管不过来。”

    “林经理,新界的火腿肠工厂选好地址了没有?”

    林昌久回话道:“大埔区的‘大埔滘’火车站比较合适,既有火车站又有码头,地价也便宜。”

    “码头主要是客船轮渡,都有固定时间,不会影响我们货运。”

    娄晓娥还不太熟悉新界的地理,“具体位置你给我指一下。”

    林昌久手指地图的海湾边上,“火车站靠海。”

    娄晓娥询问道:“员工的招聘、食宿、交通有没有问题?”

    林昌久实地查看过,“离得最近的有一个镁经援的村子,附近还有好几个客家村落,不会缺工人。”

    “火车站距离‘大埔墟’只有3里路,我们在大埔墟和火车站之间建厂,员工吃饭和上下班的交通应该没问题。”

    镁经援的全称是镁国经济援助协会,是马歇尔计划的副产品。

    1956年开始资助港城兴建小户型平房安置渔民、疍民(住船上的人)。

    资金来源主要是镁国、加拿大等国的私人捐赠,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港城乡绅的捐赠。

    娄晓娥问了个关键问题,“民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