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725章 你有办法没有

    张海洋是当事人,“估计等到9月份也会开始安置68届的人了。”

    听了好一会的袁军漫不经心说道:“反正不管怎么安置,我肯定是排到后面的了。”

    郑桐同样说道:“我也好不了多少。”

    李铭瞅了两眼说道:“你们俩是有点小麻烦。”

    “你们觉得现在这项工作怎么样?做得有意思没有?”

    郑桐笑着回应道:“挺不错吧,挺有意义的。”

    李铭的计划大得很,“你们要是愿意的话,可以继续做。等搞定了京城的,接下去就是冀省。”

    罗芸意外道:“你还真的想推向全国啊?人家港城不可能一直给我们捐钱的吧!”

    李铭像往常一样忽悠道:“做一些调查不需要多少成本。”

    “不管能不能找到资金用于维修,我们做的调查都是有用的,比如可以给教育部门作为参考。”

    因为这两年变动很多,实际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档案里的资料完全不准。

    郑桐和袁军俩人对视了一眼。

    没地方去也没人管的袁军先说道:“我肯定没有问题。”

    “我应该也没问题,不过我需要先和我父母商量下。”郑桐做事较为谨慎。

    袁军想了想,“我也先和我爸妈说下。”

    “有好几个月时间给你们慢慢想。”

    李铭又说道:“对了,你们要是有朋友想做这个的,可以介绍给我。”

    郑桐连忙追问道:“像我们一样身份的也行么?”

    “没问题。张海洋,你记得帮我问。”

    张海洋直言不讳道:“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只合适放出风声,要人家定下来估计得后面才行。”

    李铭还担心早早答应的人又反悔了,“不着急!”

    “不过要选靠谱一点的人,不是做事的人不能要,会祸害很多人的。”

    张海洋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知道的。调查数据出了错,后面的全都会跟着出错。”

    “就是这个理。”

    李铭没有在研究所多呆,去海淀火腿肠分厂巡视了一圈工地的施工,然后回轧钢厂。

    保卫科楼下。

    范家文队长正在劝走两名中年妇女。

    李铭刚停好车,头探出窗户问道:“马大姐,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曾带着秦淮茹申请补助的马大姐笑吟吟道:“没啥事,我身边这位郝秀花大姐让我带她过来专程感谢您。”

    旁边的是有一面之缘的郝秀花,“李科长好。”

    “我家那口子昨天带着我和二女儿上您家表示感谢,您的邻居说您比较忙,经常要半夜才有回去,我们就回家了。”

    “他们白天都要工作,我就请马大姐领我过来感谢您。”

    李铭跳下驾驶室,示意范家文可以先回去了,“原来是你们呐。”

    “我院里的董大爷没记清楚,他只和我说厂里有一家子上门找我。”

    “没什么好谢不谢的,您女儿的缝纫技术学得怎么样了?”

    好似皱纹都少了些,郝秀花满脸堆笑道:“还不是很顺手,做得有点慢。”

    李铭客套的说道:“刚学习的新手都那样,你们要尽量少批评她,多鼓励她,给她进步的信心。”

    郝秀花感激道:“幸亏有李科长您帮忙,不然她都没地方学,我一定让她好好学。”

    马大姐笑道:“李科长能耐大,一下子解决了厂里好些困难家庭的难题。”

    火腿肠分厂只有60个名额是厂里的,李铭不合适插手评议。

    郝秀花的老公有黑历史,评议很自然的靠后了。

    这样的家庭情况,基本上在市里面的机会也是很小。

    但是家庭确实很困难,李铭刚好了解到市里面现在有棉布、棉花,但是缺乏棉衣、棉被。

    京城急需赶制生产大量棉衣、棉被。

    棉被的生产不好搞,棉衣还是能够插一手的,李铭从港城弄了20多台旧的缝纫机回京城。

    他以城西的研究所的名义,把缝纫机租给了新成立的轧钢厂服装加工生产合作小组。

    参加服装加工的人都是厂里家庭较为困难的职工子女。

    生产定单来自于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下辖的红都服装厂,计件工资的赚多赚少全凭个人努力。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李铭平常没有关注这个事,询问道:“马大姐,请来的裁缝师傅有认真教么?”

    马大姐是厂里安排的这个合作小组的负责人,“都认真得很。”

    “她们学得很快,现在已经能上手了。”

    布料裁剪由服装厂处理好,横竖弯都是固定的款式,没有什么特殊的工艺,年轻人想学会单独的一项步骤还是比较容易的。

    问都问了,李铭也就多了解些,“红都服装厂没有多余的维修力量,咱们的维修对接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

    马大姐回话道:“咱们城东有好几家服装厂,几十个服装加工站。”

    “我打算多问几家对比,选技术比较好、时间比较充裕的谈维修协作。”

    也就是在京城这样的城里,不然懂技术的维修工都不好找,或者说配件没这么好找。

    李铭称赞道:“您做工作做的仔细。”

    “缝纫机出问题要维修的时候,她们也要在旁边看着点,简单的能自己修的还是尽量自己修,可以减少停工时间。”

    马大姐应下道:“我会安排她们搞好生产总结的。”

    李铭对郝秀花说道:“郝大姐,让您女儿安心学技术,合作小组不会缺服装加工的业务。”

    “不说从市里面要来的活,就是火腿肠分厂那么多人的服装加工活也够养合作小组的。”

    不可能抢总厂的活,总厂原先有随来随走的拆洗、缝纫小组,总厂的劳保服装是由市里面统一安排生产。

    其实,内地缺的是机器设备和布料,不然服装生产加工是忙不过来的,市场上的服装供不应求。

    郝秀花表态道:“我一定嘱咐她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一番好意。”

    李铭温和道:“也别太累了。”

    很多人很拼命的工作,太透支了身体,最后还得治病,得不偿失。

    劳逸结合,向来是李科长偷懒的好理由。

    今晚。

    秦淮茹到了东厢房。

    她是知道李铭请假去做啥的。

    一番舒爽后,秦淮茹懒洋洋道:“你们两去玩就行了。我不在厂里的时间长了不好。”

    娄晓娥心里是想自己和李铭独处,口不应心的说道:“要是你也在可以更热闹。”

    “可惜西澳洲的时间和咱们这里一样,没有时差。”

    “以后去镁国、瓯洲这样时差比较大的地方,你可以夜里出来玩,白天在厂里补觉。”

    澳洲西部是格林威治时间+8,也就是和京城一样用东八区时间;澳洲东部是+10,比京城早2小时。

    这么一点差距比我们的新省还小,我们的新省大部分在+6的东六区,晚京城2小时;最靠西的好大一块区域是在+5的东五区,晚3小时。

    我们国家横跨东九到东五,只使用一个时间,好处是有很多的。

    比如北方的苏国,2013年有一场类似我们高考的考试,有的地方还没开始考,网络上已经有原题出现。

    最后一查,因为时区的原因,考试时间是按当地时间的10点开始,远东区域的人已经考完了,瓯洲区域的人还没有起床。

    有利必有弊。

    人的作息按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来安排是最佳的。

    东七区、东九区的人按东八区时间作息,其实是有受到一些影响。

    比如都是7点起床,东七区的天可能还没亮;18点下班,东九区的天可能在17点就全黑了。

    事实上来讲,对于开车之类的安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差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还能忍一忍适应下。

    新省的差了两三个小时,实在是强人所难,所以在1986年改了规定。

    时间按东八区走,作息按东六区走。

    简单讲就是慢两小时,别人8点上班,他们10点上班;别人18点下班,他们20点下班。

    所以有时候不是别人懒,真的是作息对不上。

    秦淮茹是勤快人,“仨孩子天天围着我,根本走不开。”

    李铭体贴道:“18号那天是星期天,你可以想办法挤出一点时间来的。”

    肯定是想出去玩耍的,秦淮茹动心道:“那我到时候看看。”

    李铭不会冷落了娄晓娥,给她摆功劳的机会,“晓娥,你把今天的财务报表和秦姐好好说说,让她夸一夸你做出来的成绩。”

    秦淮茹脸露笑容,“晓娥做得又好又努力,我一直是知道的。”

    娄晓娥心里的小埋怨顿时烟消云散了,“秦姐,这次是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会,是经过了多次审核的财务数据。”

    秦淮茹手撑起头,侧身看向娄晓娥,“那我就听一听。”

    娄晓娥把食品业务线、钟表业务线的具体财务数据仔细解说了下。

    “海外虽然半年赚了7000多万美元的利润,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要花钱。”

    “镁国建方便面厂就用去了600万美元,瓯洲三个方便面厂的投资总共要600万美元。瓯镁的红牛饮料厂也有800万美元的预算。”

    “这还是建日笨方便面厂的钱用的是去年的利润,日笨机芯工厂的利润全部投入到了扩大再生产,还向银行贷款了500万美元。”

    “海峡东岸的统一星辰公司,虽然有140万美元左右的利润,但是正准备扩大股本,增加产品线,这钱也到不不了我们手上。”

    “澳洲到现在为止已经投入了200万美元了,当然这里有一部分是小铭个人名下的投入。还没探到矿,也就没有大的支出需要。”

    “再扣掉给欧美业务新增1000万美元的流动资金,半年奖的奖金,我们实际还能花3600万美元左右。”

    秦淮茹比较关心房子的债务,“港城的房子不是要交月供吗?这个交了多少?”

    娄晓娥各种数据了然于胸,“这半年交了500万港元。”

    “刚刚说的都是海外的利润。港城这半年新增了石英机芯、包装材料这些,港城利润有1300万港元,月供用的是这个钱。”

    “月供的问题不大,收房租都收了100万港元,半年的物业升值也有200多万。”

    秦淮茹追问道:“那问题比较大的是什么?”

    娄晓娥说了个最主要的问题,“镁軍想要缩减在越国的部队数量,那些仆从軍的待遇没有镁軍好,后续的需求肯定会大幅下降。”

    “不说我们的利润没了,还要给这些多出来的产能开拓新市场。”

    “薪加坡、傣国、马来国都有其他公司新建方便厂的消息,整个南洋市场的竞争加大,营销投入增加,利润很可能也会下降不少。”

    秦淮茹总结道:“就是方便面的竞争多了是吧?”

    娄晓娥给她小小的纠正,“是南洋的袋装方便面压力比较大,镁軍是需求减少,其他的市场暂时还好。”

    秦淮茹又问道:“咱们的钟表业务没有压力吧?”

    “京城的瑞仕手表都打了七折了,应该就是因为有了石英手表的竞争。”

    这是今年新爆发的业务,娄晓娥笑嘻嘻道:“石英手表,现在只有日笨的精工、西铁城几家公司和我们竞争。”

    “他们已经经营手表业务很多年了,想往高端发展,现在有点放不下架子。”

    “我们就没有这个心理负担了,中低端手表‘海王星’现在打遍天下无敌手。”

    “虽然用的手表机芯是次品,误差很大,一天20-30秒,但怎么也比普通的机械手表好,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秦淮茹赞同道:“内地最好的上嗨手表也就这个误差范围了。”

    娄晓娥继续说道:“是的,已经基本满足一般人的需求了。”

    “限制我们手表产能的是机芯工厂的产能。”

    “日笨机芯公司用利润加贷款筹集500万美元建新厂,我觉得太保守了。”

    “我给御代田株式会社施加了压力,用我们横滨的方便厂做担保又多贷了300万美元,这才把新工厂投资额提高到800万美元。”

    秦淮茹有些疑惑,“我们单独提供担保,这多出的300万投资的产能归我们么?”

    “中高端的产能还是按股权份额分配,质量不行的机芯我们包圆。”

    娄晓娥接着无奈道:“我们自己的‘天王星’手表没有名气,销量不太行。”

    “大部分的好机芯转卖给了西铁城、狮城两家手表公司。”

    “我们销量多的‘海王星’手表,其实主要卖的是最低档的款式,中端价位的款式也不太能卖得动。”

    “现在这个情况让人有点头疼。”

    秦淮茹问起躺在中间闭目养神的男人,“小铭你有办法没有?晓娥这里遇到难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