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

第八十章 酷刑

    “所以孤特意设立这个考成法。“

    “自一条鞭法正式实施之日起。“

    “百官们开始按照一条鞭法的推行程度进行考核。“

    “年底的时候朝廷会根据考核的成果进行评估。”

    “若是政绩不合格,直接官降一级。以儆效尤。“

    听到朱允题的话,在场的首圆全郡倒吸日口原气。

    官降一级,这种惩罚对于官员们来说,简直就是酷刑!

    因为官降一级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官位的下降。

    还有手里权利的下降。

    那些低阶官员尚不明显。

    但若是六部高官之类的,简直就称得上是恐怖。

    尚书和侍郎中间,虽然只隔着一品。

    但却是无数人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门槛!

    看到众人窃窃私语和眼里的慌张。

    朱允题又开口说道:

    “当然了,有惩必有奖。“

    “做的不好的要罚,做的好的也要奖励。“

    “对于那些政绩优秀的官员。“

    “朝廷也会奖励钱财布匹。”

    ”并且考核成绩最好的那个,朝廷赐荣禄加身。“

    听到朱允题的这番话,在场的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太孙殿下这手笔也有点太大了吧!

    荣禄虽然只是一个虚衔。

    但是代表的却是与国同休。

    官员还讲究个一朝天子一朝臣。并且致仕之后,后聖要是没有人继卖舀直的话。慢慢的就会没落。可有了荣禄就不一样了。

    往大了说,常遇春和徐达追封的开平王和中山王也算得上是一种荣禄。只要大明还在,田平王府和田正王府的规制就在。富贵就在!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计较朱允题考成法里考核的严厉了!纷纷在幻想着自己能不能拿到这份荣禄!看着下面一众官员的表现。朱允题的心中露出一丝冷笑。当初接到锦衣卫密报。那些勋贵们把百姓的土地给征走。变成流民的百姓不是没有考虑过往京城来。、但是最终却都跑到了汴梁。就是因为沿途的官员阻拦。

    这些官员和勋贵们已经成了一体的利益集团。勋贵们帮官员把政绩做漂亮。官员们帮勋贵掩盖地方的种种劣迹。二者互相勾连,欺上瞒下。若不是大明有锦衣卫。

    再加上黄河大水这场天灾。说不定直到现在朝廷还被蒙在鼓里呢。

    而自己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将土地和百姓剥离开。使大明百姓不再被土地束缚。

    第二条法令,自然就是要将这些地方官和那些勋贵剥离开。人都是有私心的。勋贵们和这些官员在一起。无非就是为了利益。

    现在自己把这些利益从勋贵们的手里拿出来。然后喂到地方官员的嘴里。但凡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若是还有人执迷不悟。朝廷自然有朝廷的手段。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只要老老实实为朝廷做事。

    就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好处。

    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事情败露。

    时间一久。

    这些人自然就会和那些勋贵们离心离德。

    至于为什么要等到夏收之后再行事。

    这算是朱允题的一点小私心。

    上一次朱允蚊反叛的事情。

    给自己皇爷爷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别看他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

    但是眼底的那一抹哀伤却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

    上次看到这些勋贵侵吞土地的时候。

    第一时间是心疼和不解。

    第二时间才是暴怒。

    淮西勋贵是什么?

    说白了,都是当年跟着皇爷爷起兵的自家人。

    是除了老朱家的人之外,皇爷爷最信任的一批人。

    皇爷爷还指望这些人能够帮着自己稳固大明江山呢。

    虽然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

    但那是自己一个公天下的人的看法。

    对于家天下的皇爷爷来说。

    这些勋贵们是有罪,但还远没有到跟他们刀剑相向的地步。若是自己直接对这些勋贵下手的话。皇爷爷虽然嘴上不会说。但是心里一定会受到打击。

    父皇离世之后,皇爷爷的身体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自己监国之后的这段时间,反而是皇訇爷晶轻松的日段时间。所以朱允题决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看到杂交水稻的产量之后。能够认识到土地这种东西的价值,已经没有那么高。

    从而老老实实的把侵吞的土地给交出来。到时候自己象征性的处罚一下,再把土地还给老百姓。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可若是这些人依然执迷不悟的话。

    那即便皇爷爷再伤心,百已他会毫不犹腰的对这些人励匡。看着百官们因为荣禄这件事情激动地窃窃私语。朱允题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什么机制最好?当然是奖励机制最好啊!

    人无我有的优越感,能让人不自觉的就开始卖命。哎呀,自己似乎在向着万恶的资本家靠拢啊!另一边,远在东瀛的蓝玉推进的也十分顺利。在子母炮没有到达东瀛之前。自己攻城略地还有那么一点难度。毕竟自己手里没有什么攻城器械。但是随着子母炮的到来。攻城略地已经不能够被称为攻城略地了。简直就是一路平推。

    因为这些东瀛人的城墙千篇一律的矮小。城门也是千篇一律的木质城门。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炮兵轰,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在攻破这些城池之后。

    蓝玉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进行过多的杀戮。因为随着银矿的越挖越大。蓝玉也是日渐的觉得人手不够。

    所以只要这些人跪地投降,蓝玉就不会再多造杀戮。哪怕是那些大名也一样。这倒不是蓝玉心慈手软。而是太孙殿下随船来的旨意。因为蓝玉发现。

    这些东瀛人似乎对这些所谓的大名有一种天然的服从性。这种服从性并不是像大明一样的忠君爱国。而是一种盲目的,类似于虔诚信徒的那种信仰。这让蓝玉心中十分的不屑。并且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于是朱允题便让蓝玉把这些投降的大名也扔到矿洞里。

    一视同仁的挖矿,并且还让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

    稍有不从便是一阵打骂。

    朱允题就是要慢慢的摧毁这些东瀛人的意志。

    连你们最尊贵的大名都要老老实实的给大明干活。

    你们也只配给大明当狗!

    至于那些选择逃跑的东瀛人。

    蓝玉也没有派人去追。

    而是任由他们逃走。

    一来能够给自己带带路。

    好让自己找到更多的东瀛人。

    二来则是让那些剩余的东瀛人知道大明的天威。

    最好是能够让他们放弃抵抗。这样大明的银矿才不会缺人。

    此时的银矿外围,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座座的银山堆砌。东瀛到金陵的海路运输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东瀛俘虏人数的增加,眼子的产星却是隰发性的瑙民。就好比一个人,吃得多动的少。自然而然的开始肥胖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蓝玉现在最愁的不是如何挖出来更多的银子。而是愁如何把这些银子运回大明。

    在蓝玉发愁的同时。

    大明的丈量土地的事情已经开始如火如荼的推行下去了。领头的那个人自然就是大明的燕王朱棣。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众臣又是一阵哗然。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因为这一次丈量土地,和以往的时候不同。

    这一次是要动那些勋贵和大地主的利益的。

    一般人还真没有那个资格。

    也就陛下的这些儿子们,有资格也有能力动手。只是不知道这位燕王殿下的手段如何。会不会引起一场新的血雨腥风。。

    既然决定要实行一条鞭法。那丈量土地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朱允题选择的第一个丈量土地的地方就是金陵。金陵作为大明的国都。又是江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只要江南的土地能够丈量清楚。其余地方的土地自然也就不用说了。不过同时,金陵土地的丈量也是最难的。因为相比较于其他的地方来~说。金陵的势力更加的错综复杂。除了常升、徐辉祖和汤和之外。

    其余的人,在土地这件事情上,还真不一定会听朝廷的话。尤其是那些土地主。更是一个比一个的难缠。“这次丈量土地,肯定是阻碍重重。““我之所以让四叔来做这件事。““就是希望四叔能拿出咱们老朱家的威风。““杀一杀他们的锐气!“看着眼前面色有些凝重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