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六门传

第二十章 惠岸试功金蝉子,钟灵双游夫子庙

    惠岸口唱佛号,对柴玉说:“老衲对于朝堂之事并不精通,无法给与你任何建议,但刚才听你父子所言,老衲深觉此中危险,一方面为皇上办事,不日你一定会飞黄腾达,但同时你亦会身陷政治漩涡,朝不保夕,望玉儿你能懂得节制,适时退出,方可保全性命。伴君如伴虎,你要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然像徐达、章溢之辈,就会成为你的前车之鉴。”

    柴玉听后抱双拳一躬到地:“孩儿谨遵师尊教诲。”

    惠岸点了点头,继续说:“那夜我在暗处观察你斗诸忍,发觉你功力精进不少,你和我对个掌,我看看到底长进多少?”

    “好,那师尊小心,孩儿放肆了。”

    “用全力出招,现在的你伤不了我的。”

    柴玉听罢,运了下气,摆了个太极起手,脚划阴阳,迈大步走小圈向惠岸攻去。起先十三式,柴玉以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式试探攻击,顺便打开气门舒展筋骨,而惠岸则以少林韦陀掌应之,见招拆招,意在格挡,并不进攻。

    待走完起手十三式,柴玉感到百脉顺畅,气如游龙,便身走蛇形,以惠岸为圆心,越转越快,化八卦掌为太极拳,寻找空挡向圆内进攻。惠岸则收韦陀掌,以光明拳法应之,亦是格挡为主,还不进攻。

    太极拳法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不善强攻,见惠岸只是格挡,柴玉无处借力,越打越急躁,便追着惠岸出拳,脚步慢慢乱了。惠岸见柴玉急躁,格挡几下后收起光明拳,待柴玉一记重拳攻到,上身扭转躲避,双手抓住柴玉进攻之拳,左腿一扳,用大摔碑手将柴玉拽住一带,此时柴玉再也收不住脚,往前趔趄几步,俯面倒地。

    惠岸见状也不上前搀扶,对着柴玉大声道:“爬起来,再来。”

    柴玉翻身站起,双臂于胸前甩了个圆,掌锋由下而上交互,轮举双臂运力,下盘左右连环步跟进,聚力到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惠岸靠去。惠岸见柴玉向他撞来,脚不移身不动,施展大挪移身法,往后平飞了五尺,待柴玉肩头如强弩之末,力消气竭时,双掌拍住来撞之肩,运力下按,柴玉收脚不住,又俯面摔倒。

    柴玉两次倒地,不禁有些气馁,起身抖了抖衣裳的灰尘,对惠岸说:“师尊,看来我的太极八卦拳法和掌法,无法对抗师尊的少林绝技。”

    此时惠岸走上前,拍了拍柴玉的肩头,对他说:“玉儿,你知道自己弱在何处?”

    “难道是太极掌法不如少林掌法实用?”

    “错了,张三丰本就出身于少林,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武当派发扬光大,现在一提武当少林的功夫,公认都是武林绝学,不存在谁强谁弱。况且太极拳八卦掌就是通过很多少林绝技演化改进而来,不是不厉害,而是你不会用,现在你只会生搬硬套掌法拳法,按套路出手,遇到行家,岂能不败?”

    “那请师尊教我,我该如何修炼拳法和掌法?”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柴玉你的弱点是内功不足,虽然金蝉在你体内,时不时的会发出至阳真气,让你获得常人无法匹敌的力量,但那终究是金蝉之力,而非你自己的。所以你要勤加修炼内力心法,与金蝉之力融合贯通,如此方能成就绝世武学。就像我刚才和你对阵,用了韦陀掌、光明拳、大摔碑手和大挪移身法,若不是老衲身据七十年内力,又怎能将这些武功融汇转化的如此顺利?招是形,功是底,没有底撑着,招式再花哨也没有任何作用,你来看。。。”

    惠岸说罢,走到岸边从柳树上取下几片柳叶,甩手扔向树身,只听啪啪啪几声,叶片如铁片一样整齐钉入树干,转头对柴玉说:“飞花摘叶,亦可伤人,全凭内力驱使。”

    “师尊你太厉害了,我也想学,望师尊教我。”

    “好,你打小就习童子功,此功为少林内功心法的入门基础法门,你既已熟练,且有二十年的修为,那我就教你少林易筋经的法门,你只需每日早晚精修勤练,不日必将脱胎换骨,成就绝世武学。

    柴玉听罢兴奋不已,忙跪地叩谢师尊传功,惠岸便将易筋经呼吸吐纳,导气理脉的心法法门传授给他。

    柴大忠也在一旁为儿子高兴,本欲让恩师再传自己一些功夫,惠岸说:“大忠,你已此般岁数,且没有柴玉的底子,还是不要折腾自己,颐养天年为好。”说罢师徒俩相视一笑。

    不知不觉时至中午,三人尚在天南地北的畅所欲言,见钟灵一路小跑过来,喊众人回斋堂吃饭,三人便停下话题,一起走入斋堂。

    用罢午饭,柴大忠因担心李氏一人在家,恐有疏漏,便告辞惠岸和柴玉,回农舍去了。惠岸则入内堂念经打坐,柴玉一下变得无所事事起来。恰好钟灵收拾好碗筷来找他,“师哥,你不是说要带我去金陵城玩的么,要不下午我们出去转转?”

    “如此甚好,正好我也无聊的紧,那我们就结伴而行,进城逛逛。”

    钟灵听罢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和师傅打过招呼后,便跟着柴玉来到岛上渡口,坐船往南出湖面进入秦淮河。只见河汊弯弯绕绕,岸边楼台酒肆林立,人来人往喧闹异常。沿水房屋各式各样,间间青砖绿瓦白墙。有些窄处,案边青石板边浣女洗纱,船工摇橹交汇,看的钟灵不禁醉了。

    “师哥,金陵城太好看了,我一直都住在大山之中,从没见过这么多人。”

    “那是自然,这里是京城,全国各地商贾游人聚集,怎么可能人不多呢?”

    “那金陵城内哪里最好玩?”

    “让我想想。。。要不我们去夫子庙吧,那里比较热闹。”

    “好,我们就去那里。”

    于是柴玉吩咐船家,让他行至夫子庙附近将两人放下,步行进入街区。

    一入街口,就见一座三丈高的门楼牌坊,上书应天府学四个大字,街边商铺林立,一直向内延申数里,远处为十几栋宏大的建筑,为孔庙和儒生官学之所。

    再看钟灵,好像对街边每家店都感兴趣,路过必要进入逛逛,只见有卖布的,卖胭脂香粉的,卖日用杂货的,卖药的,卖熟食土特产的。。。总之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师哥师哥,你来看,这布真好看,摸着顺滑的很。”

    柴玉听钟灵召唤,快步跟上,只见她在一家布店内,手里拿着一卦翠色锦缎抚摸,便上前问道:“师妹你要是喜欢的话,扯几尺给自己和师傅做身衣服,必然好看。”

    “是呀,这布真是漂亮,老板,怎么卖?”

    “哦,姑娘,你手里的是上好锦缎,五两银子一尺,还有红色和蓝色的,看中哪款我裁给你。”

    钟灵一听,吓得吐了下舌头,忙把柴玉拉到一边问道:“师哥,怎么金陵城里的东西都这么贵啊?一尺布要卖五两银子,我们还是走吧,不买了。”

    柴玉听罢,将师妹拉到身后,走到老板近前说:“老板,这三种颜色的锦缎各裁两尺,帮我打包好。”说罢,从怀里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锭,递给老板。

    “得嘞,还是官爷有眼力,一来就选了我们店里最好的锦缎,我马上让伙计给您裁布,您给的银子太大,我去称过剪还找您。”

    “好,劳烦掌柜安排。”柴玉说罢笑看钟灵说,“这种锦缎只产自于江浙地带,特别适合做衣服,并不贵,只要你喜欢,师哥买给你。”

    不一会,伙计将剪好的二十两碎银和装好布料的包裹拿来,柴玉将包裹交给钟灵,钟灵抱在胸口,脸颊一下绯红起来,低声说:“谢谢师哥,你对我真好。”

    “不足一提,只要师妹高兴就好。”柴玉和钟灵并排走出布店,继续往内逛去。

    两人就这样一路聊,一路逛,不知不觉天慢慢暗下来了,街边各店点起红灯,照的整条街晶莹剔透,烁人双目。

    “师妹,你饿不饿,要不我们找家酒店打打牙祭?”

    “好,全听师兄安排。”

    “那要不我们去吃盐水鸭?我知道一家做的味道极为正宗,这就过去?”

    “师兄,我不食荤腥,你忘了我是出家人么?”

    “哦哦,对对,师兄竟将此事忘记了,那我们去找家素食馆驿,我知前面孔庙边有家叫静香斋的,专做素食,味道不错,要不我们去那里吧。”

    “嗯,听师兄安排。”说罢钟灵慢慢低头走着,柴玉忽然间停下脚步,心中顿感空落落的,望着钟灵的背影,胸膛中莫名升起一种不可言说的忧伤之感。

    “师哥,你倒是快点啊,”被钟灵一提醒,柴玉方觉自己出了神,自嘲的笑了一下,快步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