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时日月

第13章

    首次交锋

    “征西王帐前左将军师雨参见殿下。传征西王口谕,望与殿下明日亥时大槐树下商讨密事,可带侍卫一名须立于一箭之地。”

    “为什么不能大白天的从城门进来?又是从后山攀岩溜过来的是吧?”苏洵问道。

    “有可能是我们王爷临时议及此事吧,属下也不得知。”

    “你们这位王爷行事也古怪的很,就不担心送信人大晚上的如果一脚踩空怎么办?回去告诉他明晚不见不散。”苏洵自顾打发送信人走了,对苏青的制止手势浑然不觉。

    见苏洵苏青将要议事,许百年和尹大路起身出去了。

    “我们为什么要答应他?不觉得蹊跷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信使都来了,要么传话要么书信交流达意,非得深更半夜密谈?这个人可没有多少好名声。”苏青连珠发问。

    “冷静,冷静。”苏洵笑着过去把站起来的苏青重新按回座位。

    “我冷静不了。你会承担风险。”

    “这不还有你吗?我们俩一起。”

    “那个梁乾夫妇可都是八段,都是名声在外,男的老谋深算女的心肠狠毒。我俩对他俩绝无胜算。”

    “武力上其实相差无几,你也快八段了,我们还可以让曹原、年小宝、许百年、尹大路这些好手做好准备,一旦交手马队一个冲锋就到了,再说了,梁乾好歹也是天下豪杰之一,如果用这种手段来刺杀我,岂不怕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我还是放不下心。”

    “放心吧,不会有事。”

    “那你把金丝软甲穿上。”

    “就这一件,给我你穿什么?”

    “我不穿呀。”

    “金丝软甲是师父送给你的,又不是送给我的。”

    “送给我的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我说了算,现在我说了你穿,不许再还嘴。”

    “好吧,听你的,姑奶奶。”

    大槐树高达数丈,树干几人合抱之粗,树冠浓密,和平年代每至酷暑树下纳凉者百人之众,偏也生的巧,正处武关与雄关当中,在巍峨的山脚下自带威严。

    亥时已到,四匹马从各自城门飞出,在离大槐树一箭之地停下,两马立定两马缓行至大树下。

    “在下梁乾,久仰靖国三皇子少年英杰,今日一见果然气宇轩昂有如神兵下凡,幸甚幸甚。”马上之人抱拳拱手,月光下见来人三十几岁模样,白面长身似在哪里见过,但转瞬间苏洵告诉自己肯定没有见过此人。

    “在下苏洵,见过梁王爷。”苏洵也拱手还礼。

    “恭喜殿下年纪轻轻便已取得煌煌功业,让我等中年之人也不得不滋生岁月蹉跎时不饶人之感慨啊。”

    “大晚上的,梁王爷不会只是来恭维夸奖苏洵的吧?”

    “虽是恭维但也确是在下发自肺腑,见笑见笑。我想问寻殿下,如何看待现在的天下形势?”

    “此话题实属宏大,容我揣摩,王爷既然发问,定有良思成竹在胸,愿闻其详。”

    “梁某认为,当今天下,这个天下不包含北胡与众西夷小国,东方与南方的遥远诸岛更不能算,当今天下尚有七国。梁某将七国化为五档。第一档强国自是我大梁,人口六百万军队七十万,国富民强军队战力一流。第二档强国便是你大靖,本应是第三档的,全仗殿下一己之力灭了云尚国力大增。人口二百万军队三十五万,地缘辽阔与我大梁相当,无奈人口与军队与我大梁尚有差距。

    “第三档是陈国,这个老牌强国已沉睡多年,百年前还是第一档的存在,自陈宣帝后就莫名其妙的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陈错帝是个痴呆儿,仅仅是因为唯一的嫡子而坐上了皇位,实在可笑之至,人口虽然仍有三百万之众,但是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三十万的军队更是乌合之众,战力不值一提。

    “第四档是淮国和洛国,淮国人口百万军队十万。洛国人口七十万军队八万,两国军队都有着不错的战力,无奈他们的短板都是地缘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很多战略物资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依赖进口,久战并溃,所以只能是第四档。

    “第五档自是理国和甸国,两国差不多,野蛮之乡,人口差不多都在三十万上下,军队也差不多,官兵加私兵五万左右。所不同的是理国比甸国国土面积要大得多,却也是大而无用。”

    “按照梁王的实力划分,天下本有十二国,其中有一个第四档国家被我大靖合并了,然你们大梁却一口气合并了两个第四档国家与两个第五档国家。”

    “刀兵年代,有实力者夺天下,殿下有异议吗?”

    “没有,阁下找我密谈,欲谈何事?”

    “其实我与殿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处境非常相似,都是皇室成员,却又都不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心中伟业大计难以施展。”

    “此话苏洵不敢苟同,伟业大计的施展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有志之士都可以参与其中。”

    “殿下所言不假,但是总指挥棒只能拿在一个人的手中,我就想做那个手拿总指挥棒的人,所以邀约殿下相谈,希望殿下能助我一臂之力,你我二人可以借此共图大业。”

    “何以相助?何以共图?”

    “陈、淮、洛、甸、理五国地处江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似搁在案几上的一盘肥肉,殿下就不眼馋吗?”

    “天下眼馋的事物多了去了,至少得量力而行吧?”

    “我的伟业大计便是江南,便是天下,我们可以合力图之。我大梁据有天下第一水军,光是焦湾一处便有战船千只。我领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先灭淮国后灭陈国,至于淮国南面的理国便如蝼蚁般随手灭之。殿下可以禀告你的父皇,然后领兵东出横山关灭洛、甸两国。”

    “大梁精兵七十万,何须我来相助?”

    “不瞒殿下,梁某现在与朝堂的关系有些微妙,所以我能指挥的兵力只有三十万。我如果孤身行动,一来战线过长,粮草会有问题。二来我的大后方很有可能遭到袭击,殿下若肯介入局面将大不同,首先从气势上就让梁国朝堂不敢贸然下手,因为我们已经是联军了,哪怕你大靖出兵再少我们也是联军。其次你们一旦占领洛国,就可以让我有可靠的陆地大后方,不用担心粮草一直走水路而遭到不测。”

    “如此图谋与我有何益处?”

    “益处多多,且听我一一道来。一旦拿下江南五国,洛、甸两国并入大靖,淮、理、陈自是归我,你有了洛、甸两国作为筹码,可以努力让自己在皇位继承排位上更进一步,要知道排第二和排第三是不一样的。若能成功,一旦排第一的人遭遇不测,你就是第一继承人了。其次,等我将淮、理、陈调理妥当实力大增后,我们继续联兵渡江北上,将梁国反对我的势力一扫而光,到时候我的实力就是天下第一了,我就可以帮你去攻打靖国,帮你去拿那个属于你的靖国总指挥棒,最后整个天下就是你我二人的了,岂不快哉?”说罢哈哈大笑。

    苏洵听得脊背发凉,略微思忖道:“梁王爷真是好思谋啊!请问如此好思谋梁王爷可曾与我大哥二哥也畅聊过?”

    “梁某对天发誓,仅与殿下你聊起,你大哥本身就是储君,跟他也没有什么好聊的。”

    “假如梁王爷去攻打江南。我这里可以有四个选择:第一如你所说兵出横山关助你一臂之力。第二我可以隔岸观火按兵不动。第三我可以出武关、平关猛攻你大后方。第四我兵出横山关,但不是帮你,而是与江南五国组成联军对抗你。梁王爷认为苏洵会作何选择?”

    气氛有些凝固,梁乾的脸色有些难看。“殿下是聪明人,梁某还是认为殿下会选择第一条。”

    “如果选择第一条,等你打理好淮、理、陈之后,你还容得下我吗?恐怕不等你我再次联兵北上,你就会对我下手,到时候我怎样出的横山关就会被怎样打回横山关。要知道洛国和淮国之间根本无险可守,只有一条浅浅的峨溪河,枯水季对于骑兵来说跟一马平川无异。”

    “殿下若是信不过梁某,我们之间可以签个协议,保证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们之间友好邻邦互不侵犯,至于我的后代如何谁也保证不了。”

    “算了吧梁王爷,假如真有一纸协议保太平的话那该多好。感谢你的直爽,那我也不藏匿我的想法了,如果你出兵江南,我的选择将会是第三条或第四条,你好自为之吧。”

    “殿下就不担心你们一旦失败了会如何?你们在吞并云尚国之前被死死隔绝在武关平关以西,时间还不长,痛苦的记忆犹新吧?如果洛国、甸国被我拿下,你们与东隔绝的痛苦将重新开始。”

    “与东隔绝?痛苦?哈哈哈哈。阁下还当现在的大靖是三年前的大靖吗?新胜关以南,我们重新设置了三郡八州二十四县。广修水利广耕农田,人口急速增长一派欣欣向荣。我们没有海盐,但有上佳的湖盐井盐,够我大靖子民吃上千年。我再透露一道绝密信息给阁下听听,我大靖最近探得两座储量丰富的铁矿山,看阁下表情就知道这信息你原先并不知道,你的情报信息系统看样子都是酒囊饭袋,哈哈哈。”

    梁乾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一箭之地的骑者突然叽叽咕咕说起话来,但声音很轻苏洵听不真切。苏洵这才细细打量这个骑者,一个白面长身黑衣女子,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容貌秀丽,但此时面露杀气,虽然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转身再看苏青,也是手握剑柄盯着这边一副备战状态。

    “殿下不用急于拒绝我,我们还会再相见的,到时候我们是敌是友,决定权在殿下手中,后会有期!”沉默许久,梁乾还是客客气气马上拱手作别。

    “再说最后一句,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当皇帝,苏洵对此毫无兴趣,告辞!”

    进入武关,城门隆隆合上众人才长舒一口气。曹原、年小宝、许百年、尹大路带领的黑衣武士三十人方阵,依旧在寒风中岿然不动。

    “大家都辛苦了,散了吧。”

    对面的雄关则是另一番气象。城门还未合拢,两人就吵起来。

    “为什么不动手?”

    “不能动手。”

    “给我一个理由。”

    “对面城头戒备森严,没见到剑光人影吗?城门后定有铁甲骑兵,他们两人武功与我俩相差无几,这么短的时间内斩杀他们谈何容易?连我师父也不一定能做到。”

    “突袭呀,突袭说不定有奇效啊,就算偷袭不成功也没什么,我们的城头不也戒备森严吗?打就打了,我们也有援兵怕什么?”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们现在的处境不允许我们腹背受敌,我们都已经忍两年多了,为何这一次就忍不得?”

    “这个苏洵必是将来的心头大患。刚才的偷袭招式我都想好了,你用那招天罗地网,剑气罩住他让他逃不脱,我再冲过去袖箭连发肯定能一击即中,这么好的机会白白错过。”

    “就算成功了,然后呢?武关平关平息了两年半的战火重新燃起,你不知道东面的梁睿梁魁已经蠢蠢欲动了吗?”

    “我不知道。反正想当皇帝的人是你不是我。”

    “我们能不能回去再说?夜深人静的大街上争吵成何体统?”

    回到住处,夫妇二人围坐茶炉前沉思。

    “当初你皇兄亲口说的,说是将来如果他不当皇帝了,这个皇帝就给你当。你我还有老太太可是都在场的,现在却将皇位传给他儿子了,老太太就是偏心。”

    “皇兄当时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说着玩儿的,岂可当真?”

    “君无戏言!我是当了真的。你说皇位传给你该有多好,就不用像现在这样颠沛流离。我们正州城的宅子不知道怎样了,我的那些个宝物估计全没了,还有我们封州的避暑山庄,说不定也全给他们毁了。”说完捂脸抽泣起来。

    “夫人此言差矣。”梁乾想了想还是走过去扶住夫人肩头安抚道:“我们手握三十万精兵,四分之一的大梁富庶土地,怎能是颠沛流离呢?相当于恒国加辰国再加五六个县的土地面积啊,我明天就去称帝,夫人就是皇后了,王羽皇后在上,小生这厢有礼了。”

    王羽被逗得噗嗤一声笑了,脸上还挂着泪。“快去歇息吧,时候不早了,我才不稀罕这个皇后呢。”

    “夫人,我---我还是说了吧,说了你不要担心啊。刚才山谷里那棵大槐树后面肯定有人,而且是绝世高手。当你要我动手突袭苏洵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大树后面传过来的杀气,这股杀气令我浑身发麻,不寒而栗。”

    王羽从丈夫的眼中捕捉到一丝从未有过的恐惧。“啊?---是时候请你我二人的师父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