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时日月

第35章

    保卫定州

    苏青回到大京,告诉苏义隆苏洵还活着正在疗伤,苏义隆喜极而泣,苏仲景也是喜极而泣,他已经带兵跟梁军干过两仗了。

    那日梁乾一众追击苏洵几人,追到悬崖边只见马匹不见人影,众人大惑不解,四周无藏身之地,又见悬崖边的足印,于是断定人已经跳崖自尽了。

    梁乾打道回府,命使者入大京城,告诉苏义隆双方谈崩了,打了一架人跑不见了。苏义隆暴跳如雷,当即扣押梁国使者,自己派使者去梁营要人,梁乾便将邱长青与刁文龙的尸首还给靖国,苏义隆抱着邱长青的尸体嚎啕大哭,下令厚葬。

    苏仲景快要气疯了,带着五万人马杀向梁军大营,

    梁军准备不足被打得四散奔逃,但毕竟人多势众,收缩防线后靖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苏仲景见天色已晚,担心大京的安危下令撤军。梁乾下令退后十里扎营。

    苏仲景带众将回幕府布置今晚的安防任务,防止梁军偷袭。正在此时有人报告水军统领鲁大寿求见。

    “水军统领鲁大寿参见将军。”

    “来得正好,一起吃饭吧。”

    两人一边吃饭鲁大寿一边汇报今晚偷袭计划。

    “你都准备好啦?”

    “准备好了。”

    “万一我不同意,不是全白瞎吗?”

    鲁大寿脸涨通红,憋半天才说道:“将军应该会同意吧?”

    “你的这种想法与做法很危险,但是这次我同意,等会我跟你一起去。”

    “将军已经劳累一天了。”

    “不碍事。”

    匆匆吃罢赶赴水军大营,一切准备就绪,主力作战士兵提前休息只等三更出发。

    最近几个月在苏洵的建议下,水军对船只进行了一次武装升级,船头的吃水线以下加装了一套冲撞装置---一个巨大的铁犁头。

    苏洵设计这个铁犁头时还把苏青苏仲景数落几句:“当时设计船只的时候为何没有请教我?下次我会设计一个全新的无敌战船,而不是这样的小改款,凑合着用吧。”

    苏青与苏仲景都作了深刻的检讨:“放着您这样的顶级设计师不用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我们悔恨不已痛心不已,我们建议您开个设计馆,开馆收徒,将您那些伟大的设计理念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

    苏洵轻飘飘地听着,一边品着茶道:“这个马屁拍得真是舒服,一点挖苦讽刺都听不出来,这是一个高明的马屁,一个纯粹的马屁。你们两个真是善解人意,我宣布开馆收徒,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的一号与二号馆徒,你们看这个费用应该怎么收呢?”

    “我还有事我先忙去了。”

    “我也有事想好了再告诉你。”

    靖国水军的最初组成主要是长河流域的渔家子弟,三四百条小船,人数七八千人。鲁大寿就是长河渔家子弟,参军后作战勇敢,不断升迁作了水军统领。当时的水军规模跟梁国比就是小儿科过家家,且被堵在武关之内派不上用场,沦落到跟漕运部门抢事情做。有大臣建议索性废掉水军节约开支,当时是苏文泰极力坚持才将这一套班底保留下来。

    三更一到,四百多条战船悄悄向弋湾进发,到达时天已微明,一声令下攻击开始,先是燃烧的巨石呼啸着砸向敌营阵地,远程攻击结束后船只全力加速实施撞击。

    到处是沉闷的撞击声和拍杆的打击声,拂晓的江面上火光冲天,梁军为疏于防范付出了沉重代价,经过靖军的几轮打击损失惨重。铁犁头将梁军的船只纷纷撞出大洞,江水汹涌灌入,不多时便倾斜沉没了,许多梁国士兵经过火烤与水泡彻底消失了。

    鲁大寿的指挥船横冲直撞杀得兴起,陡然发现不知何时身边的护卫船不见了,指挥船已身陷梁军的包围圈之中。

    “父亲,我们的船被包围了。”鲁大寿的儿子鲁浩带着一队士兵冲上甲板去保护拍杆的操作手,这些操作手都是精挑细选的,一律身材高大臂力惊人。

    果不其然有很多梁兵纷纷跳上船来,苏仲景与鲁大寿也来到甲板上参与战斗。鲁大寿的武器很特别,一把纯铁打造的船桨,足足一百二十斤重,一般人拿起来都费劲,他却能舞得呼呼生风。

    一眨眼功夫,一个人被他拍得脑袋开花,另一人被拍得飞出丈余远吐血而亡,梁兵被气势所吓纷纷后退。正在此时跳上来一个持枪大汉,身材伟岸至极,身后两人追上来大喊:“刘将军,不可造次啊,快回去吧,您何必亲身犯险。”

    “亲身犯险?你们看好了,这可是靖军统领鲁大寿,抓住他重重有赏。鲁将军,我们又见面了,上次让你跑了,今天主动送上门,别怪我不客气了。”

    “刘将军,别吹了,上次你比我跑得快多了。”来人正是梁军统领刘希范。

    双方战到一起,刘希范持枪要去战鲁大寿,却被一个青年将军拦住了。刘希范的刘家枪法军中一绝,他跟鲁大寿一样,从基层凭真本事一步步升上来的。他是水军统领,同时也是水军第一勇士,他的那些手下猛将论单挑很少有能接得住他十招以上的,是以眼前的青年将军让他很吃惊,几十招过去了,不但占不到便宜反而被逼守多攻少起来。

    刘希范哪里知道,焉支派掌门青柏道长将掌门位置传给苏仲景时,把自己辛苦修炼七十余年的内力输给了苏仲景,是以苏仲景年纪轻轻内力已是超强。

    一百多招过去,刘希范已经完全处于下风,再看跳上船的梁兵死的死伤的伤全部被解决了,靖军已经冲进包围圈将主将的船只救了出来。

    “还不投降吗?你的部下都逃光了。”鲁大寿拄着铁桨冲刘希范喊话。

    刘希范抬眼四看,果然梁军残余纷纷向西逃窜,也无人管自己这个最高统帅了,本来想着擒贼先擒王,不成想反倒成全了对方,唉,今天输大了。

    分神之际膝盖中剑,跪地瞬间脖子一凉剑已架上了,乖乖作了俘虏。此役靖军大获全胜,梁国水军损失过半。

    “知道他是谁吗?”鲁大寿指着青年将军问刘希范,刘希范已经被绑上了。

    “不知道。”

    “他是我们三军副统帅苏仲景将军。”

    “久闻刘将军大名,果然名不虚传,今日多有得罪。”苏仲景亲自给刘希范松绑,刘希范无奈之下选择归顺。

    苏青的回归以及带来的好消息让靖国朝堂又支棱起来了,许多人的信心得以恢复。

    残酷的定州保卫战还在进行。当平关不攻自破后,西梁便派施雨、樊猛率领十五万大军鱼贯进入靖地,他们兵分三路,北路军三万,沿北线向西扫荡,终极目标是居延州;南路军三万,先南下取武关再渡长河,阶段目标是新胜关,在那里与中路大军汇合。

    施雨、樊猛率领九万中军号称二十万,气势汹汹向定州扑来,沿途的抵抗不可谓不激烈,可是实力差距太大,几乎全民参战还是抵挡不住中路大军。

    定州这边也没闲着,因为郭必成是侍郎外加少傅官职最高,最高指挥非他莫属,他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定州号称西都实则官员几乎全走了,根本还没有厘清这个西都将来如何定位,以及官员如何配置就匆匆忙忙全部搬走了。这个全部仅指官员,军队守备与普通百姓都还在。

    与会者有郭必成、孙茂、温行知,还有定州守将白松林,这个白松林是白西坡堂兄,还有仅凭苏义隆一句话就留下来的户部侍郎文天佑。苏义隆的一句话是:定州就交给你了。还包括郭必成的儿子郭林侄子郭简等一众军中高级将领,苏大宝也在,但是没有人会指望他。

    当前首要任务是筹集军队,定州守军只有三万,这远远不够。征召令被快马带到全国各地,各路人马陆陆续续抵达陆场大营,连白州城的两万守军都奉命赶赴过来了。一个月不到,加上城内守军总兵力已达十万,顿时军心大振。

    郭必成建议将主战场放在定州城的东北面,兰笋山下有一片很大的开阔地,地势北高南低,可面南背北等候敌军,到时候我方俯冲敌方仰攻,地势之利显而易见。众将赞同。

    决战的时候到了,双方摆开阵势,朝阳让铠甲兵刃森森发光,也照耀着每个人的脸。每张脸都神情刚毅面无表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将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双方的排兵布阵大致相同,都是两翼骑兵突袭中路步兵。靖军的兵力布置从左至右分别是:白松林的一万骑兵,中路的五万步兵,以及郭林郭简的一万骑兵。

    西梁的兵力布置从左至右分别是:樊高的一万骑兵,中路的五万步兵,以及樊肥的一万骑兵。樊高樊肥是樊猛的两个儿子。

    阵型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靖军预备队是一万步兵,而西梁预备队是两万骑兵,这也决定了战场的最终走势。

    樊高的一万骑兵是西梁最精锐骑兵,他率先发动攻击,希望能从左路将靖军的阵型撕开,殊不知郭林郭简率领的右路骑兵也是靖国最精锐的骑兵,双方针锋相对,直杀得昏天黑地。

    渐渐地樊高军队抵挡不住,己方阵营的左侧反而被打穿了。关键时刻施雨的护卫队冲上去,堵住了缺口局势才稳定下来。

    接着白松林的骑兵与樊肥的骑兵也交战起来,最后才是中路大军,前排士兵都是盾牌长矛,双方互射箭雨后冲杀到一起。一旦接战,前面几排的长矛甲士便弃矛用剑,战场上刀光剑影人喊马嘶,鲜血几乎染红了战场每一寸土地。

    定州城墙上站满了人,所有人都在心里祈祷自己的军队能够取得胜利。定州城内还有守军两万人,不过都是一些老弱士兵,城内不能没有守军。

    有几名道士在城墙上做着法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帮助正在战场上拼杀的士兵,此时无论平时多不待见他们的人,都希望他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妈妈,我饿了。”一个小男孩的声音。

    “乖孩子,再忍忍,爸爸还在场上杀敌呢。”一个年轻妈妈眼含热泪安慰儿子,一个老太太递给小男孩一块红薯,小男孩开心地吃起来。

    喊杀声从上午到中午,又从中午到下午。本来势均力敌,到双方的预备队加入战团均势打破了,天平向西梁倾斜,靖军抵挡不住开始往陆场大营撤退,西梁军队也不追赶,双方都太累了。

    撤退大军经过城下时,城墙上的很多人都哭了。战场上尸横遍野,靖军共损失五万多人,梁军也损失四万多人。本来是靖军战力稍差一些,但加上便利的地势与昂扬的斗志几乎打成平手,可惜预备队差了不少,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双方都元气大伤,赶紧继续招兵买马。施雨紧急从北路军调两万人马支援中军,原计划就有攻克定州后分兵增援北路军的,到时候多增点就是了。南路军还在围攻武关,也被抽调一万人支援中军。

    一天之中共有十万人战死定州,包括很多双方高级将领,郭林郭简樊肥樊高都战死了,叛将苏许苏新也战死了,新封的高爵还没有来得及享受。

    当惨烈的战报传至大京时举朝震惊,此时的苏洵苏仲景还在躺着养伤,苏青还带着船队漂在大海上去寻找救济粮。

    郭必成伤痛之余还得继续工作,继续往全国发征集令。不到一个月时间又陆陆续续来了将近五万人,只是这一次的五万人战斗力比不上上一批次的,把年纪太大和太小的劝退之后还剩四万人。

    白西坡给郭必成来信问要不要增援,郭必成非常感动但还是拒绝了,说白将军守的位置也不容有失啊。

    休整后双方又交战了一次,靖军大败。如果说上次大战还能大部分时间内维持一比一损耗的话,这次直接就是二比一的损耗。郭必成下令将剩余的三万多人移入城内布防守城。

    剩下的西梁军队猛烈攻城,城内守军死命防守,连续一个月也没能攻下,定州保卫战进入僵持阶段,好在定州城内备粮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