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了初恋后我he了

第十七章 计划开铺

    顾家糕点生意步入正轨,顾明薇便不再过多关注了。

    但是会时不时提醒顾家人要研究新品,并且会在不经意间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接下来,顾明薇觉得,是时候该计划一下她的卖花大业了。

    目前,顾家花圃的面积已经有小半亩了。种有茶花、水仙、兰花、牡丹、芍药、杜鹃、百合、马蹄莲、鸢尾、海棠、朱顶红等十来个品种的鲜花。

    但是顾明薇觉得,如果开店的话,还差点火候,得搞点更加名贵的品种当镇店之宝。

    山里基本上已经被大家搜完了,可以拿来卖钱的花卉,都已经收集到了。再增加新品的话,只能是去县城里的花市上购买了。

    而且,花圃再扩张下去,顾家的庭院就满足不了需求了,只能是种到菜园里。

    不过空间产的灵泉水非常有限,要是再增加规模的话,可能就供应不上了。

    那么攒钱买玉升级灵泉就迫在眉睫了。

    可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攒钱的机会呀。卖草药的钱是有数的,都已经上交了。卖花和卖糕点的钱,要归入公中,也不属于自己。

    单凭平日里李氏和宋氏时不时给的零花钱,这得攒到啥时候才能攒够一两银子呀?

    要不,偷偷把空间里的灵芝卖了?这倒是可以快速赚钱。但是,自己又要拿什么理由来买玉呢?

    上次买黑碗的理由就已经够扯了,自己再用撒娇卖痴的法子,想来也是不管用的。毕竟一两银可不是个小数目,顾家人疼爱却不会溺爱儿孙。

    这事得好好想想啊。

    不过,眼下倒是可以先把开花铺的计划提出来,探探顾家人的口风。

    对,就先这么办!事分轻重缓急,买玉的事情,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先放放再说。

    这天,趁着哥哥们下学无事的时候,顾明薇悄悄找到了顾明礼和顾明信。

    “大哥哥,三哥哥~你们忙吗?”

    “小六有事找哥哥?”顾明礼看到小妹专门来找,便一脸关切地问道。

    “嘿嘿嘿,小六确实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想要问问哥哥。”顾明薇一脸不好意思。

    “就是,我觉得家里养花的地方有点不够了。要是再多一些花,就没地儿种了。”

    “还有啊,我听说,县城里有花市,是专门卖花的地方,想去看看,买点花。现在山上的花已经被我们找遍了。”

    “还有就是,我觉得,卖花很赚钱的。要是咱家能在县城里开个花铺就好了,这样就能天天卖花,天天挣钱了!”

    顾明薇一边孩子气地东拉西扯,一边悄悄引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没办法,作为一个七岁的小豆丁,跟哥哥们谈论家里的生意大事,实在是太出格了。

    “哈哈,你还想在县城里开铺卖花?!嗯,不错,不错,志向远大!不过,你知道县城里一间铺子的租金要多少钱吗?”

    “呵呵,不知道呀!要很多吗?”顾明薇状似疑惑。

    “每月要三两呢!”顾明信伸出手,比了个三的手势。

    “可是,哥哥们最近每次卖花,都能得五六两呀!而且还是十天才去卖一次。一个月也有,嗯,十几两吧!除去三两房租,还能得十两多呀!”

    顾明礼和顾明信对视一眼,突然一惊。确实,这样算下来,就算是刨除人工等成本,每个月也能至少净赚十两银子呢。

    “对了,大哥哥,三哥哥,你们知道县城里的花铺在哪吗?小六还没见过县城里的花铺呢!难道大家都在花市卖花?还是也都像咱家一样摆地摊呀?”

    想开铺子,得做好市场调研呀!要是市场饱和了,就赚不到钱啦!

    “据我所知,县城里好像确实没有花铺,除了花市,多是像咱家一样,到处摆摊的。还有一些货郎沿街叫卖,不过他们卖的都是摘下来的鲜花,不是盆花。”顾明礼肯定答道。

    “那咱家也能卖鲜花吗?”顾明薇俏皮道,“反正爹爹和大伯都挑着担子卖糕点了,顺便卖个花也成吧。”

    “沿街叫卖的花一般都是些普通品种的鲜花,名贵的品种不合适。而且咱家不是没地方种花了吗?”

    “可以买地呀!干脆买块地专门种花呀!反正咱家的花我都能种活!”顾明薇一脸骄傲。

    “不过,我听铁蛋说,那些富贵人家都有自家的花园子,那他们会买花吗?”

    “嗯,应该也会买一些。毕竟自家种的花,品种有限。富贵人家爱举办什么赏花会,插花大赏什么的,到时候应该会有很大的需求。”顾明礼不太确定地道。

    顾明薇见该问的问题基本上也问得差不多了,哥哥们已经打开了思路。便终止了话题,悄悄退到了一旁,啃糕点吃。

    顾明礼和顾明信都觉得开花铺的事情可以做,便就着刚刚讨论的细节商谈起来,还时不时将一些要点写在纸上。

    顾明薇见此,便提议二人,将开铺子的事情,做一个规划出来。有什么不太明白的问题,可以去县城里看看,或是问一下身边的好友或者学院的夫子们。

    二人一听,也觉得有理。虽然顾家人普遍对经商之道不是很了解。但是集思广益嘛。如果事先把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找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也能少走好些弯路。

    于是,兄弟二人便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拿出一篇开铺方案来。

    顾明薇也在一旁适时提点。

    比如,先进行市场调研啊,了解下市场规模、行业特征、产业链啊,再看看竞争对手都怎么卖花啊,从哪进货啊,然后再咨询几个消费者,问问消费偏好,社交情况,圈层活动呀......

    如此,对整个卖花行业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想想自家有什么优势啊......

    最后才是投入成本和收益预估。

    就这样,在顾明薇的旁敲侧击、左提右点、插科打诨之下,一份开店可行性报告就基本上搭好框架了。

    接下来就靠两位哥哥的实地考察,来完成所有内容的填充了。

    趁着这个空档,顾明薇去顾家书房找了些史书和大乾风物志、名人游记等,恶补了下关于本朝代的基础知识。

    都说站得高才看得更远,局限在小小的山村和县城里,顾明薇对于大乾的认知是非常片面的。

    为了有效而不令人起疑地利用现代知识发家致富,关于大乾朝堂政策、风俗人情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顾明薇是一定要了解的。

    通过读书,顾明薇发现,原来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跟中国古代是非常相似的,也有秦皇汉武,唐宗......没有宋祖。因为,历史发展的脚步,从唐代之后,就拐了个弯。没有经历五代十国,直接跳到了大乾。

    大乾的开国皇帝,乾太祖赵凛,是唐代末期的一位武将。出身军人世家,文韬武略,战功显著。

    唐末时期,当权者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

    赵凛所带的大军,在一次镇压叛乱时,因为贪官污吏克扣军饷,导致将士们饿的疲弱虚软,无力对敌,最终战败,死伤无数。

    赵凛也被朝堂唾弃,甚至是被污蔑通敌。

    赵家世代为将,保国卫民,竟然被诬陷私通叛党。赵凛悲痛欲绝下,对腐败的朝廷彻底失去了希望。索性联合了一众至交好友,真的投靠了叛军。

    因赵凛用兵如神,屡战屡胜,很快就成为了叛军之首。最后一举攻入皇都,在金銮殿上逼迫李氏皇族下了退位诏书。

    赵凛治军有方,不滥杀无辜。攻入皇都时,严令士兵们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

    所以皇都百姓和满朝文武都对赵凛钦佩服从,并没有过多反抗。再加上赵凛持有退位诏书,名正言顺。于是,就这样顺利地完成了朝代更替,建立了如今的大乾朝。

    大乾初建时,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乾太祖励精图治,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文武制衡,完善科制,兴农励商。

    如今是乾历九十三年,皇帝赵献,在位三十年。

    献帝崇尚文治,重视科举,还取消了门第限制,不管是寒门子弟,还是商人户籍,都可以考科举。为了促进读书风气的发展,在各地都设置了官学,让不少贫穷人家的子孙都可以读书。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税收,支援边关战事,献帝还鼓励商业,大乾官员经商之风盛行。甚至还取消了宵禁,开放夜市,鼓励百姓经商消费。

    献帝还非常重视科技发展,任人唯才,技术人才也能做官。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大乾都已出现。尤其是印刷术的普及,使得读书不再被贵族垄断。

    顾明薇发现,大乾的社会发展,跟历史上的宋朝非常相像。但是却没有过度地重文轻武,抑制武将的发展。可能也是因为大乾边关战事频发,无奈之下,不得已才支持军事发展了。

    大乾发展至今,基本上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文化包容性强,已初显太平盛世之象。

    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的精神追求更多。其中,赏花便是上至高门大户,下至田夫野老的重要日常活动。

    大乾人嗜花,有簪花、戴花的风气。春天到来之时,百姓不分贵贱,都要戴花。在一些重要场合,簪花甚至成为了一种礼节。

    不少士大夫都拥有自己的花园子,雇佣专门的园丁,培植鲜花绿植,每逢鲜花盛开的时节,便会把自个的私家园林开放给民间百姓,欢迎大家一同前来品鉴鲜花。

    时下,大乾盛行“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种技艺,很多的大型家族都会将这四门作为基本课程让后代学习。

    琴棋书画虽然高雅,但对于基础要求比较高,插花则不同,门槛也没有很高。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的项目。

    因此,花艺在民间也盛行一时,精通这门手艺的女子会更加受到欣赏。

    如此看来,卖花在当下实属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