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了初恋后我he了

第四十七章 临近过年

    很快到了腊月,暖棚的春季花卉已经陆续开放了。

    见时机成熟,顾家花铺便趁机推出了“年花”系列花卉,一经上市,就引起了众多爱花人士的疯抢。

    春花冬开,虽然不至于罕见,但平日里也很难看到的。买了顾家“年花”的人,少不了要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

    而亲朋好友们也不甘示弱,即使“年花”的价格比平常翻了三番,依旧抢得火热。

    很快,上市才三天,一百盆“年花”就卖完了。顾家赶忙又上了第二批。

    按照这个进度,顾家暖棚的两千盆“年花”,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到过年。

    因为买花的大客户们还没有出手,县城里的富贵人家,少说也得买个几百盆。

    果然,在开始卖“年花”的半个月后,顾家一连收到了五个百盆以上的大订单。其中,知县家一百盆,张员外家二百盆,李员外家三百盆,锦绣坊一百盆,怡红楼三百盆。

    怡红楼现在是顾家的大客户了。除了在顾家花铺订花,还每月都买顾家的绢花。顾家生产的绢花,其中有三成是卖给了怡红楼。

    顾明蕊卖绢花到现在也有一个半月多了,小赚了近十二两银子。而帮顾明蕊做绢花的几人,每人也都得了近四两的工钱。

    王寡妇对顾家十分感激。据说最近已经又在物色儿媳妇的人选了。

    而小媳妇寥氏,因为挣了银钱,在家中的地位也上升了。公婆对她客气,丈夫也温柔体贴,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铁蛋娘和柱子娘就不用说了,本来两家就跟顾家交好,之前铁蛋和柱子就跟着顾明薇采药挣得了上私塾的束脩。现在两人又在顾家做工,家中条件也越来越好,都开始经常吃肉了。

    要说赚得最多的,莫过于周家杂货铺了。因为周弘营销做得好,又拉到了大客户。从卖绢花到现在,竟然赚了有二十两银子。典型的经销商比生产商赚得多。

    临近过年,顾家糕点铺子也不甘示弱,不但抓紧时间研制新品,还推出了新年糕点礼盒。

    礼盒分为两个档次。

    一档礼盒只有一百份,卖五十两一份。礼盒是专门用红木定做的,十分高档,盒子上刻有吉祥如意的雕花。内里分为三层,前两层是各色糕点,最后一层是一套茶杯,从杨家窑场定制的。

    茶杯共有四只,每套都不一样,有素色的、有带花纹的,非常精致。

    现在杨家窑场已经在良元县出名了。杨家彩釉更是受到富贵人家的大肆追捧。然而,杨家彩釉烧制不易,出货量极少,很难抢到。

    这也是顾明薇对杨家彩釉的定位。只走高端路线,只出精品瓷器。就像是当代景德镇瓷器一样,好瓷器都是摔出来的,不合格的瓷器绝对不能出窑。

    所以,很多客户见顾家茶杯竟然是杨家彩釉,便特意买了礼盒,然后将茶杯留下,替换成其他价值相等的物件送人。

    二档礼盒卖十两银子,共三百份。里边没有茶杯,三层都是糕点,比较实惠。

    由于两个礼盒的定位十分明确。所以客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很容易做出选择。

    因此,顾家糕点礼盒推出后,糕点铺子的生意便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而四百份礼盒,也很快就卖完了。

    临近过年,顾家田庄也已经修整完毕。顾家便让工人们回家过年了。

    因为短时间内没有活儿干了,大家在庄子上也是闲着,所以就索性让他们放假回家,年后初七再上工。

    不过工钱还是会发的,算是带薪休假。

    顾家还给众人准备了年礼:有四色糕点各一包,细麻布两匹,猪肉十斤,月底工钱双倍。

    拿到年礼的工人们,欣喜异常,有的竟然直接就磕头下跪了。吓得顾茂源连忙将人扶起。

    “顾东家,您就让我磕一个吧!”下跪的工人含泪说道。

    “我家原本也是附近的农家,家中有几亩田,日子虽然清苦了些,但也过得下去。

    然而,家中的小儿突然生病,为了给孩子治病,不得不卖了家里的田地,就只能出来做工了。

    我之前在码头扛过货,也帮大户们种过田,但是从来没有哪家,像您家这样,让我们吃饱穿暖,还不拖欠工钱。

    我的老父亲,因为冬天有了那十斤炭,今年便不用在最冷的时候去山上砍柴了。往常每年都冻得他手脚生疮。

    如今过年,您还给我们发过年的节礼,我家好几年都没穿过细麻布了!”工人边说,边哭了起来。

    顾茂源听完,深感同情。像工人这样的劳苦大众,实在是太多了。各家都有各家的苦。而顾家,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多帮一把了。

    “好了,起来吧!只要你们好好干活,我顾家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顾茂源将人扶起来,说道。

    “以后家中有了困难,尽管跟我说。能帮的,我顾家肯定会酌情帮忙的。”

    众人听到顾茂源的保证,纷纷激动地大喊谢谢东家。

    等回到顾家,顾茂源将此事告诉了顾老爷子,并提议,也给村子里的孤寡老幼送些节礼。

    顾老爷子听完很是欣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顾家也有了几千两的家财,为乡亲们做些事,是应该的。

    要不是乡亲们对自家维护,顾家花圃不可能平安地开起来。少不了会有一些地痞们到花圃里偷花搞破坏。

    当天晚上,顾老爷子便带着顾茂源,到村长家商议此事。

    村长一听顾家要给村里的孤寡老幼送节礼,很是感激。

    心中叹道,顾家仁义啊!

    说实话,自从顾家开始做生意以来,有不少人打过顾家的主意。

    眼看着顾家又是开铺又是买田,很多人都心生羡慕,甚至有人有了不好的心思,说顾家为富不仁,光顾自己发财,不管村里,甚至还有人说应该让顾家带着全村一起种花发财。

    只不过村子里大部分人还是对顾家敬重有加的,但凡听到这样的言论,要么就是一顿呵斥,要么就被村长压下去了。

    人家顾家吃饭的手艺,凭什么要教给你们?你们连田都种不好,还种得好花?更何况,先不说种花的投入,像是田地、种子、人工等,那花税可是田税的十倍呢!有哪家种得起?

    要是这些不好的言论传到顾家耳里,顾家该对村里有多失望。或者一怒之下直接搬到县城里去,大家又能耐人家如何?

    今天顾老爷子主动找到村长提出照拂孤老的事,村长已经很是感激了。

    接下来,几人便细细商议了村里孤寡老幼的具体名单,以及需要置办的东西,最后决定,每家五十斤米,二匹布,十斤肉。

    离开前,顾老爷子又跟村长说了顾家来年卖鲜切花的事情,承诺如果顺利的话,到时候可以让村民们从自家庄子贩花出去卖。不过因为事还没成,所以请村长帮忙保密。

    村长听完激动得脸色通红,连忙发誓说一定保密。

    等顾老爷子走后,李村长坐在桌前连连感叹,顾家真是大善之家呀!吉丰村有了顾家坐镇,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两天后,顾家将所有节礼都准备好,由村长带着顾茂源按照孤老名单,一一将节礼送上。

    收到节礼的人,激动地就要给顾茂源磕头,吓得顾茂源连忙躲开了。

    您这么大的辈分,向我一个小辈儿磕头,可不是折煞我了!

    顾家送完节礼后,村中原有对顾家有微词的人,便都闭上了嘴巴。而之前那些风言风语,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说顾家不仁,那你怎么不给村里盖私塾呢?你说顾家自私,那你去给孤寡们送礼呀!

    此后,顾家在吉丰村的风评,一度再次达到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