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春入浣花村

第十八章 雕花花馍

    王之安坐在堂厅里,旁边放着喝完的汤碗,手里拿着已经翻卷的书细读着,耳边时不时传来码头各种喧嚣声,颇有番闹中取静之感。

    满月见二哥安静的坐在旁边念书,也不打扰他,低着头坐在椅子上撕着豆角,待会做个清炒豆角,再加上蒸熟的红薯,两个人差不多晚食就够了。

    天色尚早,满月闲的无事,又琢磨起吃食来了,她想着各店的特色,除了味道好还要好看,想了很久,也只有和孙婆婆学的雕花可以借鉴。

    悄悄的走到厨房,将锅里蒸烂的红薯倒入盆里,捣碎,加入面粉,分次加入温水,揉成一个橙色的面团,但红薯明显少了,色泽过浅,再加也来不及了,用盖子盖好,等着发酵。想了想,又拿了一大捆菠菜,捣碎用纱布挤出绿色的汁液,将汁液滤入盆中,做了个绿色面团,最后又揉了团白色的面团。

    满月等着面团发酵,拿着木枝条,在地上涂涂画画,等差不多时候,去看了看发的一团面粉,已经都发好了。将绿色和白色面团取出,二次揉面排气,分成两份,搓成细长条,切成拇指盖大小的小剂子,揉成球状,再用擀面杖一捏,五个一叠,捏出绿花瓣,白花芯的五瓣花。再取出大小相同的绿色和白色面团,用擀面杖擀平,绿色叠在白色下面,再将小花均匀放在白色上面,再次擀平,再将刻小花的面皮翻过来开始卷,最后搓圆,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剂子,十几个印着绿色小花的双色馒头就做好了。

    第一个简单样式的完成,满月信心大增,心里琢磨着细致的花瓣样式。手麻利的将橙色的球状面团外面包一层白色,拿出刻刀,熟练的上面雕刻着,馒头的手感和萝卜不一样,要软很多,满月尝试了第一个,力道稍作改进后,第二个就很熟练了,接下来,第三个就很熟练了,橙白渐变的花朵馒头就栩栩如生的整齐躺在蒸屉里面。

    王之安许久没有听见满月的动静,扭了下脖子,放下书本,走到厨房,就见到满月低着头,手上刻刀不停动着,走近一看,蒸屉里面整齐码着花朵馒头,连他的脚步声都未听见,仿佛是自己得了本好书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王之安也不打扰她,从厨房出来,绕着码头走了一圈。

    等满月抱着两个蒸笼出来的时候,王之安已经又在位置上读书了,听见满月的动静,兴致勃勃的起身,跟在她后面,好奇问着:“这是你平日卖的馒头?这么精致?我在城里倒是见过寿桃样式的,你这个还是第一次见。”

    “今日第一天做呢,之前在周舟店里,和孙婆婆学了段时间雕花,我就试着看看雕馒头可行不,先做了两个样式试试,还不知道蒸出来会不会变形。对了,有寿桃样式吗?下回我去瞧瞧。”满月将蒸屉放在炉子上,将炉子下面的盖子打开。

    “小月,你这一年成长很快。二哥很高兴,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王之安坐回凳子上,双手撑着下巴,宠溺的看着她说。

    “好像是诶,我以前可不会做包子。”满月呆头呆脑的说着,又闲聊的唠嗑道,“二哥有喜欢的事吗?”

    “我么,就想以后在咱村子里开个私塾,教几个学生。”王之安拿起草纸在上面画着,想了想,不紧不慢道,“你之前不是说过也想和二哥一样读书识字吗?我若是当了夫子,收你当第一个学生。”

    “二哥,读书识字我现在倒不急,你还是救下你妹妹于水火之中吧,教我记个账吧,店里的账我到现在也算不明白。”满月对记账的事情心心念念,皱着眉头。

    “记账也要识字,不识字如何记,不过学会百家姓和千字文就够你用了。”

    “好啊,那我等二哥开私塾,现在可不行,爹知道我影响你功课,要怪我的。”满月擦干净手,走到王之安身边,见他在草纸上用毛笔画了她刚刚做的馒头花样,旁边还简画了两个铜钱,“二哥,这个是指两文钱的意思对吧?”

    王之安点点头道:“对的,每个后面画了几枚铜钱就是指价格了,来你这吃饭大多数不识字,按照铜钱个数数,他们肯定懂的。”

    满月拍了拍自己的脑子,这都想不到,心底里佩服二哥,竖起拇指道:“二哥,你真的是我见过最厉害了的人了,比小舟还厉害。”

    “别闹,你就是没有往这里想。我这边先记个样,等明日我再打个底稿画好,等过些时日,再给你画好送来。”王之安将草纸收起,“布上画的毕竟容易糊,你可以按照我给你的画的,自己绣在布上。”

    满月乖乖的点点头:“花样子我还是会绣的,就是费点时间,这个方法好,若是日后我这店里有新增的食物,我按照你画的抄就行。”

    “嗯嗯,要是有的早食不卖了,你在上面加个遮挡的布就好了。”王之安提着点子道。

    “二哥,你可真聪明。”满月星星眼看着他。

    “是你见的少,日后有机会,让小舟带你到处走走看看,你眼界宽了,自然会懂的多了。”王之安真心建议道。

    二人坐着闲聊了一刻钟,满月频频看蒸屉,等了一刻钟,迫不及待的将蒸屉取到桌子上,将盖子打开,王之安也好奇凑过头来看,蒸屉里,上面一层蒸之前栩栩如生的花朵并未开裂,就是都胖了一圈,但还是很鲜嫩的花样式,第二层的绿色印花馒头蒸出来却也鲜艳好看。

    “二哥,你觉得好看吗?和你见过的对比。”满月内心激动着,又担心是自己没有见识。

    “我没有见过这样的,我觉得好。”王之安不吝夸赞道,又想了想,“你可想好这个花馍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可比店里的肉包子更让人眼前一新,肉包子说实话,胜在味道,但其他店也不是做不成,但你这个花馍,至少是头一分,容我想想。”

    王之安坐在位置上,想了一炷香功夫,面带不忍的对满月道:“小月,你这花馍要是只有你会做,别人做不来,可能就像一个摇钱树,怀璧其罪你可懂的?你赚点小钱无伤大雅,可咱是无权无势的庄稼人,必然保不住这方子的。”

    “嗯?二哥,不会的,这花馍要是别人做的,我看几眼,琢磨一下,应该也是会做的。”满月不好意思笑了笑,老实回答着。

    “那你卖这个花馍,怕是只能赚前面半个月的钱,后面,若是有利可图,其他店家估计马上会复刻你的花馍。”王之安面色沉沉道。

    满月看着王之安的严肃的表情,有点不明白,微笑的安慰他道:“二哥,我没想这么多,我就是想赚点家用钱,赚半个月也是好的呢,你说的那个我知道,之前我做发带去卖,没几日街上就有相似且更好看的款式呢,现在大街上我还看见有人卖呢。”

    王之安看着满月这容易知足的样子,知道是自己想多了,她不过是喜欢才去做,不为过多的目的和功利,自哂笑了下,这点上他还不如小月呢。

    “二哥,这些馒头你要是不嫌弃,明日回学堂,带给同窗们分分。”满月笑着道。

    “那可不行,这些要你自己吃了,还不能让别人看看。小月,虽然二哥不能帮你很多,但一波小钱还是能帮你赚到的,你过来,我仔细和你说说……”王之安将自己的计划详细的告诉了满月,见她完全听懂了,反问了她几遍没有答错,才放心下来。

    码头外的叫卖声渐渐平歇,满月做好晚饭,和二哥吃过后,便自个洗漱先歇息了,毕竟下午没有睡午觉,明日三还要起床,人困得都有些迷糊。

    第二日,王之安见过满月做的所有吃食,见她一早上忙的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自己便回书肆了。

    没几日,满月让周舟帮忙订的大炉子和大砂锅也到了,钱匣子下去一半,可心疼死她了,不过,这口大锅可减轻了不少工作,每日再不需要三口小锅轮着煮粥,熬一大口砂锅就够了。没几日,满月又给小店里加了五十块瓷碗和十个瓷瓶,上个月留的一两银子是花的一文不剩。

    不久后,满月便得知二哥已经回浣花村的消息,果然,没几日,王之安便给满月送来了他画好的菜单,满月看着一目了然的食物和标价,巴不得马上就贴上,但还是重新扯了块白布,一点点照着样子绣着,花了将近两个月,才将菜单绣好,放在店里最显眼处。

    这些日子,满月上午卖早食,下午睡个觉起来便琢磨起雕花馒头,照着二哥教的,每做一款新的雕花馒头,便回浣花村,偷偷拿个二哥瞧,等他点头后,才拿着画着的草纸,在手绢上绣了雕花馒头的花样子,一来一回中,满月后面等二哥点头,也不需要他画花样子了,自己绣的多了,直接可以上手绣在帕子上了。

    王之安连连夸赞满月一点便透,聪明伶俐,惹得满月连忙摇头否认着:“平日里没事,我就在地上临摹着二哥画的,画多了就会了。”

    王之安才明白原来是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