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春入浣花村

第二十六章 玛瑙耳环

    农历十月初五,满月和周舟穿着店里统一的衣服,带上做喜馍的用具一同去的钱府。

    满月第一次见识了富贵人家的院落,院内青砖灰瓦,雕梁画柱,还有那曲径通幽的小路,真是处处既富贵又典雅。最让满月羡慕的,还是厨房里面各种好用的器具,等仆妇带着二人熟悉了之后,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今日除了要做五层荷花塔馍,还有每桌上回礼的喜馍,需要做足足一百三十份。

    钱老太太的寿宴上,来的都是员外、富商及其女眷。等众人饭桌上吃的七八饱后,钱老爷这才领着子女,给老太太拜寿,小厮推着荷花塔馍出来。

    “祝娘松鹤长春,春秋不老。”钱老爷双膝下跪,高声祝福着,一众儿女也连忙跟着。

    钱老太太对今日的寿宴无不满意的,处处都是儿子的用心,感动的热泪盈眶,边哭边笑的喊着儿子和孙子孙女们起身。

    众人见钱老爷起来了,眼神便被这栩栩如生的半人高的荷花塔馍吸引了目光。

    “此是何物所制?”老太太见多识广,也被这眼前的荷花塔惊讶住了。

    “知道祖母不爱奢靡,这是爹爹特意寻人用馒头做的,爹爹还说祖母爱荷花,便做了这荷花塔馍,祝祖母福乐绵长、耄耋重新、健康长寿、天天开心。”八岁男童字正腔圆道。

    “好好好,译儿,到祖母这里来。”老太太抱着孙子又亲又笑,对着旁边的嬷嬷说“请厨娘来,赏。”

    满月被婆子喊着说老祖宗要见她,说是好事领赏钱。满月一进去,发现屋里屋外坐着不少人,都转过头来看着她,最上头坐着鹤发童颜的老人,怀里抱着粉雕玉琢的娃娃。

    “祝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满月照着婆子教的话和福礼,不卑不亢的祝福道。

    老太太本以为是个中年妇人做的喜馍,没想到厨娘竟然这般年纪小,全身穿的粉色素衣,不戴一首饰,看着就十来岁的样子,心情颇好的夸奖道:“如今的小辈,可真是厉害了,这般年纪就能有如此手艺了,小翠,快赏。”

    满月接过香囊,喜气洋洋的谢着老太太,又被婆子领了回去。

    满月和周舟二人,将所有的喜馍都交给婆子,回手礼都是用个四方竹篮装的,是柿满枝头的样式,白色打底,上面挂着丰硕的柿子,还写着事事如意几个字,侧边做了两个粉白的小桃子,还写着红色的福字,为了和荷花塔相呼应,篮子剩下的两个小方格里面放了两朵盛开的荷花。

    确认喜馍无差错后,才开始收拾好东西。满月悄悄打开香囊给周舟看,里面居然是十来个珍珠,觉得有钱人家真是富得流油,随便的赏钱都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却不知这本是准备打赏屋里丫头用的,老太太瞧着满月穿的素净乖巧,这才将赏钱换成了珍珠。

    没一会,婆子便送来了吃食,四道精美的菜,红烧狮子头,蜜汁肘子,米粉蒸肉,酥炸鱼条,还喜气洋洋的告诉他们客人很喜欢他们的回手礼。

    婆子算好了时间,等他们吃完便领着他们二人出了府邸,还送了他们一篮子新鲜的柿子,说是钱老爷特意提的。

    二人站在门外,相视一笑,府邸里处处是富贵,二人却不自在,出了府,才觉得空气都流畅了。两人眼神中都透露着欢喜,这一单可足足赚了十五两,再加一小袋珍珠。

    “时间还早,要不要去逛逛?”周舟拉着满月的小手道。

    “不重吗?会不会累?”满月指着周舟后背的篮子笑着问,她其实挺心动的,二人好像很久没有这般闲逛过了。

    “不会,你还不知道我,走,我带你逛东街去。”周舟就爱看满月穿的粉嫩可爱,打定主意等下要给她再买匹布,做身新衣服。

    “还是去西街吧,东街太贵了,西街有不少小玩意呢。”满月摇摇头,东街能逛的就是老棉庄。

    “走吧,给你做做身新衣服,再去西街可以不?”周舟嘟着小嘴,假装委屈着,被自己恶寒的不行。

    满月看着六尺大汉站在这里卖萌,把胳膊捞给周舟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要,咱先去西街再去东街。”

    “那成,谁让我妻管严呢。”周舟自娱自乐的打趣着。

    二人去了西街,刚吃过午饭,肚子都是饱的,便略过吃食店。

    周舟见到小饰品店就要拉着满月进去,让掌柜拿着耳环给满月试戴,满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耳朵上坠着花生粒大小的红玛瑙,不舍得拿了下来,这一看就很贵。

    “客官好眼色,您看看多衬小娘子这白皙的肌肤。”掌柜的是个妇人,热情的招待着二人。

    “掌柜,这个怎么卖?”周舟看出来满月的喜欢,问着价格。

    “不贵,才一百文,看小娘子这般好看,给您九十五文。”掌柜挥着帕子,甜言蜜语道。

    满月拉了拉周舟的袖子,摇了摇头,这也太贵了,都可以去扯身夏衣了。

    周舟本想直接要了这对,但见满月不舍得的样子,又不想在外面驳了她,若是今日买不成,下回自己偷偷来给她买了就是。

    掌柜的见状,忙道:“客官,那您看多少钱合适?”

    “五十文。”满月学着孙婆婆的样子,对半砍。

    “那可卖不了,要不,您换一款,这个色泽和大小的确实贵些,我这里还有一对,比这个小一圈,只要五十文,我拿个客人您看。”

    满月看着掌柜递过来的耳环,确实比那个小了一圈,自己却没有看上,摇了摇头,递回给她。

    满月拉着周舟要出去,掌柜的急了,这好不容易来的生意,肉疼道:“七十文,客官,七十文。”

    掌柜见周舟停住了脚,做主的妇人却头也不回,斩钉截铁道:“六十文,真不能再少了。”

    满月这才心满意足,让周舟付了钱,高高兴兴的将耳环收好,和香囊放在一起。

    “客官,您是真厉害,戴的好记得还来我家哈。”掌柜的热情的收了钱,送满月他们出了店。

    一下子省了三十五文,周舟竖着大拇指给满月:“你可真厉害啊。”

    “我是真的觉得贵,没舍得要,掌柜的还以为我走出店是装的呢,既然降到六十文了,那还算便宜了,毕竟是红玛瑙呢。”满月噗嗤一声笑了,然后一副臭屁的表情,“等过年了,我再把珍珠串成手链,打扮的漂漂亮亮,让村里的汉子都羡慕你,娶了个美娇娘。”

    周舟看着满月学着自己的口吻,一脸坏笑的样子,也不管是大街上,抱着她吧唧亲了一口,让她打趣自己,然后心满意足的吹着口哨走在前面。

    满月羞的脸色通红,跺跺脚,瞟了眼周围没有人瞧见,才跟上周舟,和没脸皮的人是真的不能硬碰硬。

    买完首饰,周舟也不闹腾满月了,满月直接奔着中药铺和杂货铺逛了,想看看有没有可食用的花种,打算种些来调色。逛了好几家,倒真被满月问着了,五色糯米饭,一些村子爱在清明节做来吃,用枫叶切碎泡水三日,枫叶水煮温便可染成黑色,“密蒙花”煮出来的水却是黄色,可把米饭染成金黄色,俗称“染饭花”,红蓝草可染红色,紫兰草可染紫色,就是都是用来给糯米着色的,换成面粉,满月还需要再想想怎么做,满月一连问了好几家,倒是思路完全被打开了。

    满月欢欢喜喜的给杂货铺掌柜道过谢,便在店里买了五斤糖,花了七百五十文。又在药铺买了几贴伤寒的药,这花大多数倒是不用买,就买了些栀子花和仙人掌种,其他的直接去山上挖。

    最后,还是被周舟拉着去了老棉庄扯了匹玫红色的棉布,满月这一年长得快,去年放宽的冬衣再放宽袖口裤脚便是薄薄一层,可以拆了棉花掏出来重做。

    二人大包小包的回到店里,周舟按照算好的份额,将今日花的钱记好账,买衣服首饰都是从满月年底的分红里扣除。

    一日后,飘香馆。

    客人甲绘声绘色的形容起荷花塔馍:“你是没看见,钱老太太那寿宴,好吃的好玩的是数不胜数,最让人惊艳的便是那五层荷花池,做的栩栩如生,你们猜是何物做的。”

    “那肯定是石头做的。”客人乙猜测道。

    “不,必是玉雕的。”客人丙否决。

    “非也非也,是馒头做的。”客人乙丙听着,都表示不信,这馒头做五层荷花塔,都无法想象。

    “那是你们没见识,不信,可以去码头的囍......囍馒福,对就叫囍馒福,可以去囍馒福那看看,端午的福袋便是用馒头做的呢。”客人甲说的有鼻子有眼,仿佛自己亲眼瞧过般。

    “福袋我记得是个包子铺啊?”客人丙直接否认道。

    冯富贵支起耳朵,听着荷花塔,当听到囍馒福和包子铺,得意洋洋的插着话:“周鲜包铺和囍馒福是一个东家。”

    “你咋知道的,说的好像你见过似的。”客人甲不甘心的说道,明明是自个显摆的,风头咋能被别人抢了去。

    “那东家以前是我家的大厨呢。”冯富贵与有荣焉道。

    赵掌柜听见,连忙凑热闹过来宣传道:“客人,要是来小店庆祝生辰什么的,都可以直接定囍馒福的喜馍,在我家定,可比直接去店里买优惠八成呢。”

    众人听闻,记在心里,有个要给孩子办百日宴的,本就打算在飘香馆办,直接问着掌柜喜馍如何定,有何样式。赵掌柜一听,将兜里周舟特意送来的花样式掏出,连忙给客人介绍着价格和样式。

    钱老太太的寿宴结束后,城里掀起了用喜馍当婚事、乔迁、百日宴等喜事回手礼的浪潮,满月的囍馒福开了俩个月,生意便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