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琦公子

第二十章,何家

    厅堂之上,众人各怀心思,茶水是喝了一杯又一杯,反正续杯不要钱。

    一些关系不硬,或者与此事关系不大的大族负责人,自然不会这个时候跳出来替别人冲锋陷阵,让别人在后面坐享其成。

    场中底气最硬的要数范家、何家、张家、钱家,这四大家族。

    其中范家与蔡家有裙带关系,何家有何进当年的政治资产,也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张家算是南阳豪族,在各方面都有关系,势力渗透的很广,钱家则与蒯家是表亲关系。

    钱家是蒯家的表亲,已经被蒯越打过招呼,自然早有准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破一笔财而已,若是能以此靠上长公子,花些钱财也没什么,不过作为南阳豪族的一支,也不能不顾所有人的利益率先表态支持屯田,那样就会被所有南阳豪族孤立起来联合抵制。

    何家现在的主事人乃是何进的儿子何咸,二十多岁的年纪。

    但自从何进死后,整日担惊受怕,看起来倒像是三十来岁的样子。

    这几年何家行事低调,处处谨小慎微,本着宁愿少赚一点,甚至赔钱,也绝不冒险的态度,才得以安然度日。

    不然何家早期收敛了那么大的家财,早就有人眼红了。

    别看现在场中的众人都和和睦睦,只要何家一个行差踏错,剩下的几个大族便会群起而攻,将何家分食殆尽。

    屯田这种事,何家根本不敢参与进来,如果何家做了这个出头鸟被官府借着这次机会打压,其他几家豪族,恐怕就会立马放弃屯田之事,转而去从何家身上撕咬下一块块肉来,反正都是赚钱,谁又在乎钱是从哪来的呢?

    剩下的便是张家了,张家在南阳盘踞多年,族人众人,根系深厚,与各方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次流民南迁,他们与范家吃下的最多,现在要吐出来,这个决心不是一般的难下。

    目前知道的,范家仗着蔡家的关系,再通过各处打点送礼,拉些联盟,想跟蒯越抗一抗,也是最迫切想拉拢他们张家的。

    若是他们两家联合,范家上层有人顶着,张家则基层关系广,他们两家合流的话,必然会有其他大族跟随,携众人之势给官府施压。

    但张家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定,因为一旦与范家联合,就等于在荆州继承人问题上倒向蔡家和刘琮一系,将来若是刘琮和蔡家失势,张家这种家族便会跟着被清洗出局,这是政治问题,比生意场上的暗算搏杀还要凶险万分!

    眼看着,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已经年近五旬的范家家主范辛率先坐不住了。

    “诸位,屯田此事已然迫在眉睫,接下来如何处置,是不是也该列个章程出来?”

    场中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了,想来在下的身份在此也多有不便,此事便由各位商议,先行一步。”钱家家主站起身,冲周围抱了抱拳,走了出去。

    何咸看着钱家家主走了,自己也想有样学样,却被范辛笑着拦了下来。

    “贤侄留步,钱家家主先走是为了避嫌,并不是不参与此事,此事乃是我南阳郡各族的头等大事,还需贤侄与我等群策群力商量出个对策来,先坐,先坐。”

    “诸位,若是就这么耗下去,再过半个月,我等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张家主,此事你表个态吧,你若是想把吃下的,再吐出来,那老朽也遵从大家的意见。”

    范辛颇为强势的把矛头对准了张家家主,就是要逼他表态,再犹豫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范家主莫要着急下决定,晚上不还有一场晚宴的么?咱们先探探蒯太守的口风,再趁此机会给他送些好东西,想来也不会太与我等为难,是不是啊诸位?”张家家主是个头发花白满脸褶皱的老人,说话倒是条理清晰,圆滑的很。

    范辛不甘心让张家家主就这么糊弄过去,还想再说什么。

    门外有人敲门,一名小厮站在门口说要找何家家主何咸。

    何咸走了过来,看到是自家下人,两人耳语几句。

    “诸位,在下家中有事,需要回去一趟,对不住啊对不住!”何咸冲着堂中众人作揖抱拳,跟着小厮离开。

    众人看着离去的背影,心思各异。

    半个时辰前,何府门外,刘琦递上拜帖。

    不一会儿,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被貌似管家的中年人背到了门口,又在这中年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出大门迎接刘琦。

    刘琦看到这种情况,赶忙迎上前去,扶住老人家。

    此老者应该便是何进的老父,何真。

    “老朽,年老体弱,怠慢了长公子,还望长公子不要怪罪老朽才是。”何真拄着拐杖,此时已近七十,何家得势时那有多么风光,如今对刘琦这样的少年郎都要如此的卑微,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

    “何公这话可就折煞小子了,万莫要如此说。”

    “长公子,快快进府说话。”

    “我扶着何公,何公慢点。”

    一老一少,仿佛一对亲密的爷孙,慢慢走进了何府大门。

    何府厅堂之上,宾主落座之后,自然是一番客套。

    “小子来时,家父特意交代了,要小子待家父向何公问好,让何公多保重身体。”

    “唉,何家时值如今,不想州牧还如此记挂老朽,老朽我……唉,不说了,不说了”似乎触及到了这位老人的伤心处,浑浊的老眼中在此刻流出了几滴眼泪。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让长公子见笑了。”

    “何公至情至性,让小子也颇为感动,想当年,家父受大将军提携,颇受恩惠,家父也时常对小子提起,如今小子跟随蒯太守驻守南阳,负责屯田之事,何府日后若是有什么难处,可遣人知会一声。”

    “唉,景升高义啊,既然如此,日后少不得要给长公子添麻烦了!”

    “理应如此,这段时间小子呆在宛城,少不得要来叨扰何公了,哈哈!”

    又是聊了些闲话家常,最后刘琦以一句“晚上还要代蒯太守参加一场晚宴”为名,告辞离去。

    将刘琦送走后,何真回到厅中,一位容貌美艳、身材高挑,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立于一旁。

    才接待了刘琦这么短时间,何真就已经满脸的疲惫之色,果然是老了。

    女子给老人续上茶水,走到老人身后给老人捏起了肩膀。

    “月娘,依你看来,刘琦今日来所为何事啊?”何真吹了吹茶雾,抿了一口。

    女子名叫尹月,嫁给何咸后,被称呼为月娘,此刻闻言手上顿了顿:“阿翁,您觉得刘州牧会记挂着您老人家么?”

    “呵呵,刘景升做了四年州牧了,也没见派人来过一次,现在又怎么会记挂我这个已经快要入土的老头子呢?”何真呵呵笑着,语气中不乏讽刺之意。

    “那便是了,一则,刘琦此来应为示好。二则,提醒我们现在是他在负责屯田之事,不要去挡他的道。三则,则在于他临走时的那句话。”女子缓缓开口。

    这个时候,何咸匆匆忙忙跑了进来,四处打量,冲着女子问道:“长公子,走啦?”

    何真拿着的拐杖重重顿在地上:“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这几年要不是月娘帮你打理家业,咱们何家早就被吞的渣都不剩了,你什么时候能像个家主的样子?”

    何咸低头挨训,不反驳不吱声更不搭理。

    何真看到自己孙子何咸这副不成器的模样,心里更加生气。

    自打何咸出生起,何家已然富贵,后来更是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地,何咸作为何进的儿子自然就变得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吃喝嫖赌,走鸡逗狗,纨绔子弟的那一套让他学了个遍。

    后来,本以为给他娶了个媳妇,能约束下性格,又逢何家巨变,此事之后,何咸虽变得谨慎低调了一些,但志大才疏,骨子里的那份狂妄,却遗留了下来。

    而何真愈加急切的严厉责骂,也让何咸在很多时候,起了逆反心理。

    “阿翁莫要责怪夫君,夫君已经做的很好了。”女子柔声替何咸开脱,更是给老者使眼色。

    “唉,罢了,咸儿,今天长公子来的事,让月娘跟你说吧,我累了。”老人说着拄着拐杖在仆人的搀扶下离开。

    老人离开后,何咸冷冷看了女子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女子面容凄苦,却也只能默默跟上,解说今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