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仙踪

二十九,取长克短

    刘子骥虽是争强好胜,毕竟不会神通之术,只得抓了棋子在手,蹲在棋盘边上和他对弈。二人你来我往,一个是故弄斯文,端坐不动,运用法力隔空飞落棋子;另一个是不拘小节,当众蹲地,如同“守株待兔。”刘子骥纵然下得一手好棋,奈何此时这下棋的架势和未济先生一比,确实就显得猥琐。

    未济先生又隔空飞落一子,开口讥讽道:“刘兄弟这棋峰倒还凌利,只是你这架势,一言难尽……莫非你家乡之人,也都是这样下棋?”

    刘子骥也感到众目睽睽下,自己一人居中蹲地,这架势确实不大妥当,悄悄回头瞄了一眼,不觉羞臊,待想要一屁股坐在地上,或是跪在地上,也均是不妥当。他见这围棋棋盘上,左右都雕刻着一个“横”字,上下雕刻着“纵”字,棋盘边一到十九线写有数字,排列整齐,他心中一喜,忙将手中棋子扔进棋罐,站起身来笑道:“我倒是忘了,棋弈之术不过小技,我在家乡都下盲棋,方便得很。未济先生你随意,我若是再看这棋盘一眼,便算我输。”于是刘子骥走回座上,背对着棋盘方位,端端正正坐下了,口中唱道:“我接下来这一子,横七竖八(纵八),该你了。”

    未济先生见刘子骥竟敢托大,自下神仙也难厘清的盲棋,心中不免惊疑,还只得先隔空飞了颗白子,在棋盘上应下这一手空棋,口中唱诺一声:“横七竖九(纵九)。”

    如此二人都离那棋盘远远的,一个明手,一个下盲棋;一个是卖弄法术,一个是炫耀记忆。又走了二十余手棋,只见棋盘上白子越下越多,黑子却不再增加。此时情形在于刘子骥是在心里复制了这盘棋,他记忆力超群,每下一手棋,他都能记在心里那“棋盘”上。而未济先生根本就不敢下盲棋,面对这木头棋盘,他虽然能看见自己下的白子,却看不见刘子骥盲下的黑子,时间一长,未济先生记忆就开始混淆起来了。到了第九十六手,未济先生下了一子“大飞”,刚唱出个:“横十纵八。”刘子骥立刻嚷道:“此处有子,我方才第七十三手时就下的。”

    未济先生回忆良久,又才慢慢在心中将刘子骥盲下的黑子一步步理顺过来,未济先生见局面已然吃亏,赶忙自找台阶,强颜笑道:“刘兄弟果然是神仙记忆……虽然你我二人心中有数,可是在坐的诸位却未必善于盲棋,莫如我替刘兄弟落子,让大家都能看得见棋局,也好消遣?”

    刘子骥听他嘴硬,背对棋盘笑了一声道:“随便!”

    未济先生急忙起身,走到棋盘边上,蹲了,抓出一把黑子,先将刘子骥盲下的棋步一一填上,他自己这才又摸了颗白子接了下一步棋,口中唱道:“横十一纵十三。”

    刘子骥高声应道:“横六纵二。”

    未济先生替刘子骥再落下这一黑子,见棋局于己越发不利,手中捏起一枚白子,就不知该下往何方?他蹲地不动,绞尽脑汁思考起来……

    只见船楼内众人都盯着场中,无人言语,大陆道人端坐一旁,双目定定看着棋盘不动,似乎也加入了这黑白之局,却无人知道他“阳灵神功”的妙境……其时,大陆道人魂门一开,神识已经离体。他神识潜出了大船,化为龙形腾起……但见星空下,长江江面独有一团风雨包裹着大船顺流而行,那白龙就无声无息卷住大船,将大船在江面上打了个圈儿……待那大船依旧在怪风雨推送下,逆流上行……白龙这才化为无形,钻进大船,隐入了大陆道人魂门。

    此时刘子骥与未济先生对羿的场面已然反转,未济先生一人蹲在棋盘边上,一心想赢,便顾不得斯文了。他又要思考棋局,又还得替刘子骥落子,两只眼睛就盯着棋盘不放。素来他自诩棋技过人,今日却被这毛头小子当众辗压,实在是不甘心。

    刘子骥见他越下越慢,等得不耐烦,顽皮性起,一时要茶,一时又要酒……将一旁伺候的姬人使得团团乱转。

    待下到一百八十三手时,天色已经放明,刘子骥吃吃喝喝中居然大获全胜。未济先生蹲了一夜,终于告负,又羞又气,起身将要认输时,脚却蹲得麻了,一屁股歪在了地上,这才发觉斯文扫地,登时羞得满面红涨……

    而此时怪风雨并未见小,裹挟着大船急急前行。

    吴棋起身,称赞了刘子骥一番,笑道:“渊明,这天都亮了,大船行驶了一夜,想必已经到了彭泽,等风雨散去,咱们立刻上岸,我送诸位‘鸿鹄北归’。大陆掌门和刘兄弟可不能食言。”

    大陆道人说道:“这怪风雨也没个准头,若是又将我等吹回到了浔阳,天意难违,那可怪不得我等不去。”

    吴棋笑道:“自然,自然如此。”此时那大船依旧为怪风雨包裹着,对外看不真切,吴棋依仗“济济”二儒的搬运大法了得,料定大船已经到了彭泽,便使了个眼色,要退去风雨。

    既济先生手端铜笛,立刻吹出一串鸟鸣之音,余音犹在,明显感觉到那窗外风雨蓦地衰减,大船就缓了下来。雨声渐稀,众人走到门边,推门眺去,只见一轮朝阳,霞光满江,脚下大船缓缓而行,不远处里格丁和几名仆从等人站在岸边,挥手欢呼,没想到这大船急急驶了一夜,不知何故又逆流回到了浔阳码头……?众水手也是莫名其妙,抛下新锚,便将大船泊好了。

    此时吴棋等人和大陆道人,对于昨夜大船发生的这一番怪象,已是心照不宣。吴棋与“济济”二儒见大船去而复返,大失所望,只是不知道,昨夜究竟是大陆道人还是匡庐神人用的手段,将大船又逆流引回了浔阳。此人不动声色便暗中将大船控制,而“济济”二儒居然毫无察觉,反为他送风送雨,二儒便知自己法力与他相差甚远,不是此人对手,于是退在一旁,小心伺候。吴棋虽万般不情愿送陶渊明等人上岸,却也无可奈何,只有强颜欢笑,好言相送。

    陶渊明,大陆道人,刘子骥和陶婉儿辞别吴棋离船登岸……

    待陶渊明,大陆道人和刘子骥将陶婉儿送回陶家村后,陶家免不得一番款代。三人用过晌午,返回到“放菊坡”来,天已黑透,刚要盥洗、休息,便听得一匹快马由远而来,不多时,那马一声嘶鸣,停住了,一名小道士气喘吁吁跑上了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