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百万年,西游才开始

第24章 十世西行

    三藏停下了脚步,他也没想这算不算偷听,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继续听下去。

    每个人信佛的目的可能都不相同,但出家之后修习佛经,肯定是为了成佛。

    “那时候他们没有那么多戒律清规,佛这个具体的说法也尚未成型,但很多理念已经出现。他们修身助人以慈悲行事,在艰难中逆行,只为让族人过的更好。”洛神继续说道,也不知这话是真的,还是朱大常事先写好的剧本。

    不过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佛门教义的确不是诞生于华夏人族的,但其中很多理念,确实在佛教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华夏人族。

    “如此说来,佛倒该是一种尊称,那些为族人而舍生忘死,为灾难中的人们逆行的英烈,他们就是佛。”朱大常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句话把佛这种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一下拉到了可见可触摸的程度。

    “按老祖的意思,岂不是人人都可成佛?”洛神觉得朱大常的说法很新颖,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

    “佛家理论不就是众生平等吗?既然平等那自然人人都可成佛。”朱大常很确定的说道。

    人人皆成佛这是一种看似不可能的事,不过正如人人平等,人人如龙一样,是种美好的远景,是许多人都愿意相信,也会为之奋斗的。

    “国师之言令人茅塞顿开,我见人人如佛,人人见我应如是,国师是懂佛法的。”三藏颇为感慨,不由自主的口开口说道。

    三藏此话一出,朱大常和洛神都看向他,而后三藏连忙双手合十,弯腰行礼道:“小僧三藏拜见国师。”

    “法师不必多礼,咱们其实早就见过了。我也不懂佛法,只是遇到的事情多了,有些自己的想法罢了。”朱大常的礼貌的起身相迎,看起来对三藏也很是客气。

    三藏闻言一愣,他确定是第一次见朱大常,以前他也没来过长安,早就见过这个说法让他很疑惑。

    朱大常一眼就看出了三藏的疑惑,于是解释道:“数月前我曾到过洛阳净土寺,那日正巧听闻法师讲经,虽然听的不甚明白,却也让我对佛法初有了解,那时法师的法号还是玄奘。”

    “原来如此,当日未能识得国师亲临,小僧实在眼拙。”三藏再拜说道,这就纯粹是一句客气话了。

    “法师来意我已知晓,这里只有清茶一盏,若法师不嫌弃,不如坐下来喝一杯如何?”朱大常指着身旁茶几说道,他看起来就像一个礼佛的居士。

    三藏感觉眼前这国师真的很好说话,便却之不恭的入席,洛神也立刻给三藏准备茶具添茶,虽然她不怎么喜欢三藏,但既然老祖都将他当客人,那就要有待客之道。

    “小僧今日前来,是想求国师一纸文书,还请准予小僧西行求取大乘真经。”三藏入座后就主动开口,这也是他来见朱大常的唯一目的。

    朱大常还是面带笑容,他对着三藏点了点头,只问了一句:“法师西行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贫僧此去西天求取真经,为的是这天下再无战争,让冤魂得以超生,让世间再无苦难。”三藏双手合十一脸憧憬地说着,说这句话他想都没有想。

    朱大常再次对三藏点了点头,同时一脸佩服地说道:“法师此去西天求取真经,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路上更有千难万险,听闻再往西走,还有无数妖魔盘踞。法师为救世人,甘愿以身犯险,着实令人佩服!”

    “阿弥陀佛,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小僧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三藏无比谦虚地答道,言辞恳切不负高僧之名,同时他对朱大常也好感倍增,甚至心中感觉这事应该成了。

    不过就在三藏以为朱大常这里没什么问题时,朱大常却又突然问了一句:“法师既然是西行,我这心中正好有些疑惑,不知法师能否解答一二。”

    三藏闻言立刻神色凝重,他知道这才是国师对自己的考察,回答的好与不好,就关系着这事能不能成。

    “不知国师有什么疑惑?若贫僧能解答,自当知无不言。”略微调整心态后,三藏有些硬着头皮的说道。

    朱大常脸上还带着微笑,随后略带疑惑地说道:“听闻那大雷音寺便在天竺国,不知这天竺国与大唐相比谁强谁弱?两国百姓谁又过得更好?”

    听到朱大常的问题,三藏明显愣住了,他明白国师这是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三藏也没去过天竺国,他不能直接说天竺比大唐更繁荣昌盛,但也不能说大唐胜过天竺,如果是这样回答,那不是等于说佛祖脚下的国度还没大唐好,那真经又如何使大唐变得更好?

    所以三藏只能答道:“贫僧未曾见识天竺国,也不知两国之间有何差别,若他年贫僧还能重回大唐,定为国师讲述天竺风土人情。”

    “原来法师也不知天竺是何样?岂不是说法师也无法断定天竺胜过大唐?”沈行知故作迟疑地说道,虽然只是寻常的迟疑,但已经无形中开始质疑那真经究竟对大唐有没有用了。

    三藏一时哑口无言,但朱大常却知道,就算是灵山脚下的天竺国,也远远比不上大唐,而且根据西游路上那些国家的表现,信仰佛门的国家治理的都很一般,换句话说用佛门教义治理国家水平是真的差。

    “我也曾在安西都护府待过一段时间,在那里见过西方不少国家的商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大唐,只为求购我大唐寻常丝绸布匹,学习大唐的知识技术,他们对大唐都无比敬仰。也有大唐商人远赴西方诸国,却没有一个留恋他国之好的,法师你说这奇怪不奇怪?”朱大常脸上迟疑的神情已经变成了疑惑,他继续说道,神情显得很是不解,而他这一问让三藏彻底哑口无言了。

    空气忽然变得极其安静,朱大常还是笑脸盈盈的看着三藏,而三藏还在思考。

    洛神是依旧无比崇拜的看着朱大常,她也看明白了,老祖这是在动摇和尚的心境,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抨击佛门的话,可每一句都足以让和尚佛心大乱,这简直是杀人诛心。

    “阿弥陀佛,世人常为表象迷惑,佛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心蒙尘佛法不显,贫僧西行取经,便是为了佛光普照世间。”许久之后三藏宝相庄严地说道,他的意志非常坚定,好像先前朱大常说的那些并没有对他产生影响。

    朱大常见三藏如此也并不意外,他的本意也并不是要乱三藏佛心,见三藏如此回答,相反朱大常其实还是挺高兴的。

    下一刻只见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说道:“我已经看到了法师西行的坚定意志,最后还有两个问题。

    其一:法师究竟是为谁去取真经?其二:若大雷音寺的真经救不了世,法师又该如何?

    这两个问题法师不要急着回答,你先回去好好考虑,想好了再来告诉我。希望那一日我亲自送法师西行。”

    朱大常问了两个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当这两个问题问出来,三藏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或者说这个答案早就存在。

    但当朱大常让三藏先不要急着回答后,三藏也再次认真思考了这两个问题,而越想三藏心中也越拿不准。

    这一刻三藏隐约明白了,自己或许真的还没有真正的准备好西行取经。

    三藏是个聪明人,也是真正的高僧,他没有死缠烂打,而是双手合十对着朱大常一拜,口中说道:“贫僧定会认真思量,争取早日给国师也给我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罢三藏就告辞离开,最后出现这样的情况,三藏一开始没想到,连洛神都没想到。

    “老祖,您这不像是在破坏佛门西行计划啊?”洛神疑惑的问道,她有些看不到自己老祖的意图了。

    朱大常没有在洛神面前卖关子,随即就开口说道:“我在集贤殿中翻阅过历代典籍,其实在三藏之前,每隔百年或者数十年,便有华夏人族高僧西行,你猜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了这所谓的大乘真经。在三藏之前,已经有九位大德高僧踏上了西行之路,可是他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若佛门真有心让真经东渡,又何苦等到三藏?这一次三藏西行,可不一定是取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