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崛起

第八章:春蚕到死丝方尽

    杨老汉回来了,这几天他都在地中拔草,稻子已经出苗了,一大早他就和杨康一同出门,知道太阳西落才回回家。

    饭桌上,杨康又提了摆摊的事,杨老汉走南闯北,经常进城,知道有一个摊位对家里是一个收入来源。

    “娘子,要不你就学吧,你做饭是把好手,而且又不用走太远的地方。”,最后母亲还是被父子两个劝着答应,不过需要等着这一批蚕养好。

    说道养蚕,杨康听母亲说家里的蚕茧都是直接卖给小贩,他从家里做布匹生意的同窗口中得知,他们给的价格并不是太低,只是过了小贩一手,农村的农妇至少少赚一半的银钱。

    去年母亲养蚕,最后结茧一共才五斤,大楚王朝的度量衡是以十进制为主。也就是一斤等于十两,而两斤半蚕茧才能成丝一斤,大楚的丝价年年上涨,去年一两丝百文大楚政和通宝。这个价格还是官方价格,到了商人那里价格低了三成到了农妇这里只有一半五十文。去年养蚕母亲也就赚了一两银,两个月时间。

    母亲已经开始养了半个月,每晚都听到沙沙沙春蚕吃桑叶的声音,为了不影响杨康睡眠,杨老汉又在院子里盖了一间蚕室。

    今年母亲养的蚕比去年多了一倍,想着能够为儿子多赚一些读书的钱。杨老汉也不闲着,天一亮先去地里拔草,顺道还要在山里面下一些小陷阱,回家的时候就会过去看看,有了猎物,第二天就会送到镇子上的酒楼,得到那么二三十文银钱。

    私塾中的教学进度开始加快了,《千字文》的释义,夫子花了半个月就全都讲解完了。在月末的时候,一整天都是考试中度过,中午的午饭都是由食堂送过来的。为了考试方便,夫子特意把私塾中的屏风拿了出来,每个学子都是一个单间。

    考试中途如果想要如厕,会有高年级的学长监督着,这一天把这些八岁的孩子累惨了。把卷子交上去,私塾放了三天假期,在开学就开始学习《百家姓》和《声律启蒙》,书本已经发给大家。

    《百家姓》和《声律启蒙》都是写在一起的,一看就是高年级的学长们抄录的,纸张挺粗燥的。不过也没办法,谁让印刷的书本贵呢。

    把书本装好,算上这两本,他就有四本存书了。背着书箱,告别好友,回家的路已经很熟悉了,走的多了,已经成了一条小路,野草都被他踩平了,每次走过都会把那些树枝折断。

    回到家,母亲这次反而不在家,父亲正在处理猪下水。木盆里有猪肝,大肠,还有猪肚,还有一个大猪头。

    “父亲,这又不是节日,怎么买了这么多的肉。”,看到儿子回来,杨老汉高兴的很,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儿子,你二叔回来了,就是我的弟弟。他走的时候,你还小,这次回来他升官了,如今在县城当县尉。”。

    “二叔?杨康努力回想,确实记忆中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小时候,总把他扔的高高的。”。

    原来他的二叔杨铁柱,大名大海。自小就淘气,一直没有娶亲,主要是家里穷,大楚康盛六年,北方曼达部扣关劫掠,闽越地区的大将李琥就地征兵三万。

    杨大海就偷偷的报了名,加入了李琥的队伍,勤王兵到了京城,曼达部已经退走了。后来他们就被派到北边,驻守在虎门关,挡住了曼达部大汗克烈尔顿的三次进攻,杨大海在最后一次大战中受了重伤,已经不适合呆在前线,他的长官就找了关系,把他调回了龙溪,成为了新的县尉。

    “好了,你也准备一下,和夫子请几天假。这次你二叔回来,带了你二婶,还有你妹妹。”,杨康有些愣神,怎么回事,一家子。

    他准备帮助父亲一下,快点准备一下,就听到一个清脆的笑声:“真好玩,大伯娘妞妞还要。”,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由远及近,出现在杨康家门口。

    他回头一看,母亲满脸笑容,拿着一个青草编的蚂蚱,正逗弄一个粉嘟嘟的女娃娃。在她的身后,是一个身穿劲装,腰胯宝刀的大汗,在他的身旁是一个小妇人,头上戴着珠钗,一步一笑,温柔的看着小女孩。

    “妞妞,你要乖,不要麻烦大伯娘,一会娘亲准许你吃一颗糖。”,小女孩子一听有糖吃,立刻就乖巧多了。

    “康儿,快过来见过你二叔和二婶。”母亲把小女孩还给旁边的小妇人,就快步过来。杨康立刻会意,赶紧起身,行书生礼仪:“小侄杨康见过二叔,二婶。祝二叔二婶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是康儿吧,真好,长的很是健壮。快过来,让二叔看看。这是你二婶,还有你堂妹杨玉,你叫她玉儿或者妞妞都行。”。

    杨康赶紧上前,小姑娘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个不停,特别可爱。“娘亲,爹爹,大哥哥有糖么?妞妞可喜欢吃了,今天都没有吃糖。”。

    杨康直接被小女孩的话弄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小堂妹真是个鬼机灵,变着法的要糖吃。他什么准备都没有,只能傻笑:呵呵呵,堂妹挺可爱的。

    母亲带着几人去了后面的屋子,端上今日刚买的茶水,还有一些果脯。小丫头看到果脯就高兴的扑了过去,嘴里先是塞了一个,手里也拿了不少,气的二婶直接上手拍了她一下屁股,只是还没打到就被母亲拦下了。

    “弟妹,小孩子喜欢果脯,正常。妞妞比康儿小的时候乖多了,说完还斜眼白了杨康。”,母亲真是,那时候自己不懂事,确实惹了祸不少,母亲也不忍下手打他。

    屋里都是女人,杨康也就呆了一会儿,看到没人理他,只能出去,父亲和二叔两人都是兄弟情深,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杨康出来了,两人才不好意思,赶紧假装忙着干活。母亲过了一会儿也出来帮忙,原来是小丫头终于困了。

    晚饭挺丰盛的,猪大肠以前根本没人吃,还是杨康把怎么处理的方法告诉了王璇,他们家才时不时的买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