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负天

第十一章:深入洪泽遇古妖

    曙光即将降临到湖面上时,罗二踏上了这座无名岛屿。

    昨晚,船上最后的两人,一个都没发现踪迹。一人确定是中箭着火,扑入湖底。打捞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未发现踪迹。在权江州张州主带大队到达后,打捞的人员越来越多。

    另一人,罗二相信是在小船驶入这座岛屿背面时,跳船潜入了。但是,本地的巡湖哨兵,没有一个人敢登上这座岛。都说这个岛时隐时现,登岛的人从来没有下来的,传说岛上有吃人的妖怪。

    岛上怪石嶙峋,四周临水处都是绝壁。绝壁上布满裂隙与宽宽窄窄的水道。每有水浪拍来,发出呜咽的鬼哭之声。

    借助绳钩,罗二翻上小岛四周的绝壁,入眼的居然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小湖,湖水不起一丝波澜,远远望去,宛若一颗透明的琉璃。从绝壁到小湖的中间区域,全部生长着各种枝叶夸张的植物。这些植物不是树,也不像草。有些形似龙爪;有些形似剑丛;未完全舒展的,叶片蜷缩在植物顶端,像是一个拳头;完全舒展开的,张牙舞爪姿态张扬,直冲苍天。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绿,一种霸道恣意的绿,完全不容一丝的杂色。

    罗二仔细看去,发现居然从未在他处见过这些植物,只觉隐约类似于一种低矮的地蕨。但是地蕨类植物是不可能长这么高大的,它们永远都是匍匐着,在地面上蜿蜒。

    绿意笼罩中,有一角飞檐显露了出来,仿佛古老宫殿般的建筑,藏在绿色的丛林中。

    罗二心神被吸引,奋力拨开丛林,来到宫殿前。

    这是一间残破的宫殿。宫殿外墙十步之内,完全没有植物的影子,仿佛是个隔绝了一切的结界。青灰色的墙砖,青灰色的瓦片,没有一丝的灰尘,也没有一丝的生气。仿佛宫殿的残破完全是因为时间,除了时间长河对祂的冲击,其他的一切都无法对祂产生影响。

    宫殿正门没有大门,门头上两个玄奥的大字赫然其上。罗二定神细看,“宫亭”二字的意思印入脑海,一股远古苍凉的意味笼罩全身——“宫者帝王所也;亭者民所安定也”。

    “这难道是一种上古道韵之文?”罗二喃喃的说着。

    上古道韵文是传说类的文字。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流传下来的解释是:一元之内分十二会。子会时天地初生,丑会时万物始发,寅会时天地人三才定位,直到亥会时黑暗混沌、人物俱无、天始有根。而在一元之内,始终不灭的只有道韵;一元之外,轮转循环的也是道韵。

    上古道韵文便是由跳出元会循环的大神通者,于开天辟地之时,模仿道韵而创造的文字。据说上古道韵文极难书写于载体之上,大多只能凭借心神传递。而且,由于全凭口传心授,流传无序,造成上古道韵文种类繁复,威力区别极大。大者堪比大神通,翻江倒海,毁天灭地;小者只能传递一道意念。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需识字,只要有灵智者,皆可望文生意。

    什么是机遇,这就是机遇。罗二赶紧屏息凝神,全力记忆门头上的两个上古道韵文字。

    帝王之宫:有万众膜拜之意,有威压众生之感,有庇护万民之态……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宫殿门头上的两个文字悄然隐去,罗二倏然惊醒。茫然的转头四顾,眼中的一丝紫芒,渐渐散去。

    知道机缘已过,罗二并未太过遗憾。对着门头拱手下拜,抬脚欲往宫殿内走去。才到门头,罗二提步又止,再次下拜道:“前辈在上,晚辈罗二拜见!”

    半响无声。

    罗二继续拜道:“前辈在上,晚辈罗二拜见!”

    “小小蠃虫,意欲何为”,一股飘渺的传音,直接回荡在罗二识海。

    罗二心头一喜,知道蠃虫是上古对人族的称呼,并无多少贬低的意思,继续道:“感激前辈传字大恩,晚辈一身俗物,无以为报。不知可有能够为前辈效劳之处?”

    “小小蠃虫,还未踏上修行路,汝有何处可为吾效劳的。”传音继续道。

    “晚辈已拜入金山寺玄奘大师门下,玄奘大师为法明长老亲传弟子。且玄奘大师佛缘深厚,立志上西天佛教灵山求取真经。晚辈必当跟随。”罗二一口气丢出了全部筹码。

    金山寺法明长老、玄奘、西天取经,这是罗二现在有可能搭上的超凡核心。脑海中《西游记》原文明确记载,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这“无生”二字在佛教中可不是能乱用的,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才能称之为无生。法明和尚就算没有菩萨果位,最少也得是个罗汉道行,才能配得上无生二字。

    而玄奘与西天取经,代表了天庭认可、佛教灵山、如来佛祖、佛法东传和金蝉子等等。

    传音的这位前辈,不论是何出身,只看他显露了小岛,显化出“宫亭”二字上古道韵文,则可判断他必是有所求。就算只是前辈布下的一处闲笔,自己也得把能够给到的条件摆出来,才能更好的与之对接,这样对话才能继续。

    而不进入宫殿内部,则是罗二深感自己在非凡世界的能力太低,筹码太少。如果在宫殿内部再得到了什么好处,是祸非福也。懂得取舍、知道进退,才是长久之道。毕竟罗二最大的优势,只是一本见不得光的《西游记》,只能从其中隐晦的了解,未来世界的大概走向而已。

    “佛教灵山……”传音久久无语,仿佛陷入了深沉的回忆。

    “汝若到得了西牛贺洲,倒是有几处老友的埋骨地,可以代吾做个祭拜。”传音道。

    “请前辈示下,晚辈必然前去祭拜。”罗二恭声应答。

    “万兽山、麒麟山、落凤坡,这三处”,传音稍显寂寥的道。

    “据晚辈所知,万寿山现在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朱紫国界有一麒麟山;落凤坡也在朱紫国界,不知可是此三处?”罗二问道。

    “吾久未履足尘世,是亦不是,由汝研判。”传音道:“也罢,吾赐汝一信物。若到了地方,汝自知之。”

    言罢,从宫殿深处射出一道白光,悬停与罗二面前。那是一片手掌大小,玉化的薄片,宛若放大的蛇鳞。

    罗二收取玉片,触手温润,放置入怀,青气自生。

    “敢问前辈是否方便赐下名号,便于晚辈做祭文。”罗二又问道。

    “就称为宫亭庐君便了。”传音道。

    “宫亭庐君,庐山君吗?”罗二心里想到。庐山君相传为上古庐山与彭泽的山水之神,有大神通,是妖圣级别的存在。

    罗二答道:“晚辈必定完成前辈嘱托,以报前辈传字之恩。二三十年内,必会回到此间回禀前辈。”

    传音道:“也罢,二三十年对吾也只是弹指。此行只是心血来潮而已。”

    眼见得半晌无语,罗二言道:“庐君前辈容禀,晚辈此次是追击两名水贼而来。其中一贼祸乱乡里,意欲聚众造反。若其出逃恐将荼毒生民无数。”

    稍停,罗二继续道:“晚辈眼见他潜入此岛的外围水道,望庐君前辈能告知其方位,避免生民蒙难。”

    似乎有些惊讶于罗二提出的要求,宫亭庐君淡淡的道:“何为祸乱?何为蒙难?生死有命而已。”

    “吾观汝也是多智之辈,岂不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亦恶于万物,故曰上善。”宫亭庐君告诫道:“观汝所见‘宫亭’二字,唯‘宫’字之势所得颇深。若汝踏上修行路,唯有超脱于凡俗利恶,方能达上善之境。”

    罗二有些惊讶的抬起头,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妖修居然能够有如此思维高度。看来能够在滚滚时光长河的清洗下,留存下来的,都没有简单的啊。

    想法虽如此,罗二还是道:“感谢庐君前辈指点大道。晚辈现下还只是凡俗之辈,既然有动念将其绳之以法,但有可能,还是希望能够念头通达。望庐君前辈能够成全!”

    宫亭庐君闻言道:“也罢,此二人既能到得此处,也算是与吾有缘。汝取其一,去吧。”

    言毕,一道画面浮现在罗二眼前。只见叛逃的哨兵李安悬浮于水中,身体被一个透明的气泡罩着,挂在小岛底部突起的一个暗礁上。李彪则卡在小岛北面的一处裂隙里,进之不得,退亦不能,仍在不甘的挣扎。

    罗二言道要取李彪。言毕,便觉身周斗转星移,再定神时,已然到了李彪的身旁。

    近身打晕李彪,往宫殿方向拱手一拜,罗二挟着李彪往岛外游去。

    不过游了两三丈,暮然回首,那座岛屿已然隐去,只见乌沉沉的鄱阳湖水,在朝阳的映照下,泛起点点金黄。

    幻耶、梦耶?唯有怀里温润的玉片,以及脑海中“宫”字之势,明确告诉罗二,这些都是神通。这些都是他即将要掌握的能力。待他掌握了这些能力,他必将践行帝王之宫,庇护天下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