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从流民开始

第十九章 性命可复!

    看着坐在椅子上,颇为感慨的左若童,

    李观一以首贴地,默然受教。

    两世为人的他,自然知道师父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传道!

    于师父而言,

    师父自幼便长在山中,

    对师父来说,山上这三一门就是家。

    三一门里众多师长师兄师弟及弟子们就是家人,

    这便是来时路!

    所以,自身因练功迈入二重时出了岔子的师父,对之后对所有拜入三一门下,修习【逆生三重】的弟子都亲自传授,

    力求让每一个弟子在迈入二重的时候,都不出岔子。

    所以,在其他迈入二重,没出岔子师兄弟们面对瓶颈纷纷选择求道,放下门中事务,到处云游,寻找参悟冲过三重之法的时候,

    唯独他和似冲师叔留在门内,选择被这俗务所框束,为三一门之发展鞠躬尽瘁。

    所以,日后,修了一辈子真,乃至被无根生尊称为真人的他,在临死的时候,在面对三一门上下一众师长、师兄、师弟、弟子们的时候,

    他选择了“撒谎”,为了三一门上下。

    三一门,便是他的归处!

    知来时路,方知归何处。

    弟子李观一,谨受教。

    ........................

    第二日,早课完后。

    李观一来到正殿法堂,准备受法,学习【逆生三重】这门绝技。

    刚走进去,就看见师父左若童闭目静坐在蒲团上,

    面前摆着两个蒲团。

    “师父。”李观一神色恭敬的作揖行礼道

    “观一,你来了。”左若童微微颔首,略一示意道:“坐吧,瑾儿也快到了。”

    “嗯。”李观一点头应了声后,随便找了个蒲团就坐了下来。

    他到底不在山上住,自是不能同陆瑾一道前来。

    但陆瑾今天来的确实有点迟了,不像他往日作风啊

    正想着,门外,一道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师父,我来了。”

    说话间,陆瑾有些面色羞红地走进殿内,看见李观一忙招呼道

    “观一师兄。”

    师父当面,自是得正式点。

    李观一点头应了下,随即向旁边的蒲团示意了一番,陆瑾顺势便也坐了下来。

    待两人坐定后,师父左若童也没有废话的意思,直接开口道。

    “常言道:‘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

    “为此吾三一一脉设下重重考验。”

    “此中艰难,汝二人心有体会,日后欲为人师时,也别忘记自己来时的路。”

    李观一,陆瑾忙应道:“弟子谨记!”*2

    左若童扫了一眼二人,见其皆神色肃穆,目光真挚,不由颇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道:

    “吾三一之道”

    “简言之,仅有一句。”

    “顺势堪避纪算祸,逆行方得会元功!”

    顺势很好理解,无非是指顺势而为。

    纪算,大指十二年的光阴,一纪为十二年,一算为二百二十二天,相当于‘世纪’的下位词。

    而会元,指万年以上天地循环往复的时间尺度,常与‘造化’相连。

    一元结束后,接着下一元的开始,天地再次循环往复,谓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所以在李观一看来,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

    顺势而为只能堪堪避过十年百年这个尺度的灾祸,再想活更久就很难了,

    而逆天而行、大逆不道方才是能够得到活到万年以上见证天地循环往复的成仙之法!

    左若童自是不知李观一此时心中所想,仍继续讲解道。

    “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为大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万物,由简至繁,生生不息”

    “从一到三,此为顺性命而还造化。”

    “从三到一,此为逆性命而得长生。”

    “吾三一一脉,逆生三重,便是由三至一,以后天反先天,化有形为无形。”

    “人之降生,先天一炁具化为四肢百骸。”

    “元精落入脐下三寸,任脉关元穴,此为藏精之所;”

    “元氣落入胸中膻中穴,此为宗氣之所聚。”

    “元神落在督脉印堂处,此为藏神之所,常与心相连,又名泥丸宫。”

    “三者皆为无形,聚而引动先天一炁,化为真炁。”

    “以此充盈全身,炼化四肢百骸,是以无形炼有形,以后天而反先天。”

    “是以‘元精’‘元氣’‘元神’,化三为一,炼化己身。”

    李观一听到此处,顿时不由得瞥了眼身边陆瑾,恰好陆瑾也看向他,

    二人相视一眼,顿时心领神会,

    小胖子刘得水就是败在这一点上了,

    后天具化的四肢百骸过强,所需充盈四肢百骸的真炁就越多,炼化四肢百骸的难度自然就越大,

    非要勉强修行的话,那进境必然缓慢,只会沦为庸众,

    师父左若童在这一点上,对小胖子刘得水做的真的可以说对得起天地良心,

    不好为人师!

    但又于暗处为其找出适合其自身的道路。

    非要让李观一来形容的话,有一句倒挺适合自己师父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李观一正走神着,只见左若童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还加重了许多,似是在提醒着什么。

    “人之降生,先天一炁存于体内,细辨之又可分为五行,五炁。”

    “元神与心相连,可引动心炁,心炁纯阳为火,心火领金肺,肺对应地支为申,是为心猿。”

    “元精与肾相连,可引动肾炁,肾炁纯阴主水,肾水领肝木,肝对应地支为亥,是为水猪。”

    “元氣与脾相连,可引动脾炁,脾炁调和阴阳主土。”

    “‘元精’与‘元神’相遇,心火肾水相交,但二者互为对立,心猿与水猪一相遇就势若水火,不死不休。”

    “但有‘元氣’居中调和,便会有水火相济,阴阳太极般的神妙。”

    “三者聚而为一,再引动先天一炁,便为真炁”

    “真炁充盈己身,便有那水火相济,阴阳交融般滋养造化之能。”

    “此法修到极致。”

    “吾等,只要有一息尚存,性命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