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从流民开始

第二十章 逆生三重

    说到此处,左若童那神莹内敛的双眸中也不禁闪过一抹异彩,语气甚为笃定。

    逆生三重,别的手段不说,

    单在这炼体固身,保全性命方面,即使放眼天下异术,也足以堪称一绝。

    李观一闻言,也不禁目露狂热,

    他自是知道,师父左若童说的这些,绝无半分虚假。

    修到极处,断肢重生也只是等闲!

    一念肉化清风,一念聚炁化体,神不死,形不灭!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正当李观一畅想走神之时,陆瑾突然一脸认真的向师父左若童发问道。

    “师父,那‘元精’‘元氣’‘元神’三者又如何聚而为一呢?”

    左若童闻言,略微停顿了下,轻笑道:“瑾儿,你有此疑问,吾心甚慰。”

    “人,性命也,命者肉身;性者,无外乎‘精’‘氣’‘神’三者而已。”

    “练炁,性也,无非就是在这三者上下工夫罢了。”

    “天下玄门各法虽异,然大抵走的都是内丹一途。”

    “金丹大道,无外乎也是心肾相交,引心火向下,于下丹处水火相济,于凝神大定中,勃然机发,先天炁复,凝出一颗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而吾逆生之路,与此截然相反。”

    “非引心火向下,反引肾水向上,于上丹处阴阳交融,再引动昆仑内的先天一炁,聚而为一,凝出一颗光灼灼的圆球,至此,功成。”

    “接下来,便是运炁,让其充盈己身,随后便以此炼化皮肉,此为逆生三重中的第一重”

    李观一闻言,顿时也有些疑惑道:“师父.....那昆仑是什么啊?”

    闻言,左若童不禁瞥了眼李观一,

    他本想等讲完逆生三重中第一重的行炁路线后,再去讲第二重的理论,

    但既然自己弟子都问了,那就索性就讲理论全讲了,之后再讲具体的行炁路线,

    左若童略作沉吟了一会儿后,又很快轻声答道:“是命的部分。”

    “人身为天地。”

    “人之首为昆仑,腹为中土,四肢为四海。”

    “二重之路,便是将其用真炁皆悉数炼化!”

    “一重外炼皮肉,虽也艰难,但终究能看到尽头,静下心来,行之即可。”

    “而二重,内化筋骨脏腑,说的容易,行起来,即使有‘逆生之法’这个罗盘在手,也仿佛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路。”

    “此中凶险,非诚于此者,难以继续。”

    “破关中途一招不慎,虽不会有生死之忧,但所炼筋骨脏腑必然受损。”

    “轻则,断送你一生修为之路;重则,怕是想像个正常人一样行动也是妄想。”

    说到最后,师父左若童又再次说出之前见过师门前辈后,对他们说的那些话。

    再三提醒,这既是教诲也亦是劝诫。

    心念间,师父左若童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

    “这其中险恶,你们现在皆已知悉,现在退出还来的及。”

    “弟子不退!”*2

    李观一和陆瑾二人异口同声大喊道。

    陆瑾自是不必多说,

    身为当代华夏异人界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嫡系子孙,

    他心中自是清楚三一门的逆生三重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大盈仙人左若童,

    论修为,乃当世两大绝巅之一!

    论道行,其与父亲同辈,甚至还年长其几岁,但单从外表来看,论谁见了都会认为堂堂大盈仙人是晚辈。

    数十年容颜不改,有道没道,即使小儿,也能一眼便知。

    对李观一而言,

    两世为人,他自是知道逆生三重通不了天,

    但龙虎之力、金刚不坏、断肢重生、肉身炁化,凭虚御风,抬手间炁化结界,容颜数十年不改......

    这些还算不得一个‘仙’字?

    那谁又说得清楚‘仙’到底是什么?

    在李观一看来,这般手段就是‘仙’!

    况且师父左若童还于他有活命之恩,有传道之实,

    而此时,听到两人的回答后,左若童没有丝毫意外,

    一来,他三一门也是有着千百年传承的名门大派,即使在玄门中的地位,也丝毫不逊于龙虎、武当这些历史更为悠久的门派。

    二来,他对自家的逆生三重也有足够的自信,单二重巅峰的他便已然是世之绝巅,若突破三重,通天彻地,羽化飞升也未尝不能实现,

    三来,他对这两个孩子有信心,

    陆瑾这孩子自不必说,就一个‘稳’字。

    而李观一这小子,心诚志坚,天赋又极为适合,更为难得是底色善良,真挚。

    逆生之路,虽然难走,但以这些孩子的天赋心性,再加上自己在旁保驾护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随即,在讲完逆生三重的修炼理论后,左若童便正式开始传授具体的法门。

    “无论是化三为一,凝练真炁。”

    “还是以真炁逆炼四肢百骸。”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保持心思纯正,剥离诸多杂念,让身心清静。”

    “这些......说来容易,做时难。”

    说着,左若童便从怀里掏出一副行炁路线图:“来,你们二人先将这副图上的行炁线路记一记。”

    “记下后,闭上双眼,静静感受,寂照照寂。”

    “引肾水向上,于上丹处阴阳交融,再引动昆仑内的先天一炁,聚而为一。”

    闻言,李观一和陆瑾一同答道:“是!”

    随即,二人便细细观摩起行炁路线图中的每一处,同时在脑中开始推演,待几番确认彻底将路线图记在脑中后,

    二人便盘腿而坐,五心朝上,缓缓闭上双眼,

    按照行炁路线,用丹田处的炁,开始引肾水向上.......

    左若童望着眼前闭目行炁的两人,心中不由百感交集,

    说实话,即使是他,也不敢百分百的肯定,在逆生这条路上,他们不会出任何风险,

    自从他中年踏入二重出了岔子以后,一直维持逆生状态的他,几十年来也没少教过弟子,

    对此可以说是再为了解不过了。

    即使他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但弟子在破关时也仍有不少出了岔子的,

    每当看到那些当年意气风发的弟子,因逆生冲关而落得一身残疾的时候,

    他心中总有几分说不出的苦涩,

    为人师,

    心中自是希望自家子弟能道运昌隆,

    不求其能超越历代祖师先辈,

    平安无忧,

    这四字便足矣。

    正当左若童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弟子祈福的时候,

    一抹熟悉的白色的炁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