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

第三十章 找人借钱

    刘襄也不傻,听沈田之这么一提醒,瞬间就明白了个中问题所在。

    眼下鲜卑已退,土匪已剿,整个广宁县河清海晏,无仗可打,

    内忧外患既无,朝廷自然而言就会降低拨款额度,甚至于取消。

    并且一旦把匪剿个干净,那再想找点理由,从世家大族和官府里面扣出点钱来,可就真的是难上加难。

    留下匪患,其实也是变相给自己留下一个向上级要钱要粮的正当理由。

    毕竟凡事都得讲究一个持续发展,哪能涸泽而渔嘛。

    “去给薛开章传令,就说连日苦战,将士已疲惫不堪,速回营休整,择日再战!”,刘襄当即下令道。

    “大人,要不要去拜访拜访木山镇当地的豪强大族?”,这时,沈田之提议道。

    “他们不是惧怕秦澜威势,不敢跟我走的太近,干嘛还去拜访?”,刘襄有点不解。

    沈田之附耳过来,轻声几句。

    刘襄瞬间笑了,“真特码有你的!”

    …………

    木山镇,周家坞堡前。

    坞堡,又称坞壁,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

    源自前朝时期的塞外列城,发展于翰国末期天下大乱时,

    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地方豪强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而周家坞堡是整个木山镇最大的坞堡,即便前段时间鲜卑大肆劫掠木山镇,也没有攻破周家坞堡。

    刘襄两人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走至周家门前仆人的跟前,“烦请通报一声,就说轻骑校尉刘襄拜访,有事相商!”

    仆人一听,立马进去禀报。

    不多时,周家老家主周云坤携周家嫡系二十余人,出门亲自相迎,“不知大人大驾光临,还请见谅!,大人里边请!”

    刘襄恭敬回礼,跟在周云坤身后,走进坞堡中。

    “刘大人来木山镇已有一月左右,本该老夫略尽地主之谊的,奈何,哎!”,刚一进堡,周云坤就叹息道。

    刘襄自然知道指的是什么事,顺势给个台阶,“在下孤家寡人,做事只凭满腔热血,自然无所顾忌”

    “可周老您不同,身为一家之主,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一族人的生死存亡,做事谨慎点自然无可厚非!”

    “多谢大人理解!”,周云坤感激道,

    其余周家人眼见刘襄如此体谅他们的苦衷,不由的对刘襄的好感增加几分。

    走进坞堡内,只见四周塔楼林立,私兵站在上方警戒瞭望,他们身披铁甲眼神冷冽,手上兵器隔着老远都能看到寒光闪烁。

    刘襄细细打量这里面的构造布局,这个坞堡经过周家等地方豪强家族数百年来的苦心经营,由内到外防守严密,铜墙铁壁难以撼动。

    这座独立于木山镇权力管辖范围外且自成一体的豪强坞堡,俨然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放眼望去,里面形形色色、应有尽有,甚至可以在说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

    看着这个镇中之镇,刘襄不知为何如鲠在喉、如刺在背。

    但他深知没有办法,这是长期性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止木山镇有,广宁县也有,甚至于荆国很多地方都有坞堡的存在。

    地方豪强自三百年前,前朝瀚国建立之际,就已经产生并迅速发展,它们和皇权深度捆绑在一起,

    各种利益交织导致皇帝只能放权于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以换取它们的支持,从而维护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而这种情况延续到荆国建立时,同样延续了前朝的做法。

    并且由于荆国律令规定,凡立下军功者、修为高深愿意为国效力者都能够赐地封爵,并永久享有封地内人口、赋税的自主管理权利,

    所以这些地方豪强家族底蕴深厚,几百年来一代接一代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赐地封爵,最后慢慢形成坞堡这种家族式产物。

    它们的这种坞堡,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个人私有,

    坞堡的存在使得帝国在人口、田亩、赋税上的朝廷敕令,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同时坞堡还会吸收大量流民、侵吞大量土地,不服地方管理,不遵朝廷旨意,

    造成帝国在基层方面不能够实现有效的治理和动员整合国家资源,导致国家的财富和权力逐渐向这些地方豪强倾斜。

    “哎!”,刘襄心中一声长叹,但他暂时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很快,走至周家议事堂。

    刘襄也不废话,直接当着所有周家人,开门见山,表明来意,“此次在下想肃清木山镇的匪患,可无奈手上兵员不足,加之粮草缺乏””

    “所以特地前来,想找周老您借点钱粮,待在下手头宽裕后,连本带利再行归还!”

    一听过来是借钱粮的,在场周家人脸色一变,只有周云坤一脸平静,显然早已猜到刘襄的来意。

    “不知大人想借多少钱,多少粮呢!”,周云坤试探道。

    “五千担粮、二千两白银”,刘襄开口道。

    好家伙,直接狮子大开口,把在场众人吓了一跳。

    周云坤眼皮跳了跳,“区区几股土匪,需要用的上这么多钱粮吗!”

    这些钱粮,他有倒是有,不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绕是他也不由有些肉疼。

    “区区土匪自然用不到这么多钱粮,眼下鲜卑虽然退去,但按照惯例,明年开春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到时候为了一雪前耻,必然兵锋更盛,届时周家坞堡能否守住还是个未知数!”,刘襄摇头道。

    “眼下我虽然身为骑兵统领,但麾下人马不过堪堪几十人,所以必须要尽快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以应对鲜卑威胁,借在下钱粮,解周家烦忧,这怎么算都是一件很合算的事!”

    周云坤闻言陷入沉思,刘襄所说不无道理。

    如果鲜卑再度南犯,换做其他人领兵出战,能否战胜鲜卑还犹未可知,

    届时周家家大业大,无法置身事外,又该当如何?

    如果借给刘襄钱粮,让他有足够兵马帮助抵御鲜卑,周家自然安稳许多。

    可是借给刘襄钱粮,他又担心秦澜怪罪下来。

    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后,周云坤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