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浩荡

第三十一章 论功行赏

    在确定要对刘襄施以援手后,双方就其他方面的细节,也再次进行沟通磋商。

    在这过程中,老辣的周云坤愈发觉得刘襄此人英武果断、天资卓越,日后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所以他打算进行一次豪赌,将周家全部家当拿出,全力支持刘襄,哪怕和秦家交恶,也在所不辞。

    谈到下午,已至饭点,周府设下宴席招待刘襄。

    双方在酒桌上推杯问盏,聊的十分融洽。

    散宴后,周云坤亲自将刘襄两人送出堡外,恭敬道,“大人请慢走,所需钱粮,老夫明天一早便派人送至陶家酒场,后续若有所需,尽管开口,老夫定当满足”

    “那就多谢周老了”,刘襄抱拳,衷心感谢道。

    随即便和沈田之跨步上马,纵马疾驰回去。

    “族长,你觉得刘襄此人,真的值得我们在他身上投入这么多吗?,就怕到时候血本无归啊”,望着刘襄离去的背影,有族人不忿道。

    虽然刘襄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可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粮来援助他,他们心中还是多少有点抵触。

    毕竟刘襄和秦澜撕破脸皮,眼下如丧家之犬跑到木山镇来,即便他拉起一支队伍,实力还不是不能和秦澜抗衡。

    “我观此人面相,天庭饱满、耳垂厚大,是有福之相,再看其举止谈吐,儒雅随和又慧气十足”,周云坤轻声道。

    “更难得可贵的是,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但做事沉稳,不骄不躁!,这样的俊杰,不趁着他尚未起势前打好关系,就晚了!”

    ……

    路上,刘襄万万没想到,这次居然顺利从周家手中借到这么多钱粮,

    再加上剿灭土匪所得财货,半年内,完全不用为了粮饷而发愁了,这让他笑容满面。

    虽然知道周云坤愿意援助他,是看中了他的潜力。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能在危难之际慷慨解囊,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就值得永远铭记在心。

    “有了周家的鼎力支持,我们就可以再招募一千士卒!”,沈田之大笑道。

    “招兵一事,不宜操之过急,要尽量多招农家子弟,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世家大族的人混在其中!”,刘襄摇头,叮嘱道。

    农家子弟生性淳朴,没有太多花花肠子,稍加调教一番,就能成为敢冲敢拼之士,并且十分忠心可靠。

    他这次脱离秦澜的控制,就是想要培养一支完全效忠于他的直系部队。

    所以对于那些意图浑水摸鱼进来,分化他权利的世家子弟,应当严格控制人数。

    “诺!,大人”,沈田之拱手道。

    “另外,田之,陶家酒场容纳人数有限,我打算将驻地搬到天龙寨,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十分隐秘,即可悄然练兵、积蓄力量,又可以静制动、观察局势,你意下如何?”,刘襄询问道。

    “妥当!”,沈田之点头,

    旋即便提出他的担忧,“不过现在若是驻扎在天龙寨旧址上,就怕有人借题发挥,说我们试图脱离官军,落草为寇!”

    刘襄转念一想,也并非没有可能,

    至少以秦澜的作风,就干的出来这种事,于是只得暂时搁置这一想法,以免落人口实。

    回到陶家酒场,刘襄立马示意沈田之、李虎、薛开章等人进内屋商讨要事。

    眼下粮饷已足,匪患已平,四方百姓参军热情高涨,扩充军队一事已迫在眉睫。

    一进去内屋,薛开章、谢长明便单膝下跪,向刘襄汇报战果,“启禀大人,我等已剿灭四寨土匪,所得财货已悉数交于李虎大人!,这是具体账目明细,请大人过目审阅”

    刘襄接过账本,看都不看直接扔到一边,微微一笑,大手一挥。

    “辛苦了!,这次作战,诸位劳苦功高,传令每名士卒赏酒一坛,肉二斤,钱五百文,并将伍长、什长、百夫长各自所立军功记下,留待日后擢升”

    “多谢大人!!”,众人拱手道。

    尤其是薛开章、谢长明两人更是喜笑颜开,看来刘襄大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出身而有所歧视,赏赐都是跟旧部一模一样。

    这让他们两个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倍加感动,暗自发誓一定要死心塌地追随刘襄。

    紧接着,刘襄便告知众人他的打算。

    准备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将陆续招兵一千三百人,这样一来,算上现有兵马,就有一千五百人的编制。

    然后将一千五百人按照所属作用,依次分为步卒营,斥候营,骑兵营,直属营。

    这样一来,就必须有相应的军职人员来进行管理。

    所以刘襄当着众人面,宣布他早已想好的新的任命。

    “沈田之为副尉,我不在军中时,军中大小军务由他负责处理!”

    “直属营编制为三百人,由李虎担任营将”

    “斥候营编制为一百人,由张远担任营将”

    “骑兵营编制一百人,由方熊担任营将!”

    “多谢大人!!”,李虎等人激动的脸色涨红,拱手谢道。

    这些都是早早跟随刘襄的老部下,从边军到广宁县,再从广宁县到木山镇,

    从无半句怨言,这次对他们的擢升,也是他们应得的荣耀。

    而才刚刚投靠的薛开章、谢长明两人悄然退至最后面,把头埋的很低。

    他们深知这次论功行赏,肯定没有他们的份儿。

    不过刘襄缓缓走到两人面前,拍了拍两人肩膀,大声道,“谢长明修为高深,做事机警,擢升为千夫长!,薛开章谋而后动,拜为军中主簿!”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惊愕无比,尤其是一直跟随刘襄的旧部们,纷纷难以置信。

    “大人,您怎么会让一个刚刚投诚过来的土匪担任千夫长啊!”

    谢长明不敢相信,大脑更是一片空白,沉默良久后,单膝跪地,颤声道,“大人!!”

    薛开章同样激动的无以复加,眼含热泪,他没想到刘襄竟然如此赏识他。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希望两位能够尽心尽责,为朝廷分忧,不要心存异心”,刘襄笑道。

    “属下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大人知遇之恩,若有不轨之心,必死于非命!”,薛开章眼神坚定,沉声道。

    “属下也是!,日后唯大人马首是瞻”,谢长明附和道。

    刘襄很满意两人的态度,将两人搀扶起来,关切道,“先下去好好休息吧!”

    两人恭敬行礼,而后转身颤抖着走出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