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27章 迁都(一)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忙里偷闲的朱明复正在陪着几个年幼的皇子皇女在西苑读《诗经》,这时王承恩来报,钦天监监正求见。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监正行过大礼后继续说,“钦天监已算出南巡的几个吉日,分别是四月十二日,四月二十六日和五月一日,还请陛下圣裁。”朱明复自然想是越快越好,毕竟去了南京才算是真正摆脱危险,于是初步定在了四月十二日。

    可是这次内阁却出奇的反对,这半年多以来,朱明复的旨意,内阁从来没有违抗过,一是陈演此人并没有什么魄力和能力,二是南阳大捷、南巡救国税以及招抚闯王这几件事大大地提高了朱明复的威望,三是内阁其实有点推卸责任的意图,主要命令都只想当个传话筒。而内阁此次反对,理由是准备不足。朱明复自然知道这是内阁看到如今大明有点起死回生的迹象后,想显示存在,增加话语权。于是朱明复便对内阁几位老家伙说:“卿等所虑甚是,朕也有诸多顾虑,不如留内阁大员和顺义王一道镇守京师,朕率其余百官先行?”这一下内阁慌了,这要是和李自成留在BJ,那哪还有好日子过?

    于是陈演改口说:“只需一月便可准备妥当,不如将日期定在五月一日。”朱明复觉得没有太大影响,就同意了。

    在在四月中旬,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也陆续赶到了BJ城,朱明复召见李自成,这次的氛围轻松很多,朱明复献给了李自成留下了30万石粮草,李自成听了自然是千恩万谢,朱明复则顺势跟李自成说:“顺义王,这清贼势大,你可不能轻敌啊,另外朕意山海关还是由吴三桂来驻守,与你一同抗贼,你看如何?”这一点来的时候,牛金星、宋献策就跟李自成说了,千万不要让皇帝找借口留下兵马,李自成也自然是知道的,连忙道:“我军定北侯刘宗敏,骁勇善战,且自归顺以来,寸功未建,故而请求驻守辽东,还请陛下允准!”朱明复心中暗笑,便道:“按说,这辽东倒不在北直隶的范围,爱卿要去驻守,莫非造就想好了?”李自成一看皇帝的目光,顿时直冒冷汗,毕竟突然说要辽东,手确实伸得有点长了,朱明复沉默片刻“哈哈,爱卿不必紧张,既然爱卿想要杀贼,朕再把辽东封给你就是,不过朕也想让吴三桂所部驻守河间府,这样若清兵来攻,也好有个照应。你看如何?”李自成琢磨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回到军中,李自成说了此事,众将觉得拿河间换辽东也无不妥,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见识了皇帝的手腕,也不敢撕破脸皮,更何况如果真的打起清贼来,没有朝廷的帮助,单靠李自成的兵马还是有些心虚的。

    接下来便是两军换防的事情,吴三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和刘宗敏进行了交接,其实吴三桂也不想在这苦寒之地久呆,毕竟和清兵交战这么多年,打又打不过,只能坚守,也很难建功。倒是刘宗敏很有信心打赢清军,拿他和明军的战绩来看,确实也与这个底气,他带的十万大军都驻扎在了辽东的防线上,朱明复还命令吴三桂把部分守城的火炮路给了他,这让他对皇帝十分感激,京城和北直隶各府,除开河间府外,都由李自成的军队接管,如今称为大明顺义军,李自成为表忠心,还专门派了三千兵马给驻守历代皇陵,皇宫也派了五百兵马日夜守卫。这是牛金星等某臣给李自成出的主意。

    朱明复的皇家第一军团则准备护驾南巡,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军团,经过小半年的整训,战斗力已经远超从前,朱明复隔三差五就会去视察,曹化淳、陆少林还有吴襄三个人治军倒是有些本事,当然也因为朱明复给他们讲解了一些主世界现代军队练兵的知识,陆少林,年轻有为,从严治军,这几个月练兵中,杀了三百多渎职的军官和老兵油子,者起到很好的严明军纪的作用。如今皇家第一军团整合了一些地方部队,已经有了9个师,约10万人。

    四月中旬,去天津卫视察船只的陈演回来了,他向皇帝汇报了船只准备的情况,目前已准备了大小船只3000多艘,还有从京城到天津卫的车马,一切就绪,只等皇帝出发了。

    南巡队伍分成了三批,第一批为五品文武百官以下的文武百官以及部分家眷,他们五月一日寅时就出发了,走海路,实际上皇帝也在这一批人中,第二批则是朝中大员宗室勋贵,后宫嫔妃等等,走海路,五月一日正午出发,第三批则是愿意南下的微末官吏、商贩和百姓,走陆路,五月二日南下。锦衣卫虽然总数有三万之众,但是并不全部在京城,除开警卫司之外,大多在全国各地,自然也是跟着皇帝走的。而且锦衣卫为了迷惑清军,情报一司,则故意在清国散步留言,说皇帝在第三批出行走陆路,但清军细作打探的则是第二批。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一行人在京城东门送了三次驾,每次皇帝都坐在龙辇里,而且每次都有6个龙辇,李自成说着一样的台词。这把李自成搞蒙了,清军的奸细也搞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