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30章 南北党争

    转眼在海上航行已经八日,朱明复站在船头,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他想起了曹操那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让他豪情顿生,心中暗想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帝国。

    五月十日,南巡的队伍抵达南京,南京百官出城十里相迎,为首的乃是南京兵部尚书凤阳、总督马士英,当然还有大半年前就被朱明复派到南京来修缮皇宫、衙门的BJ工部尚书范景文,他们倒也勤勉,半日前便来到了这里跪迎了。

    朱明复接受了众人的朝拜,便向皇宫方向行去,只见街道宽阔,楼阁林立,远处的宫城金瓦红墙,焕然一新。朱明复在崇祯的记忆里,南京是比不上BJ的,因为成组迁都BJ后,这里的宫殿、官府都缺乏维护,虽然历代都有修缮,但远不如BJ的紫禁城。如今一见,却大大改变了他的看法,虽然皇宫的规模略小于BJ皇宫,但街上百姓却远多于BJ,加上江南富庶,也使得南京城显得更加繁华。

    朱明复回到乾清宫休息了一晚,次日早朝。南北两京的五品以上官员悉数到齐,大殿里站的满满当当,朱明复首先叫内阁首辅汇报南巡情况,陈演道:“本次南巡虽驾官员、眷属、军民、商贾合计21万人,分水陆两路南巡,水陆已全部抵达,陆路还需三日可全部抵达。”而后叫工部尚书范景文汇报南京修缮的情况,范景文道:“本次南京修缮,紫禁城修缮房屋7800多间,修缮官衙府邸4000多间,新建官衙府邸800多处,征用迁移名宅36000多间,新建民宅,42000间,耗时7个月,动用劳工约200万人,耗银1200万两。”如此巨大的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实属奇迹,而且范景文还对南京城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规划,大体与BJ相同,内城百姓全部搬出,外城扩大了三分之二,还留下了充足的空地。“好!好!好!来呀,两位爱卿重赏。”朱明复连说三个好字,表面上是夸两个人,实际上是夸范景文这个工部尚书,此人短时间内能有这番作为,还能让南京官员都配合他调度,确实很有能力。

    但是看似一团和气的朝堂,却暗藏着种种危机。

    就在BJ的官员抵达应天后十日,南北官员的明争暗斗便愈演愈烈,朱明复案头的相互弹劾奏章越来越多,BJ官员原来虽然有好几个党派,但这次却空前的团结一致,形成了以陈演魏藻德为首的北党,南边官员择业摒弃了以往的争斗,形成了以史可法、马士英为首的南党。当然也有中立派:比如范景文、李邦华、倪元璐、黄锦、郑芝龙、孔嘉等人,这些人中出了南京礼部尚书黄锦之外,全部都是朱明复的心腹,他们自然知道皇帝不想他们卷入党争。

    而朱明复对此次党争的态度则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他并没有干涉双方的争斗,也不调和,但是给双方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只能文斗,也借机拿回了南京守军的军权。二是不得荒废政务。其他一概不管,双方可以相互弹劾、抄老底等等,而且只要是双方扯出来的案子,都会交给南北的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

    朱明复其实早就料到了这次党争,但是他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次党争一定程度上可以就出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些人的能力和品行,还可以把原来若干个小党派整合成两个大党派,这样其实更有利于皇帝,朱明复甚至想像主世界现代国家中两党执政那样,干脆成立两个党派,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时机未到,毕竟现在还是落后的封建时代。这期间也发生了朱明复惊喜事,那就是,北派官员职责南派官员没有交“南巡护国税”,南派官员则赌气捐钱,朱明复自然允准,这一下户部又收入了2000多万两白银。

    正在朱明复坐山观虎斗之际,一个坏消息传来了,周皇后自从那次晕倒之后,变反复发烧,如今已过十日,却不见好转,就在今日,又发起了高烧,这让朱明复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虽然前世他是生物学家,也懂一些健康知识,但是却不会治病,更为恼火的是,当时载入主世界知识的时候,或许是由于时间紧迫,偏偏忘了载入医学知识。

    朱明复来到周皇后床前,伸手探了探周皇后的额头,像火炉一样烫,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万岁爷,别杀她,她还小,她是我们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