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62章 袭扰战(一)

    南京,朱明复同时接到了两道折子,一道是郑成功的请罪折子,一道是郭运海的战报和求情折子。

    朱明复打开郑成功的折子,看了一,转段后面露不悦,接着再看,脸色又舒展开来。再看郭运海的折子转而有些喜色,一旁的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有些不明所以。朱明复看罢,便把折子给他们传阅。等众人看完后,问道:“尔等以为,郑成功该如何处置啊?”

    陈演抢先说:“陛下,他一意孤行,不听郭运海劝阻,损失惨重,依律当问责!”陈演遇到大事很难提出好主意,所以多是附和,但这次他觉得朱明复肯定震怒,就抢先答。

    “陛下,首辅大人,我看郑成功虽然年轻冒进,但是一腔热血值得表彰,而且其临战时的指挥能力很不错,困境中能想到办法突围,这份将才难得!”兵部尚书史可法说道,朱明复笑笑,心想“你是懂郑成功的。”范景文、黄锦等几人也赞同史可法的观点,

    “不错,诸位爱卿明察秋毫,这两封折子说明令朕有喜有忧,有的是海军陆战之力堪忧,喜得是得两个人才,郭运海有元帅之谋,而郑成功有大将之材啊!”朱明复笑道,众人称陛下英明,陈演脸色难看。

    “传旨,郑成功轻敌冒进,损兵折将,理当严惩,但念其剿灭盖州清贼有功,且遭遇敌袭能随机应变,及时止损,功过相抵。郭运海运筹帷幄,救援及时,回京后论功行赏。另,此次出征只为袭扰敌军,使得清军无暇南下,二位务必以此为目的。”朱明复说道

    五日后,快船已经将南京的圣旨送到了郑成功手中,郑成功和郭运海看后,放下心来。

    “郭兄,如你所说,陛下再次强调了我们的作战目的。”

    “是啊,郑大人!”

    “你怎么又叫郑大人,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们不说说好了以兄弟相称吗?”郑成功是个耿直性子,这一次他彻底认可了郭运海的才能和为人,所以真心想和郭运海做朋友,郭运海也很乐意,他觉得郑成功虽然有些年轻莽撞,但一腔爱国热情是令他佩服的,况且郑家那可是实力雄厚啊。

    “好好,郑老弟,但我有言在先,军中我们可要严格按上下级相称!”郭运海笑道。

    二人拿来海图开始研究如何袭扰清军,其实这几日他们一直在思考此事,如果没有此次海洲战败,其实他们的原计划就是在渤海湾袭扰,沿海袭击清军靠陆地的据点,但海州之败之后,清军俘虏一些明军,这一计划自然暴露,清军定会派一支骑兵驻守辽东半岛,哪里有袭击便会很快赶到。这一计划就难以继续实行,此外这几日渤海风浪突然变大,也不适宜长期在海上停留,必须靠岸休整。

    “郭兄,既然渤海不适宜在袭扰,我看我们不如绕过朝鲜半岛,继续北上,去年父亲曾派舰船去侦察过,清军把很多物资都藏在盛京以北的地区,还留有八旗牧民、农民,他们把东北试做他们的后院,我看我们去沐阳河卫(海参崴),还有苦兀岛等地袭扰,清军必然措手不及。”郑成功指着地图上朝鲜以北的地区。

    郭运海沉思片刻,眼中一亮,说道:“好主意,而且越是往北,距离清军盛京越远,这样他们的骑兵很难快速赶到,这样就能牵制他们大量兵力,还有,我们还要在渤海留下几条战船,时不时对着岸上开几炮,让他们辽东半岛这支骑兵也无法离开。”

    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傍晚便绕过朝鲜半岛去东北沿海搞袭扰,同时留下三艘舰船,五门四寸和鼎炮和三门红衣大炮,让他们不时去骚扰清军,但不得登岸。

    盛京,战报传了回来,博洛大胜,杀敌7000余,俘敌200多,清军伤亡1000多,。这些明军都不是李自成和吴三桂的部下,正是明朝的海军。多尔衮嘴角微微上扬。

    “可知敌军来了多少战船,多少士兵?”多尔衮问那个回来报信的小将。

    “回王爷,明军俘虏说,敌军有五六万大军,战船两百多艘!”小将说,多尔衮面露忧色,他向来沉稳谨慎。

    “王爷不必担心,他们全是步兵,就几千骑兵,而且骑兵战力远不如吴三桂的骑兵。除开火器先进,其他不堪一击。”小将见多尔衮担忧,继续补充。

    “他们的舰队可曾离去?”多尔衮问

    “这倒不清楚,多半还在海上,博洛将军也派小船下海刺探,但都没回来,想是被明军截获了!”小将说。

    “海军,果然只能在海上称雄。传令,博洛留下一万骑兵,继续留守辽东半岛,继续查探敌军动向!”多尔衮脸色稍缓。“还有,严密监视,李自成的动向,莫让他乘虚而入!”“嗻!”众将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