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明五百年

第62章 袭扰战(二)

    众将散去后,多尔衮看着龙椅上的小皇帝,一把把他抱了起来:“皇上,今天府上炖了从明人那里弄来的大甲鱼,你想不想吃啊?”“想想,十四叔,你快带我去!”“好你先去吃,十四叔还有事,来人,把皇上送去王府。”

    支开小皇帝后,多尔衮朝着孝庄皇太后寝宫走去。宫女太监自动回避。“皇嫂,你看为了你儿子的江山,你看把我累的!”多尔衮说着便扑向孝庄,这已是常态,孝庄也不躲避,便钻入了多尔衮怀里,这晚,这位蒙古少妇可把多尔衮折腾的够呛,多尔衮不禁感叹:“战场上我起码征讨四方,所向披靡,可到你这儿,只有被你征服的份儿!”

    经过五日的航行,郑成功大军已经到了木阳河卫外的海域,这里有座大岛和几座小岛,这座岛在主世界的现代被俄罗斯人命名俄罗斯岛,当然那是他们强占了海参崴之后,强行改的地名,而在明代,这座岛并没有正式的名字。

    “前方那座岛屿,岛上只住着几十个鱼民,昨日看到我们大舰队到来,已经吓得离开岛屿了!”一个团长汇报道。“岛的东南面地势平坦,适合靠岸。”

    “好,传令下去,准备登岛!安营扎寨”郑成功命令道,同时下令派出一支几百人的探子,坐小船登陆大陆沿岸,探查清军卫所,和清人情况,当晚大军便在岛上住下,上岛后眼见这岛屿风景秀丽,树林密布,转眼快到四月,岛上积雪基本都融化了,形成股股清泉,哗哗流动着。

    “郭兄,你看这座岛的秀丽,面积辽阔,不输我们福建海外的岛屿啊,就是这北方冷了些,可惜此岛无名。”郑成功说道。“木阳河是我朝永乐年间设的卫所,在前朝这里叫做永明城,不如我们叫它永明岛吧?意为永远属于大明”

    “老弟,寓意虽好,但前朝的名字可不敢乱用,我看要请示朝廷!”郭运海谨慎道。“对,郭兄说得是!”郑成功道。

    次日,前去查探的兵卒来报,木阳河卫,有一座清军军营,驻扎这五百清军,再往南五十里还有一座规模差不多的清军军营,木阳河城中有三四千百姓,大部分并不是满人打扮,应该是其他部族,方圆百里,有十几个满人村庄,大约七八千人。

    “好,那先袭击这两座军营再说。”郑成功下令道,第二日后半夜,明军兵分两路,郑成功带一路攻打木阳河卫,郭运海一路攻打南方军营。

    郭运海打得十分顺利,这座军营只有200多满人和300多汉人和其他各族奴隶驻守,比探子报来的数量还少,也没有高大的城墙只是一些木栅栏。明军攻入大营之后,这些汉人一见是明军,直接投降,他们是在前几年明清辽东战争中的俘虏,多是被流放至此。这座军营中屯着不少皮革、牛羊和人参等药材,粮食倒是不多。

    郑成功这一路却没那么顺利,木阳河卫在元代以前就有人定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是座中等规模的城池,城墙比较高大,本以为清军疏于防范,没想到此处守卫还算森严,城中也不止500清军,加上少数名族和汉人的奴役兵,少说也有千余人,好在明军有火炮,而且人数众多,打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攻下了这座城池,杀敌600多,俘虏400多,俘虏大部分也是汉人奴隶。

    郭运海打下军营之后并未停留,也未惊扰周边的村庄。还故意放走了十几个清军骑兵,让他们去盛京报信,而后便带领大军和郑成功在木阳河卫会师。

    木阳河城中还有一处府衙,郑成功便把中军大帐设在了衙门里。这木阳河城中缴获颇丰,获10000多石粮草,这让郑成功大吃一惊,按理说此处远离前线,驻军也少,不会有这么多屯粮。驻守府库的汉人奴隶交代,说这是盛京今年上个月运过来,作为备用粮草的。还缴获了白银2000两,黄金100两,皮毛、牛羊肉、鱼虾若干。

    “郭兄,没想到这小小城池还挺肥呀,缴获了这么多好东西,俘虏说这城中还住着4000多百姓,你看如何处置?”郑成功道。

    “此处临海,又有城池可守,很适合做我们的落脚之地,城中那些百姓,我打探过,基本都不是满人,而且和这些流放至此的明军奴隶一样,都常常被清军欺凌,还抢夺他们的财货。我看加以教化,便可成为我大明百姓,毕竟早年此地也有卫所!”郭运海说。

    “正合我意,我准备把粮食分出去一部分给这些百姓。”二人很快达成共识,觉得此地民心可用,毕竟他们也饱受清军压迫,只要好好教化,必然拥护朝廷。

    盛京,多尔衮接到了木阳河失守和其他几处军营被端得消息,脸色变了几变,说道:“这群海泥鳅,叫我抓到,非烤熟了不可。来人,传本王口谕,大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