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世界

第二十四章 统领处会议

    此次出征,损失的人员、枪支弹药尚在次要,暴露出的弱点,才真正致命的。

    我们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敌人对我们兵力与战力关系的错误预判,一旦敌人搞清楚我们的实际作战能力,就不可能再与我们正面决战。

    不怕敌人做什么战术,在绝对科技碾压的力量前,他们能做的战术都没有用,怕的是敌人跟我们玩躲猫猫,打不死揉不烂,时不时跳出来恶心你。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对于我们和敌人同样适用。

    这还不到两年,我们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战术就跟不上了,看来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制造更加强力的武器装备,才能维持我们的军事实力。

    战局不利,最终影响到西安城百姓,原本盲目相信帝国的人,一夜之间忽然清醒,对于帝国的未来,前路的暗淡,表现的忧心忡忡。

    与西安府不同,工业镇那边的居民,却依旧乐观积极,因为他们从最开始,就一直面临着看不到未来的局势。

    对他们来说,眼下有枪有炮,士兵充足,有什么好担心的,比起当初,啥都没有时面临军事打击,那才叫绝望,那会儿都挺过来了,还怕现在?

    居委会为了提振西安百姓士气,在全西安府搞起了庆祝大会,向民众宣传此次出征的重大胜利,讲述新军如何打的民军丢盔弃甲,打的李自成抱头鼠窜。

    这样的宣传,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非常有限,百姓里也有聪明人,他们是不接受这套说词的。

    尤其是参与出征的新军士兵与明军士兵,他们更清楚真实情况,所以对这种宣传更加排斥抗拒。

    于是很多流言蜚语,甚至是煽风造谣的话开始流传,有说起新军根本不是凯旋,而是被民军打回来的,死伤士兵多到无数,但帝国高层不让披露真实数字,就为了骗底下百姓。

    还有说,民军之所以撤出府境,是因为闯王被惹怒了,不打算再占领西安府,而是要把整个西安府的人全都屠杀。

    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尽管恐惧吓人,可破坏力并不大,真正可怕的说法,是那些对事实的歪曲解读,其中一个说法是:新军轻敌冒进,被民军几十万大军围困,弹尽粮绝,最后是靠着明军拼死打通缺口,才勉强脱险逃回。

    这种流言基本接近真实,但其言语中携带的隐藏含义,却能让很多无知百姓,产生一种脱离事实的比较,新军打不过民军被围,明军战胜民军解了围。

    等式代换一下,就是说新军实际上是打不过明军的。

    这样的说法破坏力非常可怕,因为现阶段帝国内的民众还能安稳生产,生活,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新军战无不胜。

    只有新军战无不胜,那些居委会宣扬的各种利民政策,才能继续实施,继续保证有效,百姓才愿意继续奉献,否则眼前再美好的,也只是镜花水月。

    为了应对眼下的困境,我召集了帝国第一次统领处会议,所有高层官员全部出席,共同商讨,群策群力。

    会议在位于工业镇内,我的住宅中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大秦帝国总统领,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巨大百货公司董事长,岩锦,也就是我自己。

    国防部长,军务统领,帝国军队总司令,武大山。

    居委会主任,妇女主任,马俊才。

    居委会副主任,民政部统领,张学。

    居委会副主任,财政部统领,何兰巧。

    军务部参谋,西安府城执政官,明军总司令,孙川亭。

    军务部参谋,明军副司令员,张洋。

    此人是左良玉帐下一名游击将军,平叛明军崩溃时,收拢了五百人退到西安城,在孙川亭劝说,同时也对大明朝腐朽失望的情况下,加入了大秦帝国。

    他从溃逃的明军中召集人手,组织成军,建立了一支两万人的明军部队。

    此次出征的一万明军,就是他军中的一部分。

    考虑到一些明军将士可能的抵触情绪,在此次会议之前,都还是称他们为明军,指挥也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指挥。

    此次出征回来后,将明军改为预备第二军,正式成为帝国武装力量之一。

    工业部部长,丘山玉。此人对于机械,金属加工,具有天才般的领悟能力,被任命为工业部长,负责整个工业区生产任务。

    研发部部长,赵国昌。此人对于武器研发颇有心得,手艺了得。我们的许多新式武器,第一件都是靠他手搓出来的。

    胡晓梅负责会议的后勤服务,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住处开会,来的又全是帝国高层,所以小梅非常上心,接到通知,后很早就烧起了壁炉,还准备了三只大水壶,架在壁炉火焰上烧水。

    这样可以保证随时有热茶水,还有擦脸的热毛巾。除此之外她还细心的准备了垫饥的炸果子和甜点。

    这些年也亏有这么个细心人照顾,不然像我这样一个粗糙男人,还不知道会邋遢到什么地步。

    从她身上我也看到,真是人有所长,她不能领兵、不能从政、也不能搞生产管理,但作为生活秘书,真的是无可挑剔。

    这次会议属于闭门机密会议,人数少,等级却很高。能坐在这里的,要么是我的心腹,要么是有极高的能力。

    会议开始,武大山先对这次出征做了总结汇报,他说:“我们前期进攻作战还算顺利,但是在接近庆阳时,敌人挖掘了密集的壕沟,筑起大量土墙,这些工事削弱了我们的火力效果,使我们无法在安全距离上杀伤敌人。”

    “进攻时敌人躲在堑壕里,等我们靠近,然后突然杀出,冲入我们阵列中贴身近战,这种战法使我们损失很大。经过几次交手后,我意识到,凭借手里的炮弹数量,根本无法突破这些工事群,只能下令撤退,但后路已被敌工事阻断,导致部队陷入重围。”

    “绝望之际,是孙大人冒死打通退路,才得以逃脱。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我部阵亡者有两百五十二人,伤者五百四十六人。”

    “武器装备损失如下,带回的损坏步枪及卡宾枪六十七支,丢失步枪十一支,卡宾枪五支。新式火炮损坏一门,已带回。老式火炮损坏两门,为减轻负重就地埋了。损坏遗弃了五架马车,以及一百三十匹马。以上是战役全经过,我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武大山的发言稳重且直接,没有任何的情绪渲染,只是在陈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作为军人,他很清楚这次出征的失败的后果,也明白这些损失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沉重,这让他背上了深深的愧疚感。

    孙川亭适时的插话说:“武统领,率军与十倍之敌鏖战,连战连胜,最后仅受小挫,不该以败绩论述啊!”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称是。

    我也开口劝慰说:“我们今天是总结大会,不是批判大会。依我看此战是大胜,两万人就差点掀了李自成大营,说明我们的战斗力是绝对够强的,只需要细节操作再优化一些,就可以取胜。老武啊,我们可指望着你呢。”

    这话一出,没想到武大山竟哗一下流下眼泪,他腰板挺的笔直,并不不抽泣,只有大滴的泪水从脸上溜下,他伸手抹了一把脸说:“总统领,我不是为自己的成败而哭,我是为好不容易建立的帝国而哭。此战我未能取胜,还让敌人摸索出了对付我们的战法战术,等他们再组织起来,以大军挖沟驻垒压缩围攻,我们如何应对。我是为此而焦虑啊。”

    在座的人都是有些见识的聪明人,一听就知道其中的危机,各个都低头盯着桌子,沉默不语。除了我和研发部长赵国昌。

    我环视众人,呵呵笑着说:“瞧你们那样。不就是个土工作业么,就给你们吓成这样?还有老武你,别动不动流眼泪,你长得五大三粗的,流眼泪看着很瘆人知道不。我在这郑重宣布,敌人的什么堑壕、土墙,都不是问题,已经有办法解决。不过,现在还是机密,先不能说。反正你们就别瞎鸡巴操心了。”

    我盯着武大山,扬扬眉毛,故意表现的神秘且成竹在胸,他立刻心领神会,情绪又重新高亢起来。

    我继续说:“外面那些敌人不是大问题,到是我们内部有一些问题,急需要处理。马主任,你先把情况说一下,大家一起想想怎么办。”

    马俊才锊了一下胡子,开始说:“各位大人,最近我们妇女委员会,收到下面很多情况反馈。表明,从部队出征归来,民众中就广泛传播着负面情绪,许多人开始对帝国的存续,表现出担忧,其中包括不少新军中的士兵,以及生产工人。这种趋势正在愈发严重,不想办法及时遏制,很可能酿成大祸。”

    在座的人听完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是很明显并不是因为什么民众的负面情绪,而是对于妇女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