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枭雄崛起

第61章 奏对,创新

    贾琛听说陛下已经等候多时,立即在门口整理衣冠,准备进入御书房觐见。

    这时候,冯保太监以一副“既然我们是熟人,又收了你的银子,便再送你一个额外服务”的态度,拱手对门口那个年龄更老些、更威严的老太监小声道:

    “干爹,这贾润贞是儿子的恩人,第一次进宫面圣,不知深浅,今天日里的情况儿子已经大致告知了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干爹提点提点。”

    贾琛瞬间明白,眼前这个老太监便是权倾宫城的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

    在原著中,他到宁国府小坐片刻,便卖给贾蓉一个龙禁尉的编制。

    而且当时说是有2个编制在同时出售,另一個已经以1500两的价格卖给了襄阳侯的兄弟老三,还有一个已经与永兴节度使冯胖子达成交易意向,打算卖给他儿子,只是还没有付钱。

    然后现场给了贾珍一个友情价,以1200两的价格,把这个五品龙禁尉的编制卖给了贾蓉。

    这个生意原本是户部的业务范围,这种事他都能插一脚,并且贾珍问银子送哪里的时候,他也很自信地说送他府上。

    由此,足见这个老太监的权力之大。

    此刻,戴权眯了眯那幽深冷厉的眼眸,上下打量了贾琛一番,然后凑近,小声道:

    “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刚才陛下已经与锦州节度使袁崇法叙过话,现下袁大人已经去永寿宫太上皇那边叙话去了。只怕过一会,待陛下与你叙话毕,太上皇那边也会召你过去。”

    “快进去吧,再耽搁下去,陛下该急了。”

    其实也就两句话的功夫,不过几息之间,并未耽误太久。

    所谓御书房,实际也是一个大套间的格局。最外侧一间是宽敞的宫殿,比不上大明宫,但召集内阁重臣和其他高级官员在这里,十几个人议个事也并不拥挤。

    穿过议事的主殿,后面一间才是皇帝办公的主要场所,真正的“御书房”所在。

    房间四周都是书柜,上面放着各类典籍,有些像后世的图书馆。

    中间有一张宽大、豪华的桌子,上面有繁复的五爪金龙浮雕,桌子上皇帝正在批阅的奏章,正在看的书籍。

    桌子的一角还放着一个精致的暗红色食盒,这表明陛下的晚膳就是在这解决的。

    桌子后面宽大的龙椅上,正坐着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青年,留着短须,威严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这自然就是当今天子、大周皇帝、崇志帝、张朴。

    太监戴权通报之后,正在批阅奏疏的崇志帝抬起头来,脸上疲惫的神色一扫而空。

    贾琛按照礼制下跪,朗声道:“辽东镇、锦州卫下属什长贾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志帝上下打量贾琛,看着这个器宇轩昂、丰神俊朗、气质英武的年轻人,这样的形象与他之前脑补的贾琛形象并不相符,似乎太文雅了些。

    不过听着贾琛的声音洪亮,并无惊惧畏缩之态,跪拜的呼号也不过按照正常礼仪,也并未有过分谄媚之态。作为一个年龄不过18的少年,这份不卑不亢尤为难得。

    崇志帝登基5年,在这个御书房里已经见过了许多人,那些第一次在这里被单独召见的官员,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或者过于谄媚,或者过于紧张,甚至有人在现场激动到泪流不止,口吃到话都说不出来的。

    所以刚才知道戴权与他在门口耽搁了片刻,他也没有催促,就是让太监提前交待一些细节,就是为了尽量避免这类尴尬。

    不过现在看来,贾琛的气质和神态,确实与其他人不同,倒像是在朝堂任事多年的少年英才,比如那些给事中。

    崇志帝心中顿时多了几分好感,嘴角带着一抹笑意,道:

    “今日朕与辽东大捷的功臣叙话,你在辽东屡立奇功,是大周的功勋之臣,不必多礼。”

    顿了顿,又笑道:“果然是英雄少年!平身吧,赐座。”

    贾琛谢恩之后起身,立刻有一个太监拿着一张小凳低着头送到贾琛身边,贾琛坐下之后,心知面试要开始了。

    崇志帝倒也没有绕太多圈子,笑道:

    “你作为锦州卫的一个什长,却敢于毛遂自荐,带着选锋士卒冲锋陷阵,你不怕死么?”

    上位者通常都是非常自信的人,尤其相信自己看人的本事。

    就像许多老板、领导都说,任何人在自己面前亮个相,再交谈几句,便可以准确地知道对方的品性、气质、性格等等。

    这也符合心理学的研究规律,通常人们在第一次见面的15秒钟之内,就会给对方贴上某类标签。

    也就是常说的“刻板印象”或者“成见”。

    崇志帝现在给贾琛的基本定位是一个粗鄙武夫,所长的就是不怕死的勇气,这第一个问题相当于是送分题。

    只要他答一顿,“为了陛下的恩典,为了大周江山,微臣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之类的套话,就算过去了。

    贾琛顿了顿,躬身答道:“回禀陛下,微臣并不怕死,也并无必死之心,因为微臣知道自己带领的选锋士卒肯定能攻破城池,战争必然会胜利。”

    这话说得略微有些夸张,不过与大老板说话,只是按套路来,对方一会就没兴趣了。因为他们天天谈话,各种套路模版早就见过无数遍。只有搞点创新,才能吸引注意力。

    崇志帝的浓眉一皱:???

    怎么这个少年没有按照模板答题?!

    心中的兴趣成功被调动了,原本准备问的第二个问题被搁置,追问道:

    “那你如何能肯定,你带领的选锋士卒就必然会胜利呢?据朕所知,锦州卫最近二三年间与建州鞑子的战事,多是相持,或者互有胜败。”

    互有胜败?!那特么都是那帮人杀良冒功搞出来的好吧!贾琛心中吐槽。他脸上依然恭敬,知道初步目的达到,已经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便道:

    “孙子云,作战前便要做战事的筹算,多筹胜,少筹不胜……因此,只要战前的统筹计算足够精细,正式作战的时候便如同训练一般,并没有太多额外的风险。

    “就像一个早已把诗书读到烂熟于胸的士子,在因对考试的时候,自然能考好。”

    以皇帝熟知的孙子兵法为引子,把两场战争的兵力对比,士卒士气,敌人兵力布置,甚至鞑子特有的主仆关系心态都分析了一遍。

    最后以科举考试的比喻结尾,也是陛下熟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