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枭雄崛起

第86章 道德两难

    贾琛拱手,肃然道:“回禀殿下,琛久在边军,作为一个小小什长,与刘中堂也不过一面之缘,并无深交的机会,因而对于中堂大人的平辽之策确实不甚了解,实在不知道从何谈起。”

    吴王殿下看着贾琛的样子,一下子也感觉有些语塞。

    这小子竟然如此耍滑头,倒也不好拿他怎么办,而且还必须顾忌长公主的面子,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坐在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大儒李宗周看着这场面,马上开口缓和,笑道:“贾小友初到神京,又非朝堂的正式官员,不知晓朝堂大员的平辽之策也是正常的。”

    他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脸上带着些许不满的神色,道:“不过那些平辽之策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万法不离其宗,归结于一点,便是靡费钱粮、用兵辽东,导致国家连年增加税赋,黎民苦难日重!”

    这李宗周老夫子素有贤名,陛下登基之初就广募天下人才,不少朝堂大员推荐了他。

    入朝奏对时,陛下问他治理天下之策,这个老夫子倾尽毕生所学,交了两篇大作——《修正学以淑人心养国之元气疏》、《以尧舜之学以致君尧舜疏》。

    总而言之,就是不要纠结于那些具体的粮饷、流寇、边患之类的事,要着眼于万事,要以仁义为本,涵养国家元气,以图万世之治。

    崇治帝看到这两篇奏疏,当场就傻眼了。

    老子问你如何治理眼前这一堆麻烦事,你告诉我说眼前这些都是小事,不重要,我们现在来说一千年以后的大事?

    于是从此对这个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冷处理,打发他去国子监当祭酒去了。

    不过这个老先生倒是对陛下的态度耿耿于怀,一直认为陛下过于重视眼前的刑名之术。

    现在这个贾琛面临自己当年差不多的场面,也是君臣奏对,他竟然能一举打动陛下的心,那就说明这個小子是个长于小节、刑名之术的人,算不得弘毅的君子。

    贾琛也感受到了这个老儒话中的情绪,反问道:“以李老夫子的意思,朝堂不该在辽东用兵吗?”

    “这……”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倒是让李宗周一时失语,他可以说辽东用兵策略不对,但不能说辽东用兵本身不对,否则就是坐视辽东鞑子坐大,与天下舆论相悖。

    他嘴角抽了抽,胡须也随着摆动,淡然道:“这自然不是,不过现在朝堂大员们的平辽之策,无一不是徒耗国家钱粮。大周国帑皆用于一隅,让天下各地之臣民如嗷嗷待哺之婴儿,实数可怜。”

    贾琛拱手,做出虚心请教的姿态道:“若以李老夫子之意,当如何应对辽东之局面?又当如何分配大周国帑?”

    “大周国帑来于天下黎民,当然也要均衡用于天下黎民,就如同天上的雨露,要均沾于天地万物,岂能都用于辽东!”李宗周老夫子理直气壮地道。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他在国子监也经常阐述,所以这话一出,下面的听众也跟着点头。

    贾琛道:“恕琛直言,李老夫子所言,或许是治民之道,在治兵之道上,却错得离谱。”

    李宗周听到贾琛竟然反驳他这句至理名言,心中不免诧异道:

    “润贞小友,这话错在何处?”

    那些听众学生,也在轻轻摇头,不信他能三言两语推翻这至理名言。

    吴王张霖嘴角带着一抹喜色,知道这贾琛情绪上来,便是他说错话的开始。

    贾琛微微一笑,肃然道:“兵法有云,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以用兵之道,不在于均衡,而恰在于不均衡。

    “若只均衡用力,则辽东之局面难以收拾。”

    李宗周也读过孙子兵法,自然听过这话,不过没有想过这话可以引申到国家战略层面。

    他微微变色,感觉到眼前这个少年并不是一个武夫丘八,便正声道:

    “可是,天下九州万民,皆为大周国民,若国家钱粮都用于一处,其他州县的那些灾民、老弱又当如何?他们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却无人照看,便该死吗?”

    占据大义,为民请命,义正词严,这便是儒家!

    所以,即使在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的时代,他们依然敢直言死谏,甚至希望皇帝一怒之下把他们杀了,便可以留名青史。

    李老夫子这带着大义的言论一出,整个大厅中顿时肃静,落针可闻。

    在那些听众学生的心中,今日的会讲辩论已经结束,这个武将少年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

    吴王张霖也露出了一抹微笑,感觉这个效果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好,他没想到这贾琛竟然敢直斥李老夫子的至理名言。

    现在,贾琛便要背上一个“只在意辽东,不在意天下民众死活”的名声,以后也很难获得好的声望了。

    贾琛对于他们的表现,却只是视若罔闻,淡淡道:

    “祭酒大人所言天下各地灾民需要钱粮,与琛所言辽东需要钱粮,由大周国帑钱粮有限,导致两者确实存在矛盾之处。

    “不过,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处理许多事情时,原本就没有万全之策,此时,我们便只能优先考虑主要矛盾。”

    贾琛把后世的“矛盾论”基本观点做了一顿阐述,这里坐着的都是饱学之士,虽然第一次听,却也听出了这深入浅出的话中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似乎这些现象他们也经常能观察到,并且有触及,比如“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却无法像贾润贞这么系统的阐述出来,俨然成了一门学问。

    贾琛环视四周,知道自己的基本意图达到了,接着道:

    “要在两难之间做出道德选择是很难的。比如,街上有一辆载着火药的马车失控,眼看要冲向市集中的人群。那里人员密集,马车冲入其中,定会造成上百人的死伤。一个大力的武者在酒楼上看到这一切,他身边桌上有几个正在吃酒的顾客。

    “此时,若这大力的武者抓住两个人,扔到那失控的马车之前,便可以让受惊的马车改道,救下那市集上的上百人。

    “然而,我们都知道,坐在武者身边的顾客是无辜之人,把他们扔下楼去,他们必死无疑。”

    贾琛直视李宗周老夫子,正色道:“以祭酒大人的意思,这个武者该如何选择呢?坐视上百人被烧死,亦或是砸死两个无辜顾客,救下那上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