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闻北伐

第34章 整备

    牛庸自然无话可说。

    王恬命孙卫抓出那杀了人的另外四人一同跪在地上,不想再多说话。

    孙卫面有不忍,毕竟这些事,当年乞活军也没少做。

    但如今王恬就是王恬,他要执行军法,孙卫不会有异议。

    倒是萧整,看如今事情真闹到人头落地的地步了,又想着出来说两句好话,小民的死跟他们士族何干,不过是要个面子罢了。

    往坏了说,那些小民家里的余粮,有些还是被兰陵萧氏抢了去。

    “都尉,不如将他们罚作苦役,来日若有战事,必让他们先登冲锋,以戴罪立功,可好?”

    王恬正在气头上,听到萧整言语,更是怒不可遏,对着萧整冷冷一笑,不作回答。

    如今这个世道,就是被士族搞坏的,士族没能力领兵却偏要领兵,看不起士卒却要依仗士卒,小民苟且偷生,没有你萧氏的罪过?

    “今日但凡杀人之人,罪无可赦,即刻行刑。其余有罪之人,各打五十军棍,充入军中苦役,每战必为前驱,历十次死战而未死,方可免罪。”

    “今日午时整军,若有人觉得此处军法严苛了,自可从北门离开。午时以后,留下之人,赏罚皆依军法,无有例外。”

    王恬理都不理萧整,倒是让萧整好些尴尬。

    牛庸听着王恬的命令,早已经吓破了胆,他看着周遭的历阳士卒,还想说些什么,正欲起身,被孙卫一刀了结。

    身后亲卫见状,纷纷抽刀,一刀毙命。

    王恬见此间事了,让孙卫留下善后,自己遂感无趣,回了营内。

    萧整被王恬晾在一边,不觉得尴尬,反而对这个王氏螭虎愈发感兴趣了。

    今日王恬,当得起杀伐果断一词。要知道如今武进城中,最需要的便是士卒,王恬此举,定会让不少摇摆不定的降卒起身北去。

    但王恬就是敢这么干,兵在精而不在多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

    但在武进城战事近在咫尺的时候,还能够选择不顾士卒数量,而严明军纪的,王恬当得起果决二字。

    待得王恬午时来到营内,一千武进历阳降卒走了七百,原先整编的历阳军也走了四百,一来一去,王恬的兵力反而比入城时少了。

    王恬也让孙卫派了信得过的五十乞活军旧部跟着北去的历阳卒北返。若是武进城破,那这五十人便算他们运气好,若是势均力敌,他们这五十人足够制造些混乱为王恬争夺些胜机。

    这五十人,随手为之,反正不亏。

    真正头疼的事在入城的第二天到来。

    后方的消息陆续向武进汇总。

    海虞的顾众在和历阳军战过一场后,取得小胜,但顾众还是退了。他这四千吴国兵,不论是放在无锡城外,还是与御亭合兵一处,都比悬在这海虞好。

    尤其是在王恬已经进取武进的情况下,没人会去在意海虞。

    但这对王恬可不是好消息,那进攻海虞的两千历阳军,如果退,会不会向武进而来?

    御亭方面的消息对王恬更不利。

    他的行吴国都尉被庾冰免掉了。

    虞潭庾冰以顾飏轻进无锡导致全军溃败免掉了顾飏的威远将军、监晋陵军事,在二人的事后呈交给他陶侃的信中,明言王恬对于无锡的溃败负有责任。

    同时,王恬违令出军,强夺甲胄,导致吴县空虚;不顾顾飏陆纳安危,致使吴中民心浮动,王恬是如何都当不得这个吴国都尉了。

    对于此事,王恬虽然有些讶异吴中士族的无耻,但是也不以为意,毕竟如今他手中可是一个除了不多的无锡溃卒,可是没什么吴国兵。

    当时索要吴国都尉,不过是为了能有个单独掌军的契机,如今整编后的军队在手,有一个吴国都尉的头衔对于王恬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真正令王恬心烦意乱的,乃是御亭会稽军如今寸步未移,依然在御亭驻扎,别说向武进进军了,连重新拿下无锡的意图都没有。

    美其名曰前战顾飏已经因为轻进导致战败,如今要有万全的准备才能进发无锡。他们要等顾众回到御亭修整完毕后才会进发无锡。

    御亭的庾冰明白,有了王恬进攻武进,无锡那两千守军定然不会再有南下的意图,毕竟武进才是他们真正的后路所在。

    届时无锡两千军与海虞的两千两千历阳军必然在武进城下与王恬死战,御亭守军不废一兵一卒,便能够占据无锡空城。

    甚至等王恬与历阳军在武进城下两败俱伤,庾冰才会派人进取武进。

    庾冰自然是不会看着王恬死在武进城中,但庾冰更不会看着王恬在他的手下取得什么功劳。

    在想着营外那些兵油子,王恬叹了口气,此战之后,怎么都要自己练一支忠于自己,能打胜仗的部队。

    会稽的消息则是喜忧参半。

    忧的自然是王舒几乎快被架空了,两万会稽军,尽入浙西战场。虽然有他的亲儿子王允之领军,但苏峻之乱中若要立功,必要进攻,若要进攻,必定受制于监浙西军事的虞潭,王舒也很郁闷。

    而对于远在武进的王恬,王舒能提供的助力不多。

    他同样给陶侃写了一封信,信里明言因顾飏轻进大意而导致无锡城破,王恬伏击历阳军有功无过。但琅琊王氏能在陶侃那里讨的什么好处,王舒没什么底。

    王舒借着自己监浙东诸军事以及行扬州刺史的权利,表王恬为行鹰扬将军,鹰扬将军依然是一个五品军职,但在如今的战场上,一个领兵将军可比吴国都尉重要多了。

    既然你们不要脸,那我王舒也不憋着。

    至于最重要的京口战场,郗鉴已经从开始从广陵渡江,准备进攻京口。郗鉴所部刘矩、曹纳已经率先锋强渡,到了京口城下了。

    而王恬许久未见的老熟人蔡谟,如今也在郗鉴军中。蔡谟与郗鉴都是兖州人,二人都属于时人所称的兖州八伯。蔡谟跑到郗鉴处也不奇怪。

    王恬坐在案前,自己当初出军时设想的八方来援的局面,如今可能只剩下京口一出有些许希望了,毕竟自己的从兄王羲之是郗鉴的女婿。

    但王恬倒是不感到惧怕,郗鉴若是能拖住京口守军,我王恬未必不能靠着武进城三千守军破了四千历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