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燃明

第一百七十一章 惊艳 1 徐光启

    “马渡江头苜蓿香,

    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

    不是咸阳是洛阳。”

    散朝之后,徐光启回到住所,吩咐老仆多点了两只蜡烛,迫不及待地就打开了皇帝赐予的书册包裹,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农学》。轻轻翻开,里面的扉页就是这首诗,他便念诵了出来。

    略微一思索,他便想到了出处,这是本朝开国洪武太祖的诗,名为《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写这首诗的时候太祖正在和陈友谅苦战,尚未一统天下。不过虽未一统天下,诗中提到的咸阳却表明了洪武太祖的雄心:必定要像定都咸阳的大秦一样六合一统。

    最终,洪武太祖击败了陈友谅,平定了天下。

    而平定了天下之后,洪武太祖也曾有心迁都于大一统皇朝都曾建都的关中。为此,在洪武二十四年派太子巡视陕西,当时的御史胡子棋也上疏“......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若关中也”。而太子从陕西回来后也奉上了陕西地图,且“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太子此事作为旁证也表明,太祖是确实想要迁都于关中的,毕竟关中富庶,华夏历代大一统的皇朝如秦、汉、唐皆定都于此,以洪武太祖的雄心,当然想像秦皇汉武等大一统的雄主一样。只是不久太子就病死了,太祖也因此没了迁都的心情,迁都之事也便不了了之了。

    徐光启对这些历史掌故都是知道的,只是不知皇帝为什么把这首诗放在了《农学》的开篇:这似乎有些不搭呀?是皇帝为了表明励精图治的决心?若是这样,听孙承宗说皇帝还写了一些兵事方面的书,似乎放在那些兵书里才合适。

    他再次仔细的看向诗句,发现字体是极其工整的楷书,大小完全一致,间距完全一致,略一思索便反应了过来,这应该是皇帝在西苑的印书坊用活字印制的。

    “我说嘛,皇帝无论如何‘天启’,这字体却必须要十几年工夫才能练出来,断不可能一夜如此。”徐光启不禁哑然失笑,随即又因为君子慎独而在心里自我批评了两句,肃容自警。

    自警之后,再看这铁画银钩、极其工整的字体,看着那油黑发亮、没有任何缺漏白点的墨色,他对于皇帝对格物实学的重视更多了三分体会。这字的质量与以往看过的一些印制书籍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无论是字形还是墨色,都堪称完美,显然这活字雕刻得甚为规整,而印书的墨也是新钻研出来的技艺所制,断然不是平时所见的墨。

    略略调整念头,暂时放下心中对新墨的思索,继续向后翻去。

    这一翻就陷了进去,再也停不下来,连老仆两次三番的来请老爷吃饭都被他挥手打发了。

    “民为邦本,无农不稳。”

    农学一书中,正文第一句就是这八个字。

    看到这一句,徐光启便是眼前一亮:这第一句就道出了江山社稷的根本。民变缘于饥寒,兵乱缘于缺饷,老百姓吃不饱肚子,一切都流于清议空谈。

    王战不是农业专家,所说的东西只能讲大方向,但是书中的东西也足够让徐光启这个此时的农业、机械大家惊艳。

    书中着重介绍了生态理念,循环经济,复合养殖以及红薯、紫花苜蓿等作物,还有耧车、水排、轮式大水车、龙骨水车等机械,对于正在整理《农政全书》《火攻要略》《制火药法》初稿的徐光启来说,颇有启发。

    “耐瘠地、产量高,是足食保民的优良作物......”

    皇帝书中的金薯亦令徐光启大为惊喜。

    对于被皇帝称为金薯的红薯,徐光启早就有心推广。万历三十六年的时候,江南发大水,许多地方粮食绝收,当时他就想通过在农业方面实际的作为来解救百姓,缓解饥荒。在得知了福建有红薯之后,便让人弄来了种子,试种之下果然丰收,且果实味道甘甜。有此实证,他就上了一篇《甘薯疏》,希望朝廷能够推广甘薯、也就是红薯的种植。只是可惜,他的《甘薯疏》并没有得到皇帝和百官的重视,否则,今日的陕甘也不会饥荒至此。现在看到天启帝如此重视红薯,将之写入书中,明言其是壮大华夏的粮食根基,明确要在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怎能不惊喜?

    “紫花苜蓿......良马......四轮马车......铺装道路......碎石、石脂水......”

    徐光启翻看下去,红薯之后就是苜蓿。

    汉朝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归来时带回了苜蓿种子,也就是适合牲畜食用的紫花苜蓿,从此这一被称为牧草之王的植物就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王战在书中明确指出:紫花苜蓿非止于普通农牧之事,更是建立强大骑兵的根基之一。于民政方面,与石脂水并重,亦是建立覆盖大曌的强大的运输系统、朝廷与地方消息传递系统的根基之一。有了光滑平坦的道路,有了大量的良马,朝中决策可以迅速传遍边疆,边疆有事亦可以迅速汇报朝廷,任何一地有事,朝廷皆可以迅速调集军队和物资进行支援,商货流通亦可以更为容易。紫花苜蓿的种植,石脂水的采炼,实为治国理政之要事,故应在不适宜种粮食的荒滩草甸大力播种紫花苜蓿。

    “马渡江头苜蓿香......怪不得圣上将太祖的诗写在前面,原来......”看到此处,徐光启不禁击节赞叹,从区区一株牧草之中,从油腻黑臭的石脂水与碎石当中,之前忱于木作的圣上居然看到了治国理政的契机,实在是......徐光启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

    “呼......”

    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徐光启继续向下看。

    在对铺装道路的介绍中,王战尤其对水排在鼓风、锤锻、钻孔、破碎碎石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图文并茂,看到的人完全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应用。徐光启有一种感觉,这应当是皇帝最熟悉的,皇帝很可能已经将水排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应用。

    再往下,稻田养蟹养黄鳝、水塘养鱼养莲花......平地开荒,坡地栽果,路边种桑......种种复合养殖、循环利用、顺应自然防御天灾的想法让徐光启大升知己之感。

    徐光启为了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让百姓不再受饥荒的威胁,多年来博览群书,将从汉朝至今的农书翻了个遍,已经总结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博览群书时他就了解到,汉朝时百姓就修建陂池水塘,蓄水、养鱼、种莲花,形成一种生态非常健康的复合养殖,而且水塘如果够大的话,还可以在水塘中堆造小岛,模拟自然,让塘中鱼类可以环岛而游,环形水系无始无终,可让鱼以为活在自然水系当中,长势更好。

    如今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皇帝也提出了类似的理念,且分析的更为细致:水塘养鱼,鱼吃虫排粪,鱼粪使塘泥肥沃,莲花茁壮,莲藕和莲子可食亦可卖,若万一干旱,配合水车、水渠,塘中之水还可抗旱。稻田养殖也与此相类,既收获了庄稼,也收获了鱼肉,鱼还可以吃掉一部分危害庄稼的虫子,鱼粪也肥了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关于自然生态,王战还在书中写到:“鸟雀捕尽,吃庄稼的害虫就会成灾;林中狐鼬、天上鹰隼射尽,则必定遍地硕鼠为害;硕鼠为害则易生瘟疫......树木被伐尽,则山坡必生泥石流之害;野草养育马匹牛羊,马匹牛羊的粪便何以肥土养草,然若不加节制的增加牲畜数量,则野草便会被啃光,良田草场的土壤必定被雨水冲走,草场必定变为荒漠戈壁;;不可填湖造地,否则洪水来临则无处承载,极易决堤;伐树必种树,否则翠岭变秃山,必生泥石流。上述种种,乃自然相生相克之理,符合相生相克之理则可长存。”

    复合养殖已经让徐光启大生知己之感,自然生态之说则让徐光启大为惊叹。徐光启也是儒门弟子出身,看到这里,只觉得皇帝所述暗合天人合一之意:按皇上的理念,这些若是推广开来,不仅是利国利民,更是有一种利于天地万物的感觉。

    “难道这真的就是圣人所言之天人合一?”徐光启心中念头翻滚,惊叹不已。

    书页翻动之中,眼看天色愈晚,老仆只好一次次提醒。好在徐光启不是苛刻之人,老仆也是多年随侍,终于在近戌时末将徐光启从书中叫醒,吃上一直热在锅里的饭菜。

    虽说儒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可徐光启还是忍不住在脑海中回味书中的内容,有时竟然将筷子顿在碗上,击节赞叹。

    旁边的老仆将老爷的一切看在眼里,十分担心老爷将碗打翻了,同时在旁边也十分好奇,心里不停地嘀咕,皇上到底是写了啥能让老爷变成这样。他却不知,皇帝所写的一切,对于徐光启这样醉心于实学的大家来说,胜过人间一切美味珍馐。

    徐光启匆匆吃完了晚饭,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刻不停的翻看着其他几本书册:圆,椭圆,抛物线......三角......方程......闪电,阴极,阳极,阴电,阳电,万物阴阳......地球,太阳系,日蚀,月蚀,自转,公转,八大行星,引力计算,重力加速度......银河!?银河之外无数的银河!?

    有图形,有文字名称,有算式,同一个算式有三种写法:用纯粹汉字来清楚表明内涵的成段表述;用汉字名称配合加、减、乘、除四字以及一些横线等符号列出算式;用汉字名称、甲乙丙丁等天干地支和华夏通行的数字计算草码列出算式。所有的符号、算式包括其中的一条横线、一条斜线都有详细精准的文字说明,对照之下,清晰明了。

    “嗯?......”

    一页一页仔细的翻看着,当看到皇帝书中写的“一年是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二天”和“‘王畿千里,影差一寸’之千里是否为大略之数?若先贤所测算地周八万里为准确之数,按周天三百六十度考虑,则天球一度对应大地是否应为二百二十二里?影差一寸,究竟对应几度?此需详细测量计算。另外还需注意,大曌与商周相隔数千年,此一寸与彼一寸是否同长?”时,徐光启惊疑地拿过了自己带来的《周髀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