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儿臣太想进步了啊!

第52章:若此时我为君!

    “君王若是贪图享乐,臣子必然溜须拍马,为讨好帝王,随之投其所好、作为一国之君,难道不应该做天下臣子的榜样吗?”

    “况且,陛下素来提倡节俭,而殿下你作为太子,难道不该随陛下而为之吗?”

    “况且,殿下作为一国储君,更是应该给百姓,给群臣做一个榜样才对吧?”

    “若是殿下都尚且如此,那陛下的政令,又该如何让其他臣子信服?”

    在李承乾的诡辩和不要面子的说话风格的打击之下,孔颖达的言辞也逐渐开始变的有些犀利了起来。

    甚至,他都已经开始搬出‘陛下’来试图说教李承乾了。

    在孔颖达看来,李承乾作为太子,他如今都已经把陛下搬出来了,李承乾总该有些忌讳了吧?

    然而当李承乾听到孔颖达居然搬出他父皇来和他做比较的时候,李承乾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消失了。

    甚至说,此时他看向孔颖达的时候,目光都变的有些冰冷了起来。

    “夫子、你刚才所说之言,让本太子非常不舒服。”

    “你既然口口声声说,今日要与我便说治国之理!那不如我们直接跳过这些没用的理论,转而辩一些有意思点儿的东西如何?”

    “既是治国,那便是以国为准!那么学生敢问夫子、国之根本在哪?一国之基、又在哪儿?君王的存在,又是为何?”

    “夫子可否答之?”

    看着脸上稚气未脱,但眉宇间却已逐渐展现出威势的李承乾、孔颖达的表情也逐渐变的有些诧异了起来。

    尤其是在面对李承乾那有些冰冷的目光时、孔颖达竟莫名的咽了一口唾沫。

    那双眸之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压迫感。

    “国之根本,民也!国之根基、疆土也!君王之能,统御八方也!”

    虽说李承乾的目光、看的孔颖达有些心里发毛,但是他却还是十分从容的回答了李承乾的问题。

    然而他话音刚落,李承乾便再次开口问道。

    “那好!既如此,我们就从民开始辩起!夫子,你可否说出一条利民之策?”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实策,而不是什么减免赋税,免除徭役之类的空话!我要的,是实策!”

    “夫子,敢问你可有?”

    ......

    实策?

    问我有没有实策?

    李承乾的上一个问题,对于孔颖达来说、可以说是简单易懂!

    甚至说手拿把掐的小事儿。

    但是这第二个问题,就让孔颖达有些发懵了。

    他若是当真心中有实策的话,那他也不会只是一个国子监祭酒了啊!

    实策,也就是可以落实下去,实际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孔颖达说说大道理的话,他倒也还行。

    但若让他说实策、他要是有,他就不会来这里讲课了!

    “夫子看来是没有实策可言了啊?那不如说说‘基’?夫子可有开疆拓土之策呐?”

    “这...开疆拓土,那是军中...”

    “您直接说没有就是了、无须找借口!”

    李承乾看着说话都有些不太利索的孔颖达,他丝毫不给面子的直接开口打断了对方的话。

    “太子殿下!若是照您这么说,你是有利民的实策咯?若是您也没有,那此问不就是在无的放矢吗?”

    作为夫子、被学生辩的连说话都说不完整,这让孔颖达的面子上再次有些挂不住了。

    看着气势逼人的李承乾,孔颖达直接开口就回怼了过去。

    今日他特意前来学宫当中授课,为的就是找回国子监丢掉的面子,若是今日这个面子找不回来的话,怕是以后国子监的一众夫子,都要低着头做人了。

    所以,今天他必须要占个上风。

    尤其是,在陛下的面前!

    “利民者,需先知民!有实权者想要为百姓做点儿什么好事儿,首先最需要知道的,就是百姓的苦难在何方。”

    “正如夫子向前所言、苦难可以磨砺意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为何百姓年年吃苦,次年苦难依旧?”

    “我身为太子,在这学堂之中忍受酷暑,便叫吃苦了。那这三伏天、百姓却非得要忍受酷热,还得在田中劳作!谁更苦?”

    “而我每日虽说吃的节俭,但也是餐餐见油,顿顿有肉!而百姓呐?”

    “他们吃了这么多苦,遭了这么多罪,也不见得就成为了人上人不是吗?”

    “要利民,先知民!”

    “我曾经偷偷跑出皇宫去过一次,纵然是长安城这样的大唐都城周边,一样有百姓食不果腹,我去吃过他们所食用的粗粮,简直难以下咽!”

    “然而,这些就是百姓的主要食物来源!”

    “之后我又走访了长安城中的一些郎中之所,治病之药、对于百姓来说,天价也!”

    “但凡生病,多数百姓的选择都是硬抗、或是找一些偏方、神鬼之人!”

    “这些、夫子知道吗?去看过吗?了解过吗?”

    “若说利民之策,我倒说不上多有,但是我却知道一点,百姓所需,自是利民!”

    “然而百姓所需?谁去满足?有人会真的去在意吗?”

    “就像夫子方才所说,君王所好、便是天下人所投之处。”

    “在我看来,君王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去统御八方的,而是去提要求,提需求的!”

    “就好比若是此时我为君!我大赏能发现新作物、或是能让作物增产者!下至赏金封爵、上至世袭食邑!”

    “那你说、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嘛?新的作物会出现嘛?”

    “而若是这样的东西出现了,那算不算是利民之策?”

    “夫子,还请回答!”

    ......

    李承乾的声音不大,但是他说话的时候,周围人甚至呼吸的时候,都开始不由自主的减缓了节奏。

    甚至在屏风之后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此时都是小心翼翼的。

    只不过,他们并不是在看着李承乾这个太子,而是在看着李世民这个皇帝。

    “若此时我为君!”

    这一句话,可不是可以随便说出口的啊!

    就算李承乾是太子,也是一样的。

    尤其是,此时陛下还就在现场的时候。

    然而,这句话,太子却已经说出口了。

    此时的李世民、看着与自己仅有一道屏风相隔的李承乾,眼神一时间变的有些诡异了起来。

    ‘口口声声说着自己要辞去这太子之位、结果呐?连自己做了皇帝之后要怎么做、要干什么、都已经想的如此清晰了。这就是你一直吵着的要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