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儿臣太想进步了啊!

第53章:父皇、你找茬是吧?

    学宫当中、看着一言不发的孔颖达,下方的一众学子们在短暂的沉默和愣神之后,竟不知道是谁带头,开始用手轻轻的拍打起了面前的书案桌面。

    而这种拍打声,是代表了对李承乾所言的认可和赞许!

    然而他们的这种赞许的拍打声,此时在这大殿之上,却宛如是一个个耳光一般,抽打在了孔颖达的脸上。

    “夫子、治国实策、我说实话,我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想法。”

    “但是夫子还请认清我的地位与你之间的差距!我需要的不是博学、而是需求!”

    “书卷之上,记载的是文化的瑰宝,我可以看、可以学,但是这却绝对不是我的任务和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而夫子所教导的东西,我也可以听,可以辨、甚至可以批判!因为,你并不代表正确的一方。”

    “就好比我身侧的风箱,它存在的意义,在你看来是享乐、是奢靡生活的开端!但是在我看来,它是进步,它是改变。”

    “苦难,是用来克服的,而不是用来忍受的。”

    “前人留下的东西,不是让我们用来遵守的,而是用来借鉴的。圣人言: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

    “不要让眼前的片叶,遮住你眼中的世界!”

    面对一时间已经有些无话可说的孔颖达、李承乾却丝毫没有给他留面子的想法。

    直接开始了教你做人模式。

    如果说,今天的这一堂课,孔颖达只是单纯的和他做一些辩论的话,李承乾也绝对不会这么上心,同时也不会说话如此呛人。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搬出李承乾的父皇来做对比!

    因为李承乾十分清楚,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头。

    而且只要今天把这个头开出来了,那么今后李承乾所要面对的,就是更加刁钻的言语和要求。

    用李世民这个皇帝和他如今这位储君做对比,从而去批判和贬低他。

    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教育和劝诫他。

    虽然说法不同,但其实也都是一个意思。

    那么、这样的事情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李世民耳边会经常听到这些对比的言语,时常有人会说太子与他这个皇帝相比,如何如何...

    这或许诈一听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一旦时间久了之后,李承乾在他父皇的心中,会越发的不堪和不受待见。

    从而产生最基础的厌恶感和失望感。

    而其二、

    如果今天让孔颖达开了这个头、那今后只要是劝说他李承乾的人,都会动不动就把他父皇抬出来。

    到时候,若是李承乾不听从劝告,就会十分自然的被带上目无尊长的帽子。

    甚至若是不小心说错了什么,就会被人无限放大,称其不尊父辈,不敬不孝!

    李承乾的确是想要辞去太子之位,这一点是不假的。

    但是、不代表他就非要引起自家父皇的厌恶。

    虽说皇家无情亲!但那毕竟是自己的父亲。

    所以,在孔颖达把李世民抬出来的时候,李承乾整个人就开始变的犀利和充满攻击性了起来。

    这个源头,必须掐灭!

    “夫子,若无其他、我便退去了,今日的课,我想我并不适合上。”

    “当然、我也觉得你并不能教我什么。”

    “告辞!”

    李承乾说着,竟直接起身站了起来、对着孔颖达微行一礼之后。

    直接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而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孔颖达的视线并不是第一时间看向他,反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屏风。

    在那屏风之后,坐着的是当今陛下。

    而透过孔颖达的视角,他发现,在太子离位之后、陛下竟也一同站了起来,随后并没有做出任何示意,只是默默转身离开了学宫。

    而陛下身边的众臣,此刻也都默然起身,随着李世民的步伐朝着外面走去。

    见此情景,孔颖达知道,他今天估计是搞砸了。

    ......

    太极殿中。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端坐在主位之上,而从学宫当中潇洒离去的李承乾、此时正满脸苦涩的跪坐在他面前。

    低着头,眼神中写满了无奈和尴尬。

    “正听闻你今天一早,凭借两句诗,便将国子监的博士给逼退了。为了此事,朕正午之时、再次让所有学子和夫子在学宫再次汇聚。”

    “结果你倒好,凭着一张嘴、还有那满嗯口的诡辩,又是将国子监的祭酒都给骂的哑口无言了。”

    “怎么?到了朕这里,怎么连几句易经和诗经都背不下来了。像你这样似乎也学的还欠点儿火候啊!”

    看着低头不语的李承乾、李世民不由开口调侃了他一句。

    说实在的,今天在学宫中、李承乾的那一番话,给李世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尤其是他的那句,君王存在的意义,是提需求的。

    让李世民这个在位的帝王,都不由感触良深。

    但是言辞惊艳是一回事、逃课就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父皇恕罪,这诗经和易经...儿臣的确看的不多,背不下来。”

    如果说让李承乾说点大道理,耍点小聪明,使点鬼点子什么的。

    他或许还比较在行,也多少能整上那么几句。

    但是你要是真让他背诵这些古文...

    别闹了,如果不是为了考试,他哪儿会去背这些东西啊?

    所以、他父皇今日将他叫来,可以说当真就是一拳打在了李承乾的软肋之上了。

    背诗他能背,但是让他背点儿别的、那就别闹了。

    “哼!你那是看的不多吗?朕看你是从来就没看过吧?”

    李世民看着被自己一问之后,直接就开始一言不发的李承乾,虽然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但是眼神中也多出了几分无奈之色。

    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虽然说是一件好事,有主见,至少不会轻易被旁人所左右。

    但是、他这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却也很难再纠正回来了啊!

    “承乾,朕罚你回去将诗经和易经分别抄写十遍,你可有异议?”

    额?罚抄书!

    我...

    自家老爷子这忽然的一句处罚,而且还是听上去如此耳熟的处罚方式,顿时让李承乾脸刷的一下就垮了下来。

    自己穿越一场,而且现在都还是一国太子了啊!

    这怎么还要被罚抄书啊?

    “怎么?看你的表情,你似乎很不服啊?”

    “没有没有,雷霆雨露,皆是父皇之恩宠,儿臣不敢不服!”

    “不敢不服?那就是口服心不服了呗?”

    “。。。。。。”

    您这是挑刺是吧?

    非要让我明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