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纪年

第七章 父子与父女

    皇城内太清殿中也同时进行着一场关于雍州之行的交谈。

    对话的双方,恰恰是另一场交谈中两位主角的父亲。

    李卿彦身着龙袍,将冠冕放在一旁,与穿着褐色短衫丝毫没一点贵族气质的子爵大人柳志远对坐喝酒,值得注意的是御案上并不是价值非凡的山珍海味,只是在制作过程中更加精细的普通下酒菜。

    并且人皇陛下也披散着头发,与柳大子爵一样不讲究形象。

    富丽堂皇的太清殿上就他们两人,平日在李卿彦身旁伺候的宫女、太监都不在左右。

    涉及雍州的事,本就是前几天才由云棠告知李卿彦,父女两开始谋划,所以直到今日李卿彦才将雍州之行的真相,以及部分安排告知柳志远。

    “既然此行事关神道,陛下放心让两位殿下担此重担?”

    柳志远听闻涉及神道神色如常,只是奇怪为何在涉及高境界修行的情况下,还要让两位年轻的殿下前往。

    “不是还有你儿子吗?”

    李卿彦更是轻松,他直接拿起酒壶豪饮了一口后,他勾起嘴角打趣道。

    “那小子现在还差的远,微臣担心他辜负陛下的期望。”

    柳志远轻轻摇了摇头,他是真心认为柳茗还需要成长。

    “朕将玄英观给的东西交给了柳茗,你不在意?”

    “那是陛下栽培他,说实在的,微臣都没想到陛下会将那枚灵箓给那小子。”

    见柳志远真的不在意,李卿彦反倒是有些好奇,想看看这位鲁莽著称的心腹能讲出什么来,他问道:“灭神之战的传说早已传遍天下,人人都知道道门与神道的因果。你一点不担心?”

    “该让茗儿见识点真正的风霜了。况且,恰恰因为道门与神道间因果太深。道祖将道门修行开拓到第八境已是两千余年了,始终没有找到第九境的关窍。他是得到最多神道遗产之人,曾经以为敕神之法与文庙那位圣人发生争端。道祖对神道手段掌握越多,涉及神道的因果越深,他越不会让神道复苏。”

    柳志远摇了摇酒壶把最后一口酒倒出,信心十足地道出自己的见解。

    李卿彦却摇了摇头,颇为感概道:“虽说话是没错,可也不全对。雍州一事的症结却不在此处。你和云棠那丫头都各看清楚了一半。”

    “能和云棠殿下看的差不多,那也是微臣的本事有所提升了。”柳志远却颇为得意地笑道。

    直到他听到李卿彦的下一句话,才真正变了脸色。

    “可朕要告诉你,朕并不放心,朕也是在赌。拿朕最宠爱的女儿、宗室内天资最佳之人和你的儿子在赌这一次。”李卿彦神色严肃的看着柳志远。

    灵气诞生至今的近万年,被称作“寻道纪元”。这个时代不同以往,像李卿彦这般已经高居皇位二十载的帝王,还是相当年轻的。但他作为李氏王朝真正的奠基人,他年少之时便足智多谋、知人善任,自李氏起事以来,他聚拢人才、征战天下,十余年间转战南北,打败了乱世中威名赫赫的各地统帅,百战之后平定天下,才帮助先帝功成帝王。

    他唯有与太子尘和先帝争夺皇位之时,受制于自己的身份才受到挫折,其余时刻与他为敌之人都是蜉蝣撼树、螳臂当车。

    而这一回,连他都认为这去雍州是一场赌局,柳志远虽然不能想明白此事的根源,但他终于明白了此行的风险。

    但是此时的柳志远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另一问题:“茗儿何德何能能和两位殿下一起被陛下压上牌桌?”

    李卿彦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将灵箓交给柳茗,是玄英观那位国师提出来的,你知道他和道祖之间的关系。当时朕也觉得奇怪,朕看重这小子,是因为他是你的儿子值得信任,聪慧明理,天资非凡,而且......算了,这事还是不与你讲。

    但是国师选择他,却难免令人多想。道门手段最是庞杂,朕问过监天司,连开创观星师道脉的那位都曾未察觉柳茗有何特别。”

    “陛下无需多虑,道门高深莫测了几千年了,不妨就等一个结果吧。”柳志远想了想,还是对李卿彦劝谏道。

    “你的儿子,你倒是不在意。”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的心比我大,他要面对的比我自然更多。况且如今陛下都弄不清楚的事,微臣担心又有什么用。”

    柳志远这一番光棍的言论,令李卿彦颇为无奈地摇头苦笑“也罢,这些东西与你讲了也无用,不如说些有用的。”

    “陛下有安排?”

    “要劳你去趟镇北关,将朕的手谕交给霖渠侯,之后听他安排做事,等雍州之事了结后你再回来。禁军这边会由魏国公代你管理,等你回来后重新交还你手。”李卿彦袖中取出封书信,交予柳志远。

    “微臣遵旨,请问陛下微臣何日出发。”

    柳志远双手接过书信,见信封上写着“霖渠侯郭礼亲启”,字迹旁印有蟠龙图。

    “不着急,三日后过了早朝出发。”

    “微臣遵旨。”

    待到酒喝完,柳志远告辞离去,李卿彦坐在正对着太清殿大门书案前批阅奏章。

    见孙公公站在书案侧侍奉,他没有抬头直接问道:“黄慎言回宫了吗?”

    “禀陛下,黄慎言尚未回宫。”

    李卿彦默然。

    云棠府,后院。

    柳茗和云棠两人谈论过雍州的事后,便安静的一起品茶、赏花。

    两人虽说完全没有交谈,但偏偏都觉得很是惬意。

    过了好一会后,云棠见茶水已经喝的差不多了,转过头来看着柳茗,提议道:“手谈一局?”

    云棠棋下得很好,哪怕是自称“棋力无人能出其右”的萧大人都曾当众夸奖云棠的棋力。

    “殿下有雅兴,卑职奉陪到底。”柳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反正一直都在输,不在乎多输一局。

    云棠令府上侍女搬来棋盘和椅子,两人坐在海棠花海间对弈,采怡贴心的给两人送来果盘。

    由于柳茗常与云棠下棋,虽说平日就输多胜少,但是两人差距并不是非常大,但今日在中盘被屠了大龙,总共下了不到一百八十手棋,就已经被杀的没有一片活棋。

    “想什么呢?感觉你心不在焉的。”云棠自然而然的察觉到了柳茗的不对劲。给柳茗递过一颗饱满的草莓后关切道。

    “在想雍州的事。”柳茗笑了笑,想让云棠放心,随后微微皱眉道,“应当说是在想三教。这盘棋中,卑职的脑海里总有一个问题。”

    “什么?”云棠极为捧场。

    “卑职掌握的消息不多,尤其关于三教。但若是卑职自己,遇上一个足以引发浩劫的敌人死灰复燃,自然是在他未成势前以雷霆之势彻底消灭。而以神道的角度而言,既然如今有胆量明目张胆的在雍州再立门户,那他们的依仗绝不可能只是淮王。”柳茗低着头左手抚颌,垂下眼帘。

    “所以在想三教到底如何看待神道复苏之事?”云棠弯腰,歪着脑袋将自己倾国倾城的容颜摆在低头的柳茗面前,有些俏皮地温声道,“人力有穷时,未必三教就能知晓天下所有的事。这种事不要多想。”

    “是......是我关心则乱了。”柳茗红了脸。

    “那再下一盘?”云棠柔柔地笑了笑。

    “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