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纪年

第三十七章 舍身

    中州,景秀山。

    大璃百藏馆中藏有《古时山水汇总》一书,其中对景秀山这座毁于灭神之战的中州名山,有着篇幅不短的记载。

    而最为简略的:

    “景秀山,高万仞,屹立于中州之北门户。山间奇景千重,秀美绝丽,乃是古时中州第一名山。”

    柳茗环顾四周,怪石林立,异树成林。而灵气之充盈至极可比玄霆城。

    “这便是景秀山?”柳茗不禁自语,但开口之声却令他微微一怔。

    由他口中所出,声音却浑厚异常,又带着些沙哑。

    环顾四周,自己目前栖身之所并无铜镜一类的物件。

    柳茗只好于山中寻得一处水潭,才映照出他此刻的容貌。

    相貌平平却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绝尘气质。

    “清鸿道人,他果然是……”柳茗伸手揉了揉这张不属于自己的脸,神情有些微妙。

    而这一动作似乎开启了什么机关,清鸿道人体内属于柳茗的认知,只在片刻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清鸿微微皱眉,似乎是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在此处。

    他以远超道门六境的可怕神识扫过整座景秀山,周遭并无特别,山林平静,百兽和谐。

    唯有山脚下不远之处,一群不速之客像是正犹豫是否拜山。

    而说是一群,实际上人数并不多,一行六人而已。

    三位中年男子领头,身后跟着一位少年郎与两位少女。

    六人中四位武夫,另外两人中,一位是头戴儒冠,身着儒衫的儒士打扮,另一位身着印有太极八卦图的黑白道袍、手持拂尘,显然是位道门修行。

    “此间便是景秀山?”

    “不曾想整座天下都在魔教肆虐之下,中州中还有这般安宁祥和之所。”

    “那是自然,此地乃是我道门清鸿真人的道场,这位真人说是六境高修,实则道行高深莫测。有他坐镇之地,即便那些自称神祗的魔教中人也不敢犯境。”

    那道士打扮的少年郎满面热切地接茬道。

    “若是真若道长所言,这位真人能出手救下我郡下数十万百姓,来日我郡中必为其立下生祠时时祭拜。”那儒士打扮的中年人本是满面愁容,见得景秀山中的气象,胸中积郁似乎也有所缓解。

    领头那位气血澎湃的中年男子原本只是静静凝望着景秀山,并未参与谈话。

    而越看越是令他心惊,只见山头云气高结,却并非是寻常云雾,而是灵气近乎凝固带来的景象。

    除此之外,景秀山中地脉连绵,像是要凝聚灵穴。

    这位中年男子虽说只是四境武夫,却曾有幸见过天地间第一位六境武夫诞生之景,同样是灵气凝固成云,同样将寻常地脉化作灵穴。

    沉默片刻后,他方才问道:“郡守大人,此山曾经可有灵穴?”

    “不曾,虽说中州地大物博,但一共也不过三处灵穴。景秀山甚至并非灵脉汇聚之地。”那儒士如数家珍般答道。

    “那我等便离开吧,生灵与魔教之战归根结底依仗的突破天关之后的战力。以山中光景来看,这位真人距那前无古人的道门七境已近在咫尺。我等当以天下为念,不能为一城一地只得失坏了大势。”

    中年男子深深地望向山中,便打算回身离去。

    却不知他们几人之间的交谈,早已被清鸿的神识传回。

    那位四境武夫所见不假,清鸿距道门七境只差临门一脚。

    而若是他此时出面庇佑当地百姓,则必然被神道察觉,或许便是天庭神官齐至,彻底将他扼杀。

    他望向此前映照出他面容的潭水,眉目间却不再有此前的非凡气质。

    “神道五位天庭神官高高在上,人族联手妖族、蛮族,也不过是一位六境武夫加上那头老龙与蛮族七境祭师。于情,这一郡之地无一人与我相识,于理,此时生灵势力需要我道成七境,方能寻得破灭神道之机。”

    清鸿望着潭水自语,似乎正在说服自己。

    而神识之中又飘来了山下的对话。

    “大侠的意思是……本官明白了,这便回去疏散百姓。”听完中年男子所言,儒士不再多言,只是领着几人一同回去。

    “可是,郡中也是数十万百姓,我们连试都不试上一试,就这么将他们的性命拱手让人吗?”跟在中年男子身后的少女有些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问道。

    中年男子不曾答话,而是瞪了她一眼。

    少女被瞪得有些怯懦,可还是鼓起勇气道:“爹,我们父女二人从已然沦陷的青州一路向东来到中州。那些魔物在青州大行杀戮,以生灵之血献祭山河以提升自家道行。数十万条性命,即便清鸿真人不愿出手,我等还是应当试上一试。”

    山下的一行人均是沉默不语。

    而同样沉默的,便是远在山中的清鸿。

    水潭中的面孔缓缓变化,在清鸿缓过神时照印出的已是柳茗的容颜。

    而立于潭边的依旧是清鸿,他微微勾起嘴角,轻声问道:“柳茗易地而处,你当如何?”

    柳茗却比清鸿更加从容,前者只是朗声笑道:“今以来日救百人为由,而不救一人,明以来日救千人为由,而不救百人。真要到需要献身护佑天下苍生时,便只会唯唯诺诺求保自身。”

    柳茗回答这个问题时,脑海中浮现的云棠的容颜,不过并非是想到自己保卫云棠的誓言,而是想起与她曾经的一场交谈。

    “文举,你可知何为人皇?”

    “请殿下为卑职解惑。”

    “得人族绝多大数认可之人,可得众生之力加注其身,从而成为天下最是得天独厚之人。并将拥有天下最为强大的力量。但若是一着不慎,不再被天下人认可,众生之力随时会被剥夺。”

    “如此说来,陛下岂不是天下最劳心力之人?”

    “世事本就如此,诸事皆有代价。我如今享有的一切,皆源自于我的人皇之女。而父皇之所以是人皇,是天下万民信赖。所以本宫不能忘本。”

    “这便是陛下感慨‘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吧,这样的事,卑职不会让殿下一人承担的。”

    而待到柳茗说完,清鸿笑了,笑容中既有些释怀,又有些开怀。

    清鸿分出六道神识传音山下六人。

    “请诸位迁移郡中百姓至景秀山中,贫道将与数十万百姓一同驻守此地。神道势力距此不远,请诸君速速行事。”

    随后,柳茗便又回到了那片星空,只是面前那道伟岸身姿不再如之前那般宏伟。

    面容变得清晰可见,身形也如此前在幻境中所见般大小。

    柳茗神情郑重对这位清鸿道人行礼:“晚辈柳茗,见过道祖。”

    眼前的清鸿轻轻挥手,将四周景象变化成景秀山中的茶亭。

    四下苍柏百结、硕树成林,亭外一株青松将蜿蜒的枝干伸入亭中。

    亭中摆放茶具的茶案一座,左右各布置有蒲团。。

    “柳小友请坐,你称我一声‘前辈’即可。”清鸿先是自行坐下,又招呼柳茗坐下。

    既是道祖所邀,柳茗不敢拒绝规规矩矩地在清鸿对面坐下。

    清鸿见状笑了笑:“不必拘束,我只是本尊一缕分神,与你交谈过后便会暂时消散,这般恭敬还是留到你见到我那本尊之时吧。”

    柳茗苦笑地摇了摇头,颇为无奈道:“虽说是让前辈见笑了,但现下晚辈的确尚未反应过来。”

    “柳小友对这三场考验如何看待?”清鸿随手一点,两人各自杯中便浮现芳香四溢的茶水。

    “正要请前辈解惑。”柳茗尚未从此前不断切换的幻境中反应过来。

    “一者心性,二者道心,三者品行。柳小友每一关的表现都令人满意,令我都不禁感慨,‘这位柳小友怎不是我道门子弟’。”清鸿对柳茗评价极高,且并不是在吹捧。

    首道考验中,柳茗于绝境中相信己身之力,无论如何也要挥出一拳,可见心性。

    至于第二道,能与八千年前的清鸿道心暗合自不需更多评价。

    第三关,能够担当天下事之人品行自不必说。

    “原来如此。”柳茗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只是晚辈还有些疑惑,万望前辈指点。”

    “你且问便是,但凡我知道的,都可以说与你听。”

    “道祖是否还在人间?”

    这算是当今天下修行士人人皆有之疑问。

    “要说此时,在,也不在。待到东海仙光普照,灵穴四起,便是本尊归来之时。”

    柳茗点头,这一结果也并不出乎意料,随后他神情间有些犹豫问道:“玄英观主、澹月观主与道祖是何关系?”

    这个问题一出,清鸿的笑容便似乎高深莫测了起来,他轻声道:“我也不知,我被本尊分出之时,距今已有千余年。我只知道那时道门可没有什么玄英观与澹月观。”

    “多谢前辈解惑。”柳茗谢过清鸿,默然无言。

    清鸿道人的玄色莲花宝冠,正是玄英观主的本命法宝,而那柄澹月剑则是澹月观主的本命飞剑。

    他们与道祖不可能没有联系。

    但柳茗不会去多想,毕竟涉及道门至高秘辛,对他当下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前辈,以此前器灵所言,经历三道考验,通玄灵箓便会认晚辈为主,此物有何作用?又如何应对如今神道复苏之事?”柳茗见清鸿的确知无不言,也不与他客气,便问下当下有益的问题。

    “此物如今于你有三用,一者可使你每七日运用三门六境道法,二者通玄灵箓可分身五枚可以用于通传消息,三者对你修行精进会有所帮助,且分身处亦有此用。不过辅助修行这一功效,对道门效用更佳,对你武夫修行则帮助不大。

    至于神道复苏之事,本尊在这灵箓之中必然藏有暗手,至于是何暗手,他并未告知于我。或许若是让你提前清楚,则会对他的布置有碍。”

    清鸿解答已是极为耐心,以他道祖分神的极高位格,这般问题令柳茗寻灵箓器灵解答即可,本是不必亲自作答的。

    柳茗正准备对清鸿行礼致谢,却被后者打断:“我也招待你多时了,距本尊令我散之时已不远矣,你且离去吧。”

    随后不等柳茗反应,清鸿道人唤出一柄拂尘对柳茗轻轻一挥。

    即刻间柳茗的意识便退出通玄宝箓。

    几乎与柳茗和清鸿道人的交谈结束同时,云棠也回到了行邸。

    这一行除了遇上瞿红叶属于意外情况外,无论是宋温自胡寒处得来的情况,还是从云棠亲自从百姓中得来的消息都大体一致。

    如今并州之外瀚海关稳若磐石,在并州州内的神龙教势力虽说依旧猖獗,但在各地收拢百姓到布有法阵庇护的城镇后,危害也相对减轻。

    不过长平郡此次伤亡很是惨重,各大城镇中的医馆忙得不可开交,多亏郡中的道门修行与江湖郎中也都投入救治百姓与伤卒,才使得情况相对稳定。

    云棠最后仍是亲自走一趟郡衙勉励当地官员,并拿出不少道门伤药用以救治伤员。见郡衙中人手不足,甚至将差团中的禁军与一部分玄甲军借于郡衙,令其在差团出发前供郡衙差使。

    “奴婢拜见云棠殿下。”采怡见云棠回来,赶忙迎上去行礼。

    云棠点头与她招呼了一声,脸色却不大好看,又见她呆在院中,转而问道:“文举怎么样了?”

    “回殿下,您走之后,柳小将军便睡下了。”采怡见自家殿下心情似乎不是太好,不敢多问。

    “也好,文举这些日子如此操劳,他能好好睡一觉也挺难得。”云棠望向内堂,眉眼中满是柔情。

    这一趟出门所见所闻本是令云棠心中满是极为阴霾,但随着脑海中浮现出柳茗安睡的样子,便一下得到了不小的慰藉。

    想到此处,她不禁微微勾起嘴角。那逸群绝伦、国色天香的笑颜如海棠花海瞬间绽放。

    采怡愣了愣,想起之前自己欣赏绮玥殿下发呆的情景,不禁暗想:

    “论及美貌,无论何人与云棠殿下相比都只是腐草荧光较之皎皎明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