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鼎:我以机关成圣人

第二章.机关术

    不要啊。

    周溯此刻的神情像极了梵高那幅《呐喊》。

    可俗话说的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射日弓对准了前方的车辇,犹如长虹贯日一般,撕碎了彼此间这跨度千米的距离。

    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命中了目标。

    周溯对于自己设计的武器,还是相当了解的。

    如果是一般的武器,在这个铁器都难以冶炼的时代,你一旦超过一百五十步,射程几乎是全靠飘的。

    射的中不中,基本只能依靠天意。

    但是周溯在设计这件武器中用到了炁石,这个在原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能源,以及特殊方法锻造而成的箭矢。

    说不定……真能莽出一个奇迹?

    “中了!”

    张良兴奋地大喊出声。

    周溯睨起了眼睛,循风望去。

    只见千米开外的芦苇岸边,仪仗忽然乱了。

    四辆六驾的车辇当中,其间的一辆铜车彻底地摧残变形。

    它像是在行驶的途中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砸了一下,导致了它的车框从车门开始,有一半硬生生地凹陷进去,再由一个孔洞贯穿整副车厢。

    除此之外,六匹拉车的大马,统统车毁马翻,偏离了原本车队数丈开外。

    很难去界定是因为马驹受惊才把车拖拽出去撞到了一块,还是被袭击车厢的力道给生生推出去而造就的灾难。

    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这拉车的车和马都没了,更不用说原本乘坐在里面的人了。

    只不过这个结果无关痛痒,因为坐车的人原本就无关紧要。

    “刺客,有刺客!”

    就像是做过无数次演练一般,周遭的侍卫们纷纷架起大盾,将整个仪仗队包裹成为了龟甲,而内圈的侍卫则纷纷架起了箭矢,以应敌袭。

    还有一队训练有素,名为铁鹰剑士的侍卫,就像是嗅到了血迹的猎犬一般,被放了出去。

    看到这一幕的周溯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他既为没有真的唐突杀了始皇帝而松一口气,又为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忧心忡忡。

    从对方那有条不紊的行动当中,张良也迅速意识到了什么。

    他猛地看向周溯道:“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一定能行!”

    “能行个屁!”周溯指着那四辆六驾的车辇道:“你看那不少士兵直接就是从车上跳下来的,这说明根本就是个局,始皇帝压根就不在那四辆马车中的任何一辆。”

    没错,除了天子六驾以外,后面还跟着不少运载臣下婢女的马车。

    始皇帝既然都不在意这个六驾马车只能由天子来乘坐的习俗了,你怎么知道他会介意坐小车?

    “再说,咱们要更换炮管和箭的话,要费上不少时间。”

    周溯看向那滋滋冒烟的射日弓炮管,炮管的金属部分已经完全裂开,要再度使用的话就必须要更换炮管才行,那可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

    情况很明显,秦军根本不会给他们再射一发的时间。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铁鹰剑士,朝着这边来了,只是此地有着山高地势的遮掩,他们才没那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那怎么办?”张良问道。

    “跑!”

    周溯只吐出一个字。

    随即便把那木斗车装的射日弓直接从崖上推了下去。

    张良看着这一幕,心中是充满了不甘,但他也明白,这是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周溯劝了一句,张良又复看了身后一眼,点了点头。

    两人再不废话,直接下了山坡,骑上自己准备的快马,朝另一路方向逃跑。

    而在一刻钟后,随着危险情报的解除。

    一身黑色玄服、头顶天平冠的始皇帝,才从一辆看不出特殊的四驾马车上,由中车府令赵高搀扶着下得车来。

    说是搀扶,其实也就是维持皇帝面子象征性地搭一把手。

    这位从少年时就血性刚勇的皇帝脸上,丝毫不见常人遇袭时的惊慌失措。

    正如周溯猜测的那般,皇帝不在任何一辆六驾的马车上。

    该说是大风大浪习惯了,还是说秉性如此,他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眸子环视周围,让人禁不住便低下了头。

    皇帝的目光故意略过置身一旁瑟瑟发抖的女眷,还有那些张口欲做辩解的阴阳家们,抖了抖袖袍,望向身旁候的郎中令蒙毅。

    “说情况。”

    “是,陛下!”

    郎中令(皇帝亲卫总管)蒙毅正值壮年,有着一身古铜色的肌肤。这名身形健硕,为始皇帝保驾护航的男子,属于嬴政朝中最信任的数名重臣之一。

    负责掌管了京师中的禁卫军,是保卫皇帝安全的大总管。

    一身戎甲披挂在他身上严丝合缝,没有丝毫走样。拱手间,已有两名带甲侍卫将一截箭头从后面搬运上来。

    “这是刚刚击中车辇的箭?”嬴政只看了侍卫端上来的箭矢一眼,立即了然。

    他可不是什么花架子皇帝。

    虽然没有直接领兵打仗,但是六国的灭国之战,小到战前动员,大到制定策略,事无巨细嬴政皆是参与其中,自然对于军械武具也是有着颇深的了解。

    由此见得这支由二人呈上的箭矢远比普通的箭矢更长更大,长度达到了夸张的七尺三寸(秦制一尺约23cm),必然不是倚仗臂力能够拉开的长度。

    “弩机?”

    蒙毅摇了摇头:“陛下,寻常的弩机射力与弓矢无异,甚至弗如。而这利箭能从臣下目力所不及处射来,直捣大半青铜车辇,以力贯穿,威力庞大可见一斑,臣认为是弩车才对。”

    始皇帝身后有另一位心腹,唤作赵高,单论身高亦有八尺。

    但为了像是衬托皇帝的高大英武一般,他总是将自己的身影蜷缩在皇帝的背阴里,此刻幽幽开口提醒道:

    “可是郎中令,弩机虽强,准心却是极差,不然也不会只能用作攻城重载了。况且臣还听说,弩机操作繁杂,少则需要数十,多则上百人,这山林之间,若是有数百刺客埋伏,他们必然不会一击不中,立即就遁身而逃了。”

    “小高子说的在理。”嬴政点了点头。

    如果真有那人数,对方早就攻过来了,还在等什么?

    就算没有射杀皇帝,也可以趁着混乱发起攻势,这种大好机会,背负死志的刺客是不会放过的。

    除非他们见这弓弩一击不成,觉得希望渺茫,又或者还有后续的计划,才会在一击不中之后立即遁走。

    蒙毅思索道:“可若是如此,究竟是何等工具能够做到?”

    嬴政双手负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不是装作高深,原因是他也不知道。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的侍卫已经派出去了。

    “无妨,再等等或许就能知道原因了。”

    嬴政对于这支护卫自己的队伍很有信心,他的这支亲卫,是由原本名为铁鹰剑士的死士编整而成的精锐部队。

    他们不仅个人武艺高强,有着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能力,还受过刑侦类的专业训练。

    因此,一如始皇帝所料。

    派出的侍卫们没花多久就找到了刺杀的线索,并且将物具呈现到了始皇帝等人面前。

    “这就是那刺客留下的东西?”蒙毅望着那堆由侍卫或推或捧呈上来的东西问道。

    “没错,大人。”以半张黑色面具遮面的侍卫答道:“这是顺着箭矢飞来方向的另一侧山坡找到的,应当是刺客来不及或者无法带走的东西,所以选择将其推下山道销毁。”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投向了面具侍卫带回来的东西上。

    从体型来看,此件物品像是一台被毁坏的辎重车,大小连寻常弩车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木头材质,再配上两个车轱辘。

    上面的部件因为落崖之后看起来损毁严重,但是那酷似弩的造型,还有绑缚在上面的弓弦,都向众人明明白白展示了这是一个发射弩箭的工具。

    “看来多半就是此物了。”

    “朕倒是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物什。”嬴政上前,蒙毅原本想要阻止他的,但是赵高摇了摇头,蒙毅也就放弃了阻拦。

    也对。

    自家皇帝的性格他们这些亲近的臣子最清楚,那不是一句陛下恐防有诈就会退缩的皇帝。

    观摩了一阵,皇帝甚至从侍卫那里取过匕首,亲自试了试箭矢的锋利,以及弓弦的韧度,不禁皱眉:“这究竟是什么材质,为何如此锋利坚韧。”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对戴面具的侍卫问道:“这东西是从哪里发现的。”

    “距离此处五百丈外的山坡下。”

    “什么,五百丈?”

    这一下,不仅是皇帝,就连蒙毅,赵高这一票臣子,都跟着惊讶了。

    “也就是说,这台袖珍型的弩机是隔着五百丈的距离,险些射杀了朕么?”

    这话侍卫可是不敢答复的。

    抬手挥退了侍卫,嬴政继而又转入了深思,但他的脸上比起后怕,更多的是玩味:

    “如此精妙机关,是工家还是墨家?看来若不是当初老国尉的谏言,朕今日说不定还真着了那帮贼人的道,成就竖子之名。”

    蒙毅立即抱拳请命:“陛下,这事一定要严查!”

    “查,必须查,勿叫这帮宵小猖獗。”嬴政点了点头,旋即下令道:“立即派人去通知郡尉,封锁三川郡各个关口,并且派兵大肆搜捕刺客。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有胆敢包庇藏匿者,大辟(死刑),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