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鼎:我以机关成圣人

第五十三章.东墨

    离开海岛南下时,周溯,老邓,秦裳蓉,还有一辆晃晃悠悠同行的马车。

    离开沐阳时,又多了一人。

    三日后,一众人抵达了会稽郡与东越国相交之地,约莫如今浙南与福建的交会处。

    众所周知,江南地势多丘陵,有许多延绵起伏的矮山,遍布于湖泽平原旁。

    并且雨水丰润,故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说法。

    若是山中一到雨天,便会萦绕着萦萦白雾,事不关己的人看着是很美,可要换做是进山的人便会觉得烦躁。

    “这里的雾怎么这么大?”

    “大少爷,山里的气候是这样的。”

    周溯其实也明白其中道理,受昼夜冷暖差异的影响,潮湿的地方都容易起雾。事实上他住的海边也会起雾,可没见过雾大到把路都遮住看不清的。

    一想到那帮脑子有病的墨家人就住在这几百米高的高山上,周溯就忍不住挠头皮,这些家伙也不怕某天一觉睡醒走出来,失足从山坡上摔下来吗?

    ——他已经完全将对方脑补成为住在山洞里的原始人了。

    老邓也不纠正他,只是笑笑不说话。

    不过真跟着老邓进山之后,周溯发现这个墨家实际上还真有点东西。

    江浙一带山势低平多连绵,所以会有不少根深错节首尾相连的山洞,有些钟灵毓秀甚至成为非常著名的风景名胜。

    但墨家选择的这座无名山却既不出名也不显赫,更是为了隐匿其踪迹,在其入山的位置设置了迷阵。

    这个迷阵布置的挺有意思。

    它巧妙地利用了人的一种舍近求远的心理特征。

    明明他们居住的山洞就在进山不远的岔道上,但是常人却很容易忽略这条尽收眼底,平平无奇的“死路”,去走那条更为崎岖进山的道路。

    如此,就彻底陷入了墨家的迷阵当中,走着走着,就会被送到出口或者迷失在山中。

    而实际上,真正的墨家山门,就在这条死路的拐角上。

    它的原理非常类似于那种换个角度看就会变化的图片。

    乍眼之下,隐于岩壁之间,但若是换个角度去看,就能这其实有一排石阶,通向山腹上一处内陷的石窟。

    若就是周溯一个人来,那他打死也找不到这个地方。

    好在,有老邓负责带路,他们没什么弯绕便找到了登云入巅的山门口。

    周溯不禁问:“老邓,你莫非跟墨家很熟吗?”

    “也不算吧,主要是大老爷跟这边有些交情。”

    这山门并不开阔,想来也是,本来就一山洞,只有两名粗麻深衣的墨家弟子负责看守。

    周溯等人将自己的名号与来历一报,这让对方看向自己的眼神,立即就绽出光来。

    “原来是沧海君之子,有失迎迓,这边请!”

    嗯?

    剧本怎么感觉不对。

    周溯原本想着,像墨家这种大门大派,虽然现在落魄了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什么阴阳家可有底蕴多了,说不定会是一群眼高鼻孔朝天,爱欺少年穷的家伙。

    周溯原本觉得这群人如果态度不好,那就打脸一下对方。

    未想竟然直接被奉为了上宾?

    再细说一下。

    虽然周溯之前将这些墨家侠客都想象成了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但实际上这山洞里不仅有着通明的灯火,在入内后还别有洞天,视野一下子放宽,更有着令人惊叹咋舌的建筑群。

    最先递入眼帘的一座偌大恢弘的剑池。

    两百多方的场地宛若一个大操场斜插着无数宝剑,宛若一个巨大的剑冢,其间有着浅浅的池水,绽放着莲叶,一尊巨大的墨子像矗立其间。

    墨子一手持一剑,一手持一尺状的物体,脚边携着两道石锁,看着像是燃烧平原的黑石塔一般,汇作桥梁,直通其后六丈高的台榭。

    当然,正常的走法应该是绕过剑池,沿着步道拾级而上。

    在那护栏围起的台榭之后,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双层楼阁,拦道在此。

    “大少爷,这就是东墨的剑阁。”

    “剑阁?”

    周溯知道四川有个地方叫剑阁。

    但这是在浙江。

    那么应该是取字面上的意思。

    “里面存放着什么惊世宝剑吗?”

    “大少爷知道天下十大名剑吗?”

    “轩辕、湛卢、赤霄、太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周溯好歹也是生于剑道世家,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尤其是太阿剑,正是他爹的佩剑。

    “这里藏的,莫非是轩辕剑?”

    轩辕剑,史上最牛逼的一把剑。

    由众仙人采首山之铜所铸,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威力无穷。

    据说一开始公孙轩辕打不过蚩尤,因为那货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直至在昆仑山铸剑之后,终于击杀劲敌,逐鹿中原。

    这可是上古流传至今的神器。

    老邓笑着说:“大少爷,轩辕剑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据说是被黄帝封印在地脉里,永生永世镇压着蚩尤的遗骸,这把剑不会出世,也出不得世。一旦出现,意味着蚩尤复活,天下生灵涂炭。”

    “那是什么?”

    一听不是轩辕剑,周溯顿时失去了七分兴趣,要知道,排行第四的太阿剑,小时候就是他的玩具。

    万一他爹哪天寿终正寝了,按照遗产法,肯定也是由他来继承那把剑的。

    “是排名第三的赤霄剑。”

    回答的是负责引路的墨家弟子。

    他说得极为自豪,但周溯却不易察觉地扬了扬眉毛。

    因为赤霄,历史上是属于刘邦的佩剑,他斩白蛇起义时用的就是这把剑,此剑更是在他死后彻底消失了踪迹。

    刘邦,墨家,赤霄剑。

    当然,这些现在看来,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插曲。

    剑阁这种重地,肯定是不对外开放参观的。

    周溯一行由墨家弟子引着,从剑阁侧边的偏门而入,绕过剑阁封闭的主厅,到达内门。

    这里放眼望去,要比他们刚入内时看到的外径更开阔。

    约莫一座广场的面积,循着山壁修筑数十余栋飞檐翘角的建筑。

    有意思的是,这地方竟然不是全封闭的,山顶处裂开一条蜿蜒如同蛇形的缝隙,将光线投映下来。

    周溯忍不住驻足多看了两眼。

    心说,这地方是不是可以从上面爬下来?

    像是看出了他的疑虑。

    随行引路的墨家弟子客气地解释道:“君子从下方看,固然觉得有机可乘,可从上面瞧来,却是一处深不见底的暗渊。而就算有意攀爬,其山壁陡峭垂直,没有可以搭手腾挪的地方,更不用说,天屏处还有我们墨家设置的机关器。”

    “机关器?”周溯听到了一个让他颇为在意的词,忙不迭问:“什么机关器?”

    但那引路弟子却只是笑笑,伸手一引避开了话题:“矩子就在前面的养心堂了,君子这边请。”

    无奈,周溯只能抬头再看了一眼天穹,跟上的引路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