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十五章 西山火器工厂

    毕懋康在内心迅速估量一番后,躬身答道:“回陛下,您说的野战炮若用铜制,则会很容易,但若用铁制,则不易铸造。至于您说的燧发枪,臣从没有见过实物,具体如何,臣只有试过之后,才能知晓!”

    “铜制的野战炮少量应急可以,但大批量铸造肯定不行,毕竟咱大明缺铜,而且铜还要用来铸钱。既然用铁不易铸造,可否铜铁结合,采用铜皮铁芯的方式?”

    “回陛下,应该可行,火炮加了一层铜皮之后,就解决了铁制的炮管容易炸裂的问题!”

    “好,先试制纯铜的野战炮,之后再铸造铜皮铁芯的,这个大概需要多久,才能造出第一门合格的火炮?”

    “回陛下,若材料与工匠备齐的话,臣预估一个月左右就能交付合格的铜炮!”

    “好,那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燧发枪呢?”

    “回陛下,燧发枪研制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枪管的打制,目前有鞣打与钻孔两种方式。

    鞣打比较容易,但枪管的内壁不够光滑,容易造成炸膛。

    钻孔虽然解决了枪管内壁光滑度问题,但速度却非常的慢。

    另一个是发机的弹力问题,臣虽然没有试过,但也知道需要弹力十足且不易折断之物来促使两片燧石激发,从而点燃机括内的引药。

    力量太大,容易击飞燧石,力量太小,无法点燃引药!”

    看来毕懋康的确很懂火器,这两个问题也是朱由校了解到的最大困难。

    “大概需要多久?”

    困难虽有,但朱由校可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实在造不出来,只能采取高价购买了。

    但问题是数量少还好说,大规模的购买,欧洲人肯定不会卖。

    “回陛下,臣预估最快的话需要三个月,迟则半年!”

    还好,只有半年,他朱由校等得起。

    “好,燧发枪与野战炮的研制,朕正式交给你了,追求速度的同时,还要追求射速、射程、安全与便携,造出来后,选一些勇卫营的人过去测试,他们觉得怎么好用,再怎么改进!”

    “是,陛下,但臣现在还是顺天府府丞......”

    “顺天府就不用再去了,朕任命你为工部右侍郎,专司火器研制与生产之事!”

    这?

    这就升官了?而且还是连升两级?

    那岂不是跟自己兄长一个品级了?

    “毕大人,该谢恩了!”

    看着毕懋康正在发愣,一旁的高时明低声提醒。

    “啊,是,臣谢陛下隆恩!”

    “为了方便你研制与铸造火器,朕将兵丈局负责火器的工匠,全部转由你管理,同时,王恭厂也一同搬到西山火器工厂!”

    这颗不定时核弹,朱由校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搬离京城的内城。

    “是,陛下,臣遵旨!”

    “为了配合你顺利管理西山火器工厂,朕再给你指派一个人过去协助你!”

    说完,朱由校看向一旁侯立着的刘应坤道:“应坤,今后你就是新任的兵丈局大使,专司配合毕爱卿造枪造炮!”

    既然刘应坤不适合待在御马监,那就改成造武器吧。

    “是,皇爷,奴婢谢皇爷厚爱!”

    虽然离开了乾清宫与司礼监,但能实打实地掌管一个衙门,火器造好了,肯定还能得到皇爷更大的重视。

    “实心办好差事,要是造不好枪炮,今后就去皇庄种地!”

    火器工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由校自然要警告一二,免得刘应坤离开皇宫后就放飞了自己。

    “是,皇爷,奴婢不敢!”

    “不敢就好,现在永定河的河水马上就要上冻了,你尽快在西山靠近永定河河流湍急的附近找一块平整的地方,开始兴建厂房,并趁着旱季水少时修建水车与水坝,明年开春解冻后,就要正式开始大规模制造火器!”

    “是,皇爷,奴婢记住了!”

    “水车你知道怎么造吗?”朱由校有点不放心地问道。

    “回皇爷,奴婢虽然不会,但兵丈局与御用监的人总有会的!”

    还好自己问了,不然这刘应坤可要耽误不少事儿。

    “卢公公,让吏部出一个调令,召陕西举子王徵为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专司配合毕爱卿组建与管理西山火器工厂!”

    算了,不指望刘应坤了,直接将当世工程学最好的王徵给征召过来算了。

    好在他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勉强可以担任工部主事。

    “是,皇爷,老奴遵旨!”

    卢受虽然不了解自己的皇爷为何突然要征召重用一个举子,但听话是他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有了毕懋康负责研制火器,又有了王徵负责研发与制造机械,暂时应该是够用了。

    至于王徵会不会聘请欧洲懂科学的传教士,朱由校就管不着了。

    “毕爱卿,朕刚给你的两张图纸,现在的泰西人应该已经有了类似的成品,你可以通过徐光启徐尚书之手联系泰西传教士,看能否从他们手上买到成品,这样研制起来就方便了许多!”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朱由校也顾不得那么多忌讳了,先把武器弄出来再说。

    只有拥有了划时代的燧发枪与野战炮,成军速度与供养军队的成本才会得到迅速下降。

    虽然朱由校心中拥有太多能改变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军事知识,但苦于现在的生产力跟不上啊。

    不说能够直接兑现精确的理论知识与对应图纸,就材料工艺与机床也无法跟上。

    尤其是其中各种性能的优质钢材与机床。

    刚刚毕懋康提到的发机弹力问题,在后世非常常见的高韧性弹簧钢,在这个时代就是造不出来。

    还有钻枪管的钻头与机床,也是很难实现的工艺。

    现在最好的钢是芜湖的“苏钢”,但拿来钻枪管,也是很容易就会报废。

    至于机床,不好意思,可能现在的人听都没听过这玩意儿。

    而朱由校刚说的水车,那种能够带动多个钻头同时运作的水车,也是需要从零开始。

    要是王徵也造不出来,到时候朱由校只能亲自前往西山火器工厂,当一回蹩脚的技术指导员。

    希望西山火器工厂之事,能够早日步入正轨吧!

    也希望他这个历史系研究生,不用亲自参与到一线的技术研发当中。

    “是,陛下,臣遵旨!”

    毕懋康的声音,将陷入无奈之中的朱由校,拉回了现实中来。

    “好,今天先到这吧,关于你的调令,明天就能达到顺天府,你这边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北安门外不远处有个兵丈局外厂,暂时就作为你研制新式火器的场所!”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