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十六章 辽东乱局

    太子河畔,辽阳城。

    辽东经略府所在地。

    自从萨尔浒之败,以及抚顺关与开原铁岭,陆续被李永芳与李如梧献给建奴后,就不断有成群结队的各种流民,向辽东第一坚城辽阳逃难。

    “部堂大人,城门处聚集有不少自称是来自开原附近内喀尔喀诸部的蒙古人,他们请求入城避难!”

    看着拥挤不堪的城门口,随熊廷弼上任辽东的辽东总兵李光荣,突然朝他身边一位年约五十,身长五尺四寸,方脸剑眉,皮肤略黑,神情异常坚毅,有着浓密黑须,身穿三品孔雀补子的文官高声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指向人流中的那群蒙古人。

    “今年察哈尔诸部大旱,建奴那边亦是如此,随着流民的越来越多,可见他们的旱情之严峻,本官担心今冬或明年开春,建奴又会大举进犯辽阳与沈阳一带!”

    过了许久,眉头的皱纹一直没有消退的文官,才说出了他内心真正的担忧。

    这位身穿三品孔雀补子的文官,正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代杨镐经略辽东的熊廷弼。

    自从熊廷弼代杨镐经略辽东以来,上斩逃将,造军器,修城堡,派兵扼守各要塞,并互为应援。

    召集流民,安定人心,守备大固,使后金军不敢轻进。

    从而,给萨尔浒惨败后动荡不堪的辽东,带来了短暂的和平。

    熊廷弼字飞白,少时家贫,一边放牛一边苦读,没有亲友接济,并时常因贫穷遭到同学的歧视,尝遍了世态炎凉。

    在两次乡试落榜后,一直支持他苦读的父亲也在遗憾中撒手人寰。

    正是因有这些处处受人排挤的苦难日子,才导致了他后来火爆的脾气。

    父亲去世后,第三次参加乡试的熊廷弼,高中湖广布政司乡试解元,第二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受到时任巡抚汪应蛟的赏识与提拔。

    除了是文科举进士,熊廷弼还中过武举,可以说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是,大人,下官定当严守城防,请部堂大人放心!”李光荣躬身回道。

    “对于城下的那些蒙古流民,全部不准放入城池,小心建奴用间。同样派人去告诉沈阳、虎皮驿、武靖营、奉集堡等地的守将!”

    经略与巡抚辽东多年的熊廷弼,自然十分清楚建奴喜欢用间,其中细作混入流民为他们最常用的手段。

    “是,大人,下官遵令!”

    作为辽东总兵的李光荣,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内出现任何不可控的意外,丧城失地,可是会被朝廷治重罪的。

    嘱咐完李光荣,熊廷弼心情沉重地朝城下走去。

    下了城楼,熊廷弼骑马径直朝经略府驶去,

    不久前,新君御极后,准了巡抚周永春的丁忧,准备派遣以治水扬名的东林党人袁应泰接任。

    官场之上,谁人不知他熊廷弼与东林党人多次交恶。

    而这个袁应泰恐怕不仅仅只是接任周永春,很可能还要接任他这个辽东经略。

    一个几乎不知边事的内地官员,却要被派遣来主持自己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现有局面的辽东。

    真不知道朝中衮衮诸公是怎么想的。

    这该死的党争啊......

    刚进入经略府正堂,端坐在左侧上首的周永春连忙站起拱手行礼。

    “熊部堂,时局艰难,以后的辽东可就全指望你了!”

    “唉,恐怕我也指望不上了......”

    熊廷弼坐在主位后,无奈的轻叹了一口气道。

    “部堂大人,何出此言?”周永春不解地问道。

    “将要前来接替你之人,你应该知道是谁吧?”

    “下官听说了,好像是刚被起复不久的河南右参政袁应泰袁大来!”

    “新君御极,所起用的重臣皆出自东林,本官担任风宪言官时,曾多次激烈弹劾东林之人,他们上台后,岂能再容忍本官继续担任封疆大吏?”

    周永春沉默了一会儿后,这才有气无力地开口道:“时局艰难,党争误国啊......”

    “走一步看一步吧,希望这个新来的袁大来能够守住你我好不容易维持住的辽东局面!”

    两人相顾无言地坐在座位上,一直叹着无奈之气。

    浑河河畔,沈阳城。

    自从李永芳与李如梧主动献出抚顺关与开原铁岭之后,这里就成了建奴入寇辽东腹地的前沿阵地。

    负责守卫这座城池的是来自西北的贺世贤与尤世功,在接到熊廷弼发来的紧守城池的军令后,停止了放流民入城,而原先已经入城的流民,经筛选后,大部分也被赶了出去。

    沈阳城外一处茅草丛里,一个年约四十,身穿蒙古流民服饰,眼神阴鸷的人,正死死地盯着沈阳城的北门。

    过了许久后,从沈阳城北流民中远远走来一个同样是流民打扮之人。

    待其走近之后,这人朝来人低声问道:“如何?”

    “额驸,从今早开始,沈阳城防突然变得空前的严厉,流民一概不准入城,原先入城的流民,也大多被重新赶了出来!”

    本来皱着的眉头,在听完探子的消息后,眉头皱得就更深了。

    过了许久,他眼神阴冷地低声问道:“有没有联系上范氏兄弟?”

    “回额驸,听出来的人说,范氏兄弟的力量有限,无法有效接应大汗!”

    “啊!该死的熊蛮子......”

    这个被气得不断拍打地面的额驸,正是万历四十六年主动献抚顺关投降建奴的游击李永芳。

    他是大明第一位主动投降建奴的边将,被老奴授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时称抚顺额驸、抚西额驸或李额驸。

    现在的他,被老奴派来辽东腹地打探消息,同时拉拢其他辽东籍边将,以及负责对主要城池的用间之事。

    发泄完的李永芳,转身朝一个随从下令道:“回去告诉大汗,就说城防突然变严,流民之策难以奏效,我正在想其它办法,请大汗尽快答复!”

    “嗻,额驸!”

    那人说完,转身朝东边离去。

    周永春与袁应泰刚交接完不久,熊廷弼先是收到了新君驾崩的消息,接着是新天子给他送来的私信,再接着,刚到任不到十天的袁应泰,就被朝廷召回。

    而袁应泰离开,新巡抚未赴任期间,巡抚之职将由他熊廷弼代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