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二十章 扬州十日

    至于为何没有袁崇焕,不好意思,一个养寇自重的嘴炮达人,不在他朱由校的考虑范围之内。

    理清了思路后,具体怎么操作,就容易多了。

    看着跪在地上略有颤抖的田尔耕,朱由校收回了思绪,“让永宁伯王天瑞与博平伯郭维城,加大弹劾左都督郑国泰与郑养性!”

    虽然郑国泰已经于万历四十五去世了,但他作为梃击案的主要嫌疑人,清白一直还没有被洗脱。

    而不降等承袭郑国泰正一品左都督官职的郑养性,既然已经被东林党人弹劾参与了红丸案,那他也就不客气了。

    有明一朝,郑贵妃娘家人的正一品左都督,是封赏最高的非皇后太后的外戚官位,而且还是不降等的世袭,也只有他这么这一家。

    至于徐家的魏国公与定国公,不好意思,他们先是大明开国第一功勋,之后才是外戚的身份。

    要怪只能怪万历皇帝过于宠爱郑贵妃一家了。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与福王也就罢了,居然连郑贵妃的娘家人也给了不该有的待遇与赏赐。

    不仅郑国泰不降等承袭了其父郑承宪正一品的左都督,连他的儿子郑养性也是没有降等继续承袭正一品左都督。

    大明国事艰难,既然万历皇帝把他们养得那么肥,那就不要怪朱由校过年杀猪了。

    先从弹劾郑国泰与郑养性父子俩着手,之后牵连到宫内的郑贵妃,再继续延伸到已经就藩洛阳的福王。

    既然福王的全部身家以后都会成为李自成的囊中之物,还不如便宜他朱由校这个大侄子。

    大明可是有大侄子整治亲皇叔的老传统的,他朱由校自然也不能免俗。

    明初藩王势力强大,整治皇叔有一定的风险,但自从朱棣将藩王都变成了猪圈里的肥猪后,就真的变成了随时待宰的肥猪。

    任由皇帝拿捏的蚂蚱。

    “是,皇爷,臣遵旨!”

    田尔耕虽然无法猜测皇帝为何让王天瑞与郭维城加大弹劾郑国泰父子,但想必肯定跟郑贵妃脱不开关系。

    朱由校之所以要整治郑贵妃一家,除了宰肥猪之外,还有快速掌控后宫的需要。

    虽然万历朝的后宫一直是李太后与王皇后掌管,但郑贵妃被万历过于宠爱,地位也是一直十分特殊。

    人都是看涨不看跌,郑贵妃得势,自然巴结讨好靠拢之人很多。

    外加万历皇帝不久前才刚去世,现在的后宫,郑贵妃的势力依然十分的强大。

    至于她有没有参与谋杀泰昌帝,已经不重要了。

    政治斗争并不需要深究起因,而是根据政治需要而寻找各种站得住脚的理由。

    “南京锦衣卫想办法也要整治一番,不可让其成了秦淮河畔的常客!”

    面对皇帝莫名其妙的旨意,田尔耕不敢有丝毫的迟疑,“是,皇爷,臣遵旨!”

    虽然现在想不通,但总有其中的深意,等离开南台后,可以慢慢想明白其中的用意。

    “这样吧,干脆裁撤南京锦衣卫,只保留两个直接听命于京城锦衣卫的千户所!”

    对于南京小朝廷,作为历史系研究生出身的朱由校,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的用处。

    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要不是满清忙于剿杀李自成的农民军,以及满清到处忙于圈地与镇压剃发令的反抗者,或许连一年的时间都无法坚持。

    弘光元年三月,多铎率七万大军南下,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江北四镇,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不战而降。

    原先拥兵自重的东平伯刘泽清等人,面对南下的清军,没有做出任何的抵抗,纷纷率领军队投降。

    这些投降的南明官军,反过来反而成了满清征服南明政权的劲旅。

    一个月的时间,多铎连克归德、颍州、太和、泗州等重镇,兵锋直逼扬州城下。

    而都师江北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既无退敌之策,也无守城之才,更是迂腐得固执己见。

    清军还没怎么攻城,在史可法的约束与指挥不力之下,城内的守军纷纷出城投降,旋儿立马掉头参与围攻扬州城。

    弘光元年四月十八日,满清大军兵临扬州城下后,受史可法节制的原高杰军的一部分将领,如李成栋、杨承祖等人,以及广昌伯刘良佐都步了刘泽清的后尘,纷纷率军投降。

    四月二十一日,史可法爱将,总兵张天禄、张天福等人出城投降,并且马上加入多铎的满清军队,一起围攻扬州城。

    四月二十二日,又是史可法爱将,胡尚友、韩尚良、李棲凤、高歧凤等效仿前一天的张天禄等人,出城投降,并同样参与围攻扬州城。

    四月二十五日,清军对扬州城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当日不久,扬州城西北角承受不住红衣大炮的连续轰击而崩塌,清军踩着尸体和瓦砾堆冲进了扬州城,史可法被活捉,拒绝投降,旋即被多铎斩杀。

    弘光元年的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阳历的五月二十日,并不是男男女女们相互表达爱意的日子,而是扬州城内八十多万军民的死难日。

    史可法临了一死报君王倒是干脆了,但扬州城内的军民,可就开启了他们一辈子都想不到的噩梦,几天后,纷纷成了扬州城外土地的养料。

    在扬州城陷后,城内的八十多万军民,在多铎十日不封刀的军令下,存活下来之人已不足千数。

    而这些之所以能存活下来之人,多是城内主动交出全部身家的盐商富户,以及姿色突出的一百多位供满清上层淫乐的少女。

    顺治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扬州十日的刽子手豫亲王多铎,将屠杀中掠夺的“才貌超群汉女一百零三”,带回北京奉献给满清的主要统治者。

    其中,顺治获得十名,摄政王多尔衮获得三名,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三名,肃亲王豪格等各二名,英郡王阿济格等各一名。

    满清之所以还留下少量交了身家的富户一命,一是他们的确交了巨额卖命钱,另一个则是尸山血海的扬州城,也需要他们去搬运掩埋尸体,免得爆发瘟疫,从而影响大军的继续前进。

    在扬州进行连续十日的大屠杀后,洋洋自得的多铎,还给南京的南明小朝廷送去了一份《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布告。

    既有宣扬满清武力的丰沛,也有威慑南明小朝廷,从而逼迫其投降。

    而这份多铎写给南明小朝廷的《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布告中,十分露骨地宣称: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

    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