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二十一章 清始祖李成梁

    面对多铎的威胁,那些掌控南明小朝廷的东南士绅与南京勋贵,一个个被吓得魂飞魄散,哪还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五月十五日丙申,清军近逼南京,大学士王铎、都御史唐世济、尚书钱谦益,及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等人,剃发跪迎多铎大军。

    而被所谓的“道德君子们”抹黑成阉党奸佞的马士英,反而坚持抗清到了最后。

    从多铎三月率大军南下,到五月十五日南明小朝廷的官员在南京城外跪迎多铎大军,前前后后,坚持的时间才两个月。

    所以,南京这么个没有太大用处的小朝廷,他朱由校肯定是要裁撤的。

    养那么多废物干什么,除了空耗国家钱粮,还给了他们兼并土地、人口、矿山等一切大明资源的由头。

    “是,皇爷,臣遵旨!”

    对于裁减南京锦衣卫,田尔耕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自然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

    只有裁撤了南京锦衣卫,他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才能在锦衣卫内真正做到如臂指使,不再是残缺不全。

    “限你在天启元年内整顿完南京锦衣卫,另外,年前各派三四个百户所分别前往辽东与宣大,那里近些年都不安生,战事不断,朕要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消息!”

    虽然朱由校了解了不少关于明末的历史,但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年。

    而且,明史清修,加上满清多次严厉施行文字狱,很多历史记载不是被销毁,就是被刻意曲解。

    只有去实地了解了,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战场情况。

    “是,皇爷!”

    “除了军情与战事,还要调查有没有边关文武官员及商人通敌与资敌,若有,可当场拿下,不必经过地方官员!”

    对于这些出卖国家与民族的败类,虽然不是锦衣卫几个百户所就能杜绝的,但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最起码,也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从而减少频率与频次。

    “是,皇爷,臣遵旨!”

    “蓟州那边,也不能放松,朕听说喀喇沁蒙古人一直不太老实,正在充当建奴军需粮草的中间人。喀喇沁蒙古自己不产军需粮草,那他们的东西从何而来?”

    朱由校一边回忆着历史上与建奴有关的敌对势力,一边对着田尔耕继续补充内容。

    虽然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对内监察百官,但现在处于明末乱世,更加上辽东已经有了一头气势汹汹,无法控制的野猪。

    而此时的辽东藩篱,早就被这头不受控制的野猪给冲得七零八落。

    更为要命的是,这头野猪还被曾经的征虏前将军、辽东总兵、太傅兼太子太傅、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宁远伯李成梁手把手教会了大明的战术与战法。

    而且,这头野猪缺粮了,李成梁送,缺武器农具了,李成梁也送,缺地盘了,他就把靠近建州“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继续送,军民不肯走,他还帮着派大军驱赶。

    除此之外,当这头野猪兼并其它女真部落时,李成梁还派大军前去协助,一步一步帮助其扩大地盘与人口。

    最终,才导致现在这头野猪成了横冲直撞、势不可挡的怪物,有着不该有的鲸吞大明的野心。

    有人说,李成梁是这头野猪的养父,也有人说,李成梁是这头野猪的生父,李成梁是满清真正意义上的太祖,或者说是始祖。

    虽然是道听途说的野史,但事实摆在那,不得不让人相信这个野史的真实性。

    否则,李成梁好端端的,为何会不遗余力地喂养这头野猪呢?

    不然,杨镐的四路进军计划,为何会提前出现在这头野猪的手上?

    为何萨尔浒之战中,进攻线路最近的李如柏,却一直逡巡不前,在其它三路大军遭到这头野猪迎头痛击的情形下,他的这路大军非常神奇地毫发无伤?

    为何在李如祯接替李如柏担任辽东总兵的时候,坐视抚顺关与开原铁岭两处十分重要的关卡丢失,而不派一兵一卒?

    而且,这头野猪还十分的孝顺,在等到李成梁死后,才公开叫板大明,进而发动对大明的攻势。

    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只不过是刻意为之罢了!

    李成梁,朕迟早要跟你一家卖国贼算账!

    “是,皇爷,臣遵旨!”

    “今天先到这,退下吧!”

    膝盖生疼的田尔耕,在说完告退后,忍受着双膝的疼痛站了起来,然后强装镇定地退出了书房。

    第二天,永宁伯王天瑞与博平伯郭维城再次上疏弹劾郑国泰及郑养性父子,控诉他们两次谋逆先帝,请求新君严查。

    很快,兵科给事中杨涟与督察院御史左光斗联合上疏弹劾郑国泰父子谋逆十事。

    紧接着,礼部侍郎孙如游、大理寺少卿曹于汴、刑部右侍郎邹元标紧随其后附议。

    第三天,内阁大学士刘一燝也下场弹劾郑国泰父子二三事,并指名道姓地指出郑贵妃乃背后主谋。

    面对群臣的围攻,躲在慈宁宫内的郑贵妃实在扛不住了,特地前来南台向朱由校哭诉她的冤情。

    眼前的郑贵妃虽然已经年逾五十,但皮肤依然白皙,而且姿色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变老,而有太多衰退。

    面对着郑贵妃止不住的抹眼泪,朱由校并没有过多的言语,而是要看她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演戏。

    在自己面前洒几滴猫尿,就想含混过关?

    不好意思,他可不是心软而又疼爱她的万历皇帝。

    就算姿色再好,又能怎样?

    不说她已经年逾五十的年纪摆在那,单说是他的奶奶辈,就让朱由校不会有任何的歪心思!

    十五六岁的少女她不香吗?

    只要朱由校愿意,宫内大把如花似玉的宫女,可都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去采摘。

    他干嘛神经抽搐了,看上这个“奶奶”兼政敌!

    见皇帝一直没有吱声,郑贵妃也知道自己的苦肉计失效了。

    用随身带着的香巾擦了擦鼻涕与眼泪后,立马换成了另一副面孔。

    “校哥儿,哀家一直被外朝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们误会争国本,但哀家可从来没有过这个心思,都是他们在离间咱们天家亲情,你可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他们给蒙骗了!”